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要開發“旅行青蛙”這款遊戲?

01-25

近來,一款名為《旅行青蛙》的手遊走紅。很多人玩得不亦樂乎,並在社交媒體上交流心得,曬得到的明信片和特產。這款遊戲到底有什麼魅力,背後又反映出什麼問題?記者對此進行瞭體驗與采訪。

《旅行青蛙》遊戲界面截圖

體驗:世界這麼大,青蛙去看看

《旅行青蛙》畫風極簡,主角是一隻略萌的小青蛙,獨居,畫面主要有兩個場景,石頭洞的小屋和屋外的庭院。屋內有木質閣樓、飯桌等傢具;庭院內有郵筒並種植著一片三葉草 ( 遊戲內充當貨幣使用 ) ,偶爾會收割到四葉草 ( 遊戲內充當一次性護身符 ) 。

小青蛙平時會在小屋內吃飯,在閣樓的被窩裡看書,還有要麼伏案寫字,要麼做手工。當然,它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出去旅行,世界這麼大,青蛙也想出去看看。

有意思的是,這個青蛙完全不受玩傢控制,它想走就走,想回便回,還會隨時給你寄來旅行見聞明信片或一些特產、紀念品等;當然,外出空手而歸也有可能。

玩傢能做的就是給青蛙準備出門旅行的包裹,包括便當和護身符,剩下的就是收割庭院內三葉草和接收明信片、紀念品和特產等。

《旅行青蛙》遊戲界面截圖

一切隨緣," 佛 " 系或是走紅原因

如上所述,《旅行青蛙》功能很簡單,玩這款遊戲的人大部分時間可做的就是 " 等等等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非常 " 無聊 " 瞭。可它為何還能擄獲這麼多玩傢的 " 芳心 " 呢?數據顯示,《旅行青蛙》一度登上 App Store 遊戲榜單第一名。

極光大數據行業研究院分析指出,和 " 吃雞 " 類遊戲相比,養成類遊戲通常比較輕量化,所占據的是更為碎片化時間,在使用習慣上較為友好。

據瞭解,目前這款遊戲 iOS 版本還沒有漢化,但並未影響其走紅,這和遊戲設置和功能簡單也有關系。所以連語言完全不是障礙,玩傢隻需要瞭解有限幾個按鈕的意思就行瞭。

記者註意到,雖然該遊戲畫風簡單,但是細節上處理極其細膩。例如,青蛙看書時還有好幾種狀態,有時候會睜大眼睛,有時則一邊瞌睡一邊看書。在收到的兩個明信片中,看似像同一個場景,仔細一看才發現樹葉略微不同。

《旅行青蛙》還有一個魅力在於開放性玩法,你既不能主動控制青蛙去幹什麼,也不能強求它給你帶回明信片或特產,甚至青蛙 " 夜不歸宿 " 你也不能幹預,一切都得 " 隨緣 ",可以說是一款地道的 " 佛 " 系遊戲瞭。

另外,青蛙所傳回的明信片不時會有驚喜,充滿趣味性和知識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滿足玩傢的想象和期待。

上述研究院分析還認為,在玩傢眼中,小小的青蛙就是一個需要被呵護、被關愛的孩子,以一種低成本的方式填補瞭玩傢的情感空窗,還引出瞭社會上‘寂寞’這個嚴肅話題,直接擊中用戶內心,所以引起共鳴而走紅。

《旅行青蛙》遊戲界面截圖

折射現代人們生育觀?

如上所述,《旅行青蛙》吸引人的一個方面是因為打的是感情牌。正因如此,有分析指出,《旅行青蛙》的走紅折射出人們的生育觀念:既不想生育兒女,又想體驗下為人父為人母的樂趣。

記者也註意到,在社交媒體上,對該款遊戲類似 " 兒子,你去哪兒瞭?"、" 兒子你不會離傢出走瞭吧?"、" 兒子,你快回來吧 " 的評論此起彼伏。

還有網友稱,它 ( 青蛙 ) 在傢的時候,盼著它趕緊出去旅遊;它出去瞭,又盼著它趕緊回來;晚上它不回傢也會擔心,半夜睡醒瞭也會打開手機看看,感覺自己就和現實中的父母一樣。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驗證瞭上面的觀點。

有消息稱,《旅行青蛙》意在測試人們的生育欲望。旅行青蛙的遊戲開發公司為日本一傢企業 Hit-point,而眼下的日本,被日本戰略學傢大前研一稱之為 " 低欲望 " 的一代人,不結婚不生育,宅,一個人過著無欲無求的日子。並且這種情況有蔓延的趨勢,而這款遊戲意在測試並喚醒人們的生育欲望。

這種說法或並非危言聳聽,日本出生率一向很低。23 日,聯合國發佈展望數據稱,2050 年,日韓人口均面臨兩位數減少,中國人口將跌破 14 億人,日本人口萎縮 15%;東歐狀況更加嚴峻,人口降幅最大的十個國傢,全部都在東歐。

那問題來瞭——這些能靠一隻青蛙解救嗎?

