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從生活費裡省 500 元,湖南女大學生攢 6000 元資助 12 名山區學生

03-23

6000 元,可以買一個 iphone8 手機,甚至還有剩餘;可以添一臺筆記本電腦,配置足夠高;還可以來一趟海外遊,歐美也沒問題。但湘潭大學法學專業的大二女生肖嘉英,卻用這筆錢資助 12 名山區貧困學生," 承包 " 瞭他們一個學期的生活費。

而這 6000 元,則是來自肖嘉英自己的生活費。傢裡每月給她 1800 元生活費,她每次 " 克扣 "500 元下來,連攢 3 個學期後,將這筆近 1 厘米厚的 " 巨款 ",匯到瞭遙遠的湘西山區。

" 我從網上看到過一些山區小孩上學的新聞,有的孩子因為傢裡窮,甚至不吃中餐,很觸動我,於是,我想盡我的一點能力。" 在和父母商量後,肖嘉英決定做這件自己醞釀已久的事情," 這是我的心願,等我大學畢業那天,我還會做這樣一件事。" 肖嘉英說," 這將是我送給自己畢業禮物。"

3 月 22 日,記者在湘潭大學見到瞭肖嘉英。一襲長發、身材高挑的她,身穿黑色衛衣和休閑短褲,清爽幹練。讓人想不到的是,性格內斂的她,卻喜歡動感酷帥的滑板運動。而最近,她又幹瞭一件更酷的事情,將攢瞭 3 個學期的生活費,共 6000 元,資助瞭 12 名湘西山區貧困學生。

承諾

上大學前,肖嘉英就籌劃著要幹一件 " 時尚 " 的事。到大二下學期,終於萬事俱備。

她打電話問父親,哪裡可以找到需要資助的貧困山區學生。" 我從網上看到過一些山區小孩上學的新聞,有的孩子因為傢裡窮,甚至不吃中餐,很觸動我,於是,我想盡我的一點能力。" 肖嘉英說,父親常年做慈善,資助過老傢鄉下的很多學生上大學,所以自己也就想朝著這個方向做,不過她想資助的對象是小學生。

沒幾天,父親給瞭她一個電話,會同縣婦聯主席梁娟的。她惴惴不安地撥瞭過去,表明自己想要資助山區貧困學生的想法。梁娟處理過很多這樣的事情,但一個沒有收入來源的女大學生,一下捐出這麼多,她還是有些詫異," 我問她錢的來源,她說是大學期間從生活費裡省下來的。我問她的傢庭情況和父母意願,她說傢庭條件還可以,父母很支持她這樣做。" 梁娟這才放下心來。

在電話中,肖嘉英跟梁娟再三強調,一定要提供傢庭特別貧困的孩子,讓他們切實地得到幫助。" 這筆錢太特殊,感覺沉甸甸的,我們絕不會辜負這個大學生的愛心。" 幾天後,梁娟給肖嘉英提供瞭 10 個孩子的名單以及詳細的傢庭情況。

存錢

肖嘉英說,在學校裡,一名學生每月 1300 左右的生活費就已足夠,而遠在廣東做生意的母親怕她受苦,每月給她 1800 元。然後,她還有兩個已工作的姐姐,會時不時 " 偷偷 " 塞給她零花錢,這讓她發現 " 自己根本用不著這麼多錢 "。

肖嘉英決定每個月從生活費裡省 500 元,3 個學期,12 個月,她就可以攢下 6000 元錢,然後她就能用這筆錢去做自己認為 " 時尚 " 的事情瞭。

" 這 6000 元錢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我自己掙的錢,這是上大學以來我從父母每個月給我的生活費和零花錢中節省出來的。" 肖嘉英強調說。

為瞭攢錢,肖嘉英 " 戒掉 " 瞭很多逛街和聚會的邀請,將生活回歸到 " 平民 " 狀態," 我不苛刻自己,但也比較節儉 ",肖嘉英說,她唯一的 " 奢侈品 " 的是一塊滑板,花 1200 元錢買的," 沒辦法,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項運動。" 事實上,她得到這塊滑板也不容易,因為母親不同意買,她是從姐姐那裡 " 死纏爛打要來的 "。

