F35 項目自立項以來,其隨時間增長的不僅僅是技術難度和機體重量,更要命的還有其造價也在不斷增加,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價格也如同閃電一樣在往上飆升。
當初各項目加入國等瞭若幹年終於等到瞭 F35 入役,眼瞅著自己的 F35 馬上美國就能給送過來瞭,但是,一天天的,價格又上去瞭。
隨著美國特立獨行的新總統上臺後,立馬就開始威脅 F35 的娘傢洛馬公司,批評其造價太高,遠超政府的當初計劃,並且要讓其迅速想辦法下降成本,否則將不采購 F35。這下美國的盟友也松瞭一口氣,原本想著畢竟投瞭那麼多錢,飛機出來瞭卻買不起多尷尬,還是得硬著頭皮買,但這回好瞭,至少來說還是下降瞭。
但是令人震驚的確實,美國很明顯不想讓洛馬少賺,F35 的外銷價格依舊沒變,甚至還略有增高,而且各國的價格還不一樣,其分類貌似有一套美國標準。這在美國與他國的軍火交易中也是常見的,美國常常以自己的標準來制定價格,簡而意賅的就是想多掙一些錢,再加上一些政治條件,把客戶牢牢的抓在手中。
而這套標準恰恰就是美國在其全球部署中該國的戰略地位,若該國地區有著潛在的軍事威脅、況且美軍又在當地駐防能力不足,這武器當然就要降價,此來中和當地威脅。因此,我們從軍購中就可以看到美國始終是將自己的戰略定位放在第一位,而所謂的盟國也不過是其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