別做一隻孤獨的 " 旅行青蛙 "

李洪興

最近,英國政府為瞭解決超過十分之一國人的孤獨感,專門任命瞭一名 " 孤獨大臣 "。翻看地圖,英國作為歐洲大陸邊緣的島國,歷史上曾奉行 " 光榮孤立政策 ",沒曾想現在國民孤獨竟成困擾。專設政府大臣來 " 終結孤獨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預示著不能忽視侵襲而來的 " 孤獨流 "。

孤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認為這是個體性的心理感受,但隨著人群擴大、影響加深,孤獨感開始與肥胖、抽煙一樣,成為一項公共衛生課題。有人稱之為 " 社會傳染病 ",孤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 15 支煙。如何識別孤獨?如何看待孤獨?如何對抗孤獨?這不僅是個人的事,也越來越成為大傢的事,化解這場 " 心理危機 " 需要行動起來,不能也不必一個人戰鬥。

說到孤獨,不免讓人想起日本 NHK 攝制的紀錄片《無緣社會》——沒有朋友和社交,無社緣;傢庭關系疏離,無血緣;與傢鄉隔離斷絕,無地緣。獨居老人缺少陪伴,空巢青年一人吃飯,忙碌的城市人奔走在工作與生活之間 …… 就連兒童也不例外,2016 年英國平均每天有 11 名兒童因為孤獨而撥打求助熱線。跨越各個年齡階段,孤獨成瞭當代生活的可悲現實。是我們與社會無緣,還是社會將我們拋下,需要審慎地從社會生長機制與個人發展路徑中找尋答案。

談到孤獨,社交總是相伴隨的話題。有人說,人們感到孤獨的重要原因在於社交能力的蛻化。這種觀點很容易被接受,畢竟不與他人交往,就很難建立起健康的社會聯系,遇事時打開通訊錄,自然找不到可以撥通的電話。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建立起的虛擬社交環境,讓一個人隔著屏幕能得到情緒與心理的自洽,有時舒適,多數孤單。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孤獨者並非沒有辨認情緒等社交能力,而是不會施展。所以,立足社交來突破孤獨者的心理防線,不是要讓他們從零開始學習如何社交,而是想辦法打消社交顧慮,喚醒已有的社交能力,才有利於結交朋友、走出孤獨。

人在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也是在社會生活中 " 被定義 " 的過程。也就是說,人需要在社會參與中定位自己。有學者曾總結美國人 " 獨自打保齡球 " 的現象,他們發現美國人不願意花時間與鄰居喝咖啡聊天、去俱樂部從事集體活動,而是寧願一個人在傢看電視或獨自打保齡球。社區生活衰落,公共參與降低,帶來的是交往成本提高、社會資本流失,從這個意義上看,改變 " 獨自打保齡球 " 的孤獨,不妨從動員公共生活、繁榮社區生活開始。

換個角度看,如果說孤獨是一種空虛,那麼讓自己充實起來,不用社交也可以消除孤獨感。在日本,有一檔很受歡迎的廣播節目叫 " 聽眾的明信片 ",讓聽眾談生活、談感想,而出現最多的話題是身邊的動植物和四季的變化。這或許也能為我們抵抗孤獨提供鏡鑒——用心體會周遭的事物,形成個人與世界的對話關系,這未嘗不是一種陪伴。

這幾天,一款名為 " 旅行青蛙 " 的遊戲火瞭起來。遊戲中的電子寵物青蛙,總是一個人在生活和旅行,有人對青蛙說," 沒有小朋友跟你玩嗎,不要這麼自閉,多認識些朋友有好處 "。佛系的玩傢、孤獨的青蛙,簡單到沒有互動的遊戲,對於既想要獨處又害怕孤獨的現代人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治愈吧。

這正是:隱形自孤獨,莫若尋知音。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