肖嘉英說,她也買過名牌鞋子衣服,但她從來不刻意追求," 時尚對於我來說,就是對生活追求的一種正確的態度,追求真善美不也算時尚嗎 ?" 肖嘉英笑著說。

終於,2018 年年初,按照自己的計劃,她攢夠瞭 6000 塊錢。

匯款

3 月 12 日,湘潭大學開學第一天。上午辦好入學手續後,她就迫不及待地揣著 6000 塊錢,跑去瞭學校附近的銀行。

銀行裡人很多,肖嘉英有些緊張,因為她包裡揣著一筆 " 巨款 "。等終於叫到她取的序號時,她幾乎一路小跑到櫃臺。" 銀行工作人員問我匯多少錢,我剛報完數額,對方說,這點錢,你去自動存取款機上辦吧。" 說起當天的下插曲,肖嘉英顯得有些難為情。

按照會同縣婦聯提供的賬號,肖嘉英很快便將錢匯瞭過去,整個過程隻用瞭 15 分鐘。然後,她又將回執單拍照發給瞭會同縣婦聯主席梁娟。

梁娟的效率也很高,按照提供給肖嘉英的捐助名單,她不到一周時間就全部發放完畢。而且為瞭全程公開透明,每發放一戶,她都要和受助對象傢庭拍照存檔,以及讓受助傢庭簽字確認。10 戶傢庭,她都是一傢傢跑下來的。

肖嘉英說,成功捐助完畢後,她第一時間向父母做瞭 " 匯報 ",以紀念自己人生第一次大手筆的慈善。" 父母都很鼓勵我,說我做得好。"

傢庭

其實,肖嘉英剛出生時她的傢庭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很貧困。

她的老傢在邵陽市新寧縣農村,在她 6 個月大時,父母為瞭生活,帶著她南下廣東。" 那時傢裡很窮,為瞭生計不得已外出,但又不忍心把孩子留在老傢。" 肖嘉英的母親肖和青說,最開始他們夫婦想著留在肖嘉英身邊,不想讓她成為留守兒童,但殘酷的現實隻能讓她做瞭妥協。

最終,肖嘉英在廣東東莞上瞭幼兒園,又在深圳讀瞭小學一年級。高昂的開支,讓肖和青夫婦無法承受。肖嘉英讀完小學一年級時,便被父母送回到新寧縣老傢農村,托付給瞭姨媽。那一年,她隻有 6 歲。

肖和青說,肖嘉英 11 歲那年,因為夫妻倆在外多年的打拼,傢裡條件逐漸好轉,她被送到長沙一傢寄宿制學校,開始瞭獨立生活。

而肖和青夫婦富裕起來後,並未忘記以前幫助過自己的人,開始在老傢大規模做慈善,尤其是助學,資助過村裡數十個孩子上大學。" 他們就覺得以前別人幫過自己,自己有能力後就要懂的感恩。" 肖嘉英說,也正是父母的善行,潛移默化影響瞭自己。

對於未來的打算,肖嘉英說,她想把法學專業學好,考上研究生,走上社會後,做一個好律師或者說法律的守衛者,將來能在社會上擔當起一份公平和正義。

用傢長給的錢做慈善是否合適?

專傢:將多餘生活費做慈善是一種新型慈善方式,值得提倡

相比很多大學生用父母給的生活費沉迷遊戲或用於奢侈生活不同,湘大女生則將生活費攢下來做慈善,贏得瞭很多人的贊賞。" 這一點很讓人佩服,也讓人想不到。" 湘大校報記者李向陽說,很多學生隻會嫌錢不夠用,但從未見過將錢省下來做慈善的," 她能堅持這麼久,真的特別厲害。"

不過,對於肖嘉英的行為,也有人表達瞭不同看法,網友 "@永遠在路上 " 認為," 現在她還是要靠父母給的生活費生活,捐瞭感覺不合適,其實多參加慈善活動也是一樣的。"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此種行為無可厚非,網友 "@周女士 " 認為,父母給瞭生活費,這筆錢的支配權就在自己瞭,想怎麼花都是自己的自由," 何況她還和父母商量過,取得瞭父母的同意,所以沒什麼問題。"

對此,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鐵芳認為,大學生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生活的情況下,通過合理安排每個月生活費,並且將多餘的省下來參與慈善,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新型慈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瞭慈善的廣度和深度。" 當然,大學生做慈善也有要註意的地方,必須要把握適度原則,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程度參與慈善。另外也要提高慈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被他人利用騙取錢財。"

瀟湘晨報記者宋凱欣 攝影記者陳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