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何以凈吞六球?國腳態度松懈 + 裡皮戰術冒進

03-23

本該是一場和和氣氣的友誼賽,未曾想又釀造出中國足壇的一次慘敗。

大屏幕上是刺眼的 0 比 6,主教練裡皮有些出奇憤怒。上半場他一直站著,下半場卻再未起身。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 銀狐 " 也一反常態,直接向自己的球員開炮:他們的態度和表現,無法讓我滿意。

輸一兩個是 " 故事 ",輸這麼多卻是 " 事故 "。中國隊為何會輸得連褲衩都沒有瞭?這是很多人心頭的疑問。其實回頭慢慢來看,也不意外。

對手太賣力

一般,像中國杯這樣的商業比賽,最讓人擔心的是對手出工不出力、逢場作戲走過場。沒想到,威爾士人簡直是太賣力瞭,他們絕對不是來中國旅遊的。

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能明白。昨晚威爾士的首發名單中,有 7 人是 2016 年歐錦賽八進四決賽的球員。依靠著這套主力陣容,威爾士隊擊敗瞭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奪冠大熱門比利時隊殺進四強,爆出一大冷門。也就是說,亞洲二流的中國隊碰上瞭歐錦賽四強威爾士隊,這差距顯然是太大瞭。

足球場上的任何 " 慘案 ",都是有原因的。具體到昨晚,可以說中國隊是 " 運氣 " 不好——正好碰上瞭新帥吉格斯執教生涯的第一場比賽。以曼聯傳奇巨星在威爾士足壇的影響力,誰敢不賣力,誰敢砸老大哥場子?隻要他們認真起來,中國隊沒有任何機會。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由於貝爾傷勢的影響,威爾士隊沒能進入今年俄羅斯世界杯決賽圈,這也讓場上的球員少瞭一份後顧之憂。確實,中國隊以往在面對歐洲球隊時並不算多難看,甚至還幾度創造 " 神話 ":2009 年 1 比 1 逼平德國隊,2010 年戰勝法國隊。但當時的背景,大多是對手在為世界杯備戰,球員踢得小心翼翼。而缺席瞭世界杯的威爾士隊,自然是失望、委屈、不甘的,他們把力氣全花在瞭中國隊身上。

國腳太松懈

主教練裡皮賽後的失望甚至憤怒,是所有人都很容易聽得出來的。他這樣評價比賽——

" 比賽前就想到可能會出現各種結果,我有心理準備。出乎我意料的是,隊員的表現無法讓我滿意。"

" 作為主教練我承擔所有責任。我犯瞭一些錯誤,一個是對集訓名單的隊員選擇,還有就是首發隊員的選擇。"

" 今天不想單獨談進攻和防守,而是要說隊員的思想準備。再過一個月我就年滿 70 歲,如此高的年紀還在場邊的替補席,是因為我對足球的熱愛,這是我現在還在工作的原因。但如果我征召的球員沒有表現出對足球足夠的熱愛,我的工作就會很困難。"

裡皮沒有直接點名,但他表達的意思足夠清晰:隊員場上的態度有問題,沒有拼勁鬥志。實際上,國腳們在比賽中的表現確實很松懈,防守時很少見到集體逼搶,對手很輕松就能出球、跑位;中前場的幾名隊員傳球過於隨意,屢屢出現低級失誤。

俗話說:獅象博兔,皆用全力。沒想到,身為 " 獅象 " 的威爾士隊如此賣力,中國球迷卻沒看到急瞭還咬人的兔子。裡皮在中場休息時也非常明確地表達瞭他的態度,他一口氣換下瞭多達 5 名球員,這是一種相當不滿和憤怒的體現。

替補上場的於漢超那一腳連過 3 人之後的搓射擊中門柱,是國足昨晚最好的一次破門機會。賽後於漢超說:" 打中立柱確實遺憾,但遺憾歸遺憾,我們在場上展現出來的狀態沒有達到教練要求,也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所以無論主教練還是我們都有些失望。"

戰術太冒進

當然,對於裡皮賽後的言論,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認為,這是主教練在 " 甩鍋 "。面對強敵,國足戰術不當、安排有誤,也是大比分輸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裡皮的首發陣容,的確有些讓人意外。他安排的陣型是 433,前場派上瞭於大寶、郜林、武磊 3 名前鋒,在他們身後的韋世豪也是攻擊性球員,實際陣型可以說是 424。而兩名後腰是蒿俊閔、黃博文,也都是技術型。

拿到出場名單後,記者有些吃驚:中前場的 6 名球員,都是攻擊屬性,防守能力很一般。這等於是把防守的重任,全都交給瞭 4 名後衛。而且首發隊員普遍身材偏瘦、對抗偏弱。面對擁有貝爾這樣超一流前鋒的威爾士隊,能防得住?

也許,裡皮太看輕對手瞭。他選擇打對攻,希望能有進球,最後卻死得很難看。如果換一種思路,囤重兵於後場防守,先紮緊籬笆再找機會 " 偷雞 ",可能結果一樣是會輸球,但不會輸得如此多。球員的態度是有問題,但戰術不對路,他們踢得也難受,就算想拼也拼不出來。

0 比 6 慘敗,也打破瞭裡皮執教生涯以來最大比分輸球的紀錄。自接手中國隊以來,裡皮帶隊總共完成瞭 14 場比賽,其中 5 勝 4 平 5 負,當然其中不乏 12 強賽 1 比 0 戰勝韓國隊這樣的經典戰役,被很多人視為中國隊的 " 救星 "。而這一仗,某種程度上也讓裡皮跌下神壇:原來,是人都有犯錯時。

當冒進的戰術碰上松懈的球員,慘敗就不可避免地發生瞭。但願這一場刻骨銘心的失利,能讓裡皮和國腳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