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魚塘內現屍塊 法醫僅用 2 天破案

07-25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公宣 記者 顧元森)廢棄魚塘內發現高度腐敗的屍塊,但無法明確年齡、性別等信息,法醫介入後推斷出死者年齡,案件在兩天內便得以偵破 …… 這名法醫便是法醫 " 飆哥 " —— 48 歲的張飚。他是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法醫檢驗室主任,主任法醫,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刑事技術特長專傢。法醫秦明的小說《屍語者》中有個 " 全知全能 " 的 " 飆哥 ",原型便是法醫張飚。

法醫 " 飆哥 ",照片中間者 警方供圖

經兩小時解剖、分析 他的警服被汗水浸濕

7 月 25 日中午,在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解剖樓,室外的氣溫直逼 40 ℃。

" 慢一點,搭把手把屍體從運屍車上送入解剖房!" 一具水中溺亡的屍體被送到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解剖樓,忙碌瞭一上午的張飚馬上換上解剖服,開始解剖屍體、分析死因。

張飚告訴記者,近日交通事故、水中溺亡等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多發,加之氣溫太高,屍體腐敗速度變快,半天時間屍體就會出現高度腐敗等情況。解剖房裡雖然加裝瞭空調,但是陣陣刺鼻的屍臭還是令人窒息。也許是過於專註,也許是早已習慣,張飚和同事們對房間裡的味道習以為常,他們認真地下刀、記錄,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解剖、分析,張飚得出初步結論:死者在水中溺亡,排除瞭他殺的可能。此時張飚的解剖服、警服早已被汗水浸的透濕。

" 其實這個還好啦,最熱的是出現場!" 張飚說," 這兩天室外現場的溫度能達到四十多度,如果法醫在現場不能快速處理屍體,散發的屍臭連周圍的群眾都受不瞭的。"

廢棄魚塘內發現屍塊 他用髕骨快速明確性別、年齡

張飚從業 20 多年,在業界影響力非常大。他參與的公安部《中國漢族人髕骨性別差異和年齡變化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解決瞭分屍、爆炸、災難性事故等人體僅存遊離下肢骨的性別、年齡推斷難題,填補瞭國內空白,並獲公安部科學技術獎和省廳科技強警獎。

今年 3 月 28 日,江蘇省某市一廢棄的魚塘內發現有人體上、下肢共 9 塊高度腐敗的屍塊,經當地初步判斷,屍體是男性。屍塊中未發現顱骨、胸骨、恥骨等法醫人類學中常用的推斷年齡的骨骼,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當地公安機關法醫想到瞭張飚是利用髕骨推斷性別、年齡的專傢,於是向他請求支援,在指導當地技術人員進行一系列檢查處理後,通過計算推斷屍體的年齡約 60 歲,據此,當地公安機關迅速明確瞭死者身份,使案件在兩天內得以快速偵破。

記者瞭解到,2013 年 3 月,南京市公安局成立瞭以張飚名字命名並領銜的 " 張飚勞模創新工作室 " 團隊,為重大疑難案件的偵破提供瞭關鍵的技術支持,首創瞭警務平臺與 DNA 系統對接,開展瞭生物檢材深度挖掘等工作。法醫、DNA 共九類十六項能力獲得國傢實驗室認可,兩個實驗室均被評定為全國公安機關重點司法鑒定專業實驗室。

意外還是故事傷害案?他用事實揭露謊言

2012 年 8 月,南京江寧的周某在傢中受傷,最終死亡。為準確判斷周某的腦出血是因為自己撞墻還是遭受暴力打擊,張飚堅持一定要在成千上萬條腦血管中確定究竟是哪一條的什麼部位破裂出血,從而分析成傷機制,他制作上百張切片,終於在右側椎動脈上找到瞭已經開始修復愈合的破裂口。結合死者體表的損傷特點,以及現場勘查未能發現墻面撞擊痕跡的反饋,張飚判斷周某是被暴力打擊頭面部致死,揭穿瞭兇手編造的 " 周某撞墻自盡 " 的謊言。

某生鴨加工場的女主人徐某因背部刀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調查中死者丈夫林某和其他四名在場的工人都清晰的敘述瞭徐的受傷過程:由於加工場地面濕滑,徐某工作時滑倒,身邊的丈夫林某上前攙扶時,手執的宰殺刀不慎將徐的背部刺傷。這似乎是一起意外,但職業的敏銳性使張飚覺得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果然,通過屍體解剖檢驗張飚發現,雖然死者上衣以及體表都隻有一個破口,但創口下竟然有兩個創道,分別刺入左胸和脊柱,這顯然是一個連續刺擊兩次的攻擊行為。最終憑借準確的損傷形態剖析和專業的判斷,張飚揭露瞭林某和在場其他人員的謊言,使這起故意傷害致死案件迅速破獲。

不僅解決本地的案件,張飚還多次受公安部、省公安廳指派參加全國、全省有影響的重大案件的檢驗鑒定工作,發揮技術優勢,解決法醫病理、人類學檢驗中的難題。

(編輯 劉魏)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