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長著翅膀的魚嗎?
你見過長著翅膀會飛的魚嗎?
你摸過“飛魚”嗎?
你和“飛魚”親密接觸過嗎?
沒有,小編也沒有,
但是他們有。
他們是來自福建省內的遊客團,
在平潭石牌洋遊玩時,
被從天而降的“飛魚”萌化,
更體驗瞭一把被“飛魚親吻”的感覺。
萌萌噠視頻來咯 ↓↓↓
22 日上午 10 時,8 名遊客在石牌洋牌礁上遊玩時,突然被一隻十分可愛的“飛魚”擊中,原來這隻“飛魚”是因漲潮而滑翔上來。
“那會石牌洋風特別大,還處於漲潮狀態。當時,很多遊客都在牌礁上,我們團有位遊客突然覺得身上有東西,就條件反射地伸手一抓,結果發現是一隻帶有翅膀的魚,於是遊客便跑來問我,但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 ‘ 飛魚 ’。”導遊張曉如說,“回去後我們上網查詢,才知道是 ‘ 豹魴鮄 ’。肉眼看過去,這隻 ‘ 豹魴鮄 ’ 長約 12 至 13 厘米,翅膀比身子還要寬,身長約 3 厘米,翅膀寬約 4 厘米。最為特別的是,它的身上有斑點,且顏色類似於沙子變濕後的顏色。”
導遊張曉如興奮地說:“一開始是把它先放入水窪,隻見它的翅膀在水窪中動來動去,接著,我們就將它放生到大海裡去瞭。第一次看到這麼可愛的魚,就用手機拍攝瞭個小視頻,記錄下這個神奇的瞬間。”
對於這隻神奇的“飛魚”,記者聯系瞭相關部門。據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非常偶然現象,也是比較少見的一種情況。在近海是有存在會飛的魚,但飛行距離很短且較低,時間也不會逗留太長,一般是從水裡飛出來,再飛回到水裡。
那麼,
豹魴鮄是什麼?
它有什麼特征?
知識點來瞭
(以下圖片均據網絡)
↓↓↓
豹魴鮄
是一個古老的魚種,在生物的進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產於暖海及熱帶海域。體長形,胸鰭大,分為兩部分:前部短,後部長,呈翼狀,色彩艷麗,如大西洋豹魴鮄就有鮮明的藍色斑。其他特征為頭部覆蓋骨板,背鰭有一鰭條與鰭分開而位於項部。最大體長約 50 厘米 ( 20 吋 ) 。據悉,豹魴鮄能伸展胸鰭在水面滑行一個短距離。
豹魴鮄乍看下會誤認為是角魚。因它不但外形似角魚,也和角魚一樣會發聲(用舌頜骨發出軋軋的聲音),也可以在海底爬行(但卻是用腹鰭交替移動的方法)。它的胸鰭比角魚更大更長,張開來就像飛機的翅膀一樣,宛如在海底滑翔,所以稱為飛角魚。飛角魚的頭部也有骨質盾狀覆蓋,體被稜鱗狀鱗,但它第一背鰭前方的 2 根鰭棘呈遊離狀,且鰓蓋上有一枚水平向後的長棘,不難和角魚分辨。飛角魚過去被認為和角魚是近親,但後來才發現它和海龍目關系較近,所以把它從鮋亞目中的一個科提升到鮋形目下一個獨立的綱目。
爬、遊、飛三項全能的魚
魚兒離不開水,這句話說明瞭魚一生都在水中度過,所以說在水中遊泳是魚的本能。但是有的魚除能在水中遊外,還能在空中“飛”,如飛魚;有的還能在海灘上跳,如彈塗魚。能“飛”能跳,這些魚隻具有二項本領,但豹魴鮄卻有爬、遊、飛三項本領,可以說具有“海、陸、空”立體運動的能力。
豹魴鮄胸鰭的 3 根鰭條是獨立的,能夠自由活動,它借助這 3 根鰭條在廣闊的海底自由自在地爬行。同時,這些獨立的鰭條,也是豹魴鮄的觸覺器官,利用它們可以感知海底周圍環境情況。由於這 3 根獨立鰭條的特殊機能,因而驅動這些鰭條的肌肉也就特別發達,這就是物競天擇、自然選擇的結果。
當豹魴鮄從海底爬行轉為在水中遊泳時,胸鰭及鰭前的三根獨立鰭條就收攏,緊貼在體側,以減少在水中的阻力。豹魴鮄遊興達到高潮時,便以極快的速度沖出水面,繼而展開“雙翅” —— 胸鰭,在空中飛行。實際上豹魴鮄的“飛”和飛魚的“飛”都不是真正的鼓翼飛行,而隻是依靠風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