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宅男唱主角的電競觀眾席,如今有越來越多迷妹的身影。大傢現在都懂得說上幾句 " 電競?都是騰訊的 " 瞭,但不要灰心,轉念想想,如果能好好把握住 " 迷妹經濟 ",其實也是件美好的事。
▲電競賽場上出現形形色色的女粉絲已不再新鮮。
如果你至今還覺得電競隻是宅男的遊戲,那可能有幾千萬的小姐姐會不同意。
在如今的電競賽場,舉著燈牌應援的迷妹們已經不是稀缺動物。她們大多青春靚麗,穿著時尚,加油吶喊時也毫不遜色,告訴著外界電競並不是男人的天下。這在中國傳統體育的賽場上,近年來或許隻有乒乓球和遊泳這兩項運動能夠出現這種狀況。
而作為電競從業者,這種感受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 要是在十幾年前,電競活動的臺下有一個女粉絲的話,我們會覺得她非常稀奇,但現在已經司空見慣瞭。"WE 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伐木累創始人兼 CEO 周豪曾在懶熊體育舉辦的 " 懶熊 FutureDay ——‘電競掘金術’主題沙龍上海站 " 上如此表示。
電競女粉絲的出現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背後代表著電競用戶的人群架構正在發生變化,隨之帶來的也就是消費人群的變化。
電競女粉絲的癡迷程度和爆發力有多強?一場戰勝瞭王思聰的拉票行為或許就可見一斑。
在去年 2017 英雄聯盟全明星賽前,官方向全球 LOL 的粉絲發起瞭投票環節。當投票進行到一半,WE 電子競技俱樂部的中單 Xiye 在票選中以微弱劣勢落後 IG 電子競技俱樂部的 Rookie ,這急壞瞭 Xiye 的一群女粉絲們。
在她們看來,他們的偶像非常想前往拉斯維加斯為國爭光,實力也不遜色,但苦於不如競爭對手 Rookie 那樣會拉票。所以,她們通過微博、百度貼吧、伐木累等社交平臺聯系,開始自發去各地的商圈、校園、網吧等地,為 Xiye 拉票。不少女粉絲甚至為此還購買瞭小禮品,以感謝為 Xiye 投票的人。
要知道,站在這群女粉絲對面的可是王思聰,坐擁 2300 萬粉絲的他公開在微博上為 Rookie 拉票。而王思聰所投資的網魚網咖,甚至在每個門店的電腦桌面上都放上瞭 Rookie 的照片,還舉行瞭為 Rookie 投票轉發抽獎的活動。可以說在 Xiye 與 Rookie 拉鋸的關鍵時刻,這群女粉絲對最終結果起到瞭重要作用。
▲ WE 電競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中單 Xiye 就有一群迷妹粉絲。
" 自始自終,俱樂部官方都沒有參與拉票的任何環節,都是粉絲們自發的。" 周豪如此告訴懶熊體育。
在懶熊體育所接觸的女粉絲中,談起如此做的動機,理由不外乎 " 喜歡 Xiye ,覺得他就是個好人 "、" 被他的誠實善良所打動 "、" 想為自己的偶像做點什麼 " 這幾點,總結而言就是喜歡。
類似的現象不是個例。盡管 QGhappy 電子競技俱樂部參與 KPL 的時間並不長,但已經積累瞭不少女性忠實粉絲。讓其經理姚經妤更意外的是,這群女粉絲在沒有官方的指引下,卻自發形成瞭一個後援會,職能和娛樂明星的後援團很像。
"這個後援團分工明確,行動統一,寫文章的寫文章,畫畫的畫畫,從上而下形成瞭一套完善的粉絲應援體系。" 姚經妤說。
▲ Newbee 的一位女粉絲甚至為喜愛的選手制作瞭耗時耗力的水晶畫,如今掛在瞭 Newbee 俱樂部的基地門口。
數據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佈的《2018 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中,2017 年中國電競遊戲用戶中女性占到瞭 40.7%。而在一年前,同樣是艾瑞咨詢發佈的報告,這個數字還隻是 23.9%。
懶熊體育從與多位電競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對話中得知,女粉絲的崛起,可以說與這兩年電競遊戲行業發生的變化密不可分,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電競覆蓋人群面的提升。來自上述艾瑞咨詢發佈的報告,2017 年中國整體電競用戶規模達到瞭 2.6 億,比前一年增長瞭 104.9%。粉絲基數的增長,自然也覆蓋瞭更多的女性,帶動她們成為瞭女粉絲;
二、" 非硬核遊戲 " 開始流行。與早些年電競圈流行星際爭霸、DotA 等硬核遊戲不同,如今在市場上更受歡迎的是英雄聯盟、王者榮耀這樣門檻較低、上手較快的遊戲。這類遊戲在吸引女性玩傢時具有天然的優勢,成為遊戲用戶後也就存在轉為電競用戶的可能性;
三、電競正在和泛娛樂領域產生頻繁的跨界,從而躋身大眾娛樂和文化。從前幾年的周傑倫、林俊傑到如今的鹿晗,分別以通過投資電競俱樂部的方式在領域內佈局,而李易峰、華晨宇等則出現在瞭諸如 KPL 總決賽之類的電競舞臺上。這些明星的介入,都成為瞭電競內容吸引小姐姐們的直接渠道。
姚經妤說,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男女粉絲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大多集中在 18-25 歲之間,KPL 的粉絲可能比 LPL 的相對更年輕一點。而有意思的是,這群粉絲中還存在著不少 " 媽媽粉 " ——她們年齡往往在 35 歲以上,但依舊不影響她們懷揣少女心來表達自己對偶像的喜愛。
但在成為電競粉絲的原因上,男女之間的差別比較明顯。在易觀 2017 年 11 月發表的《2017 年中國移動電競賽事商業價值評估分析》中,當被問及為何會去現場看 KPL 的比賽時,有 82.4% 的男性粉絲表示原因是 " 線下觀賽激烈十足 ",位列第一;位列第二的理由是 " 線下觀賽氣氛更濃烈 "。
而在女粉絲這邊,排名第一的理由則變成瞭 " 為喜愛的俱樂部/選手打 call"。由此可見,女性成為粉絲的核心是要有喜愛的俱樂部或選手,也就是偶像的確立。
" 男粉可能更註重怎麼把遊戲玩好,想要上分,想知道為什麼職業選手的打的那麼好;女粉可能覺得這個人不僅遊戲打的好,還很萌,很陽光,很有愛心,帶給我正能量。" 姚經妤說。
更有意思的是,女粉絲選擇線下觀賽位列第二的理由是 " 有機會上鏡 ",占到瞭 56.4%。她們支持偶像的同時,也不會忘瞭表現自己。
▲女粉絲會更喜歡在鏡頭前表現自己。
這一點還可以通過另一個數據來佐證。同樣是這份報告,指出在 KPL 整體用戶中,女性用戶隻占到瞭 24.2%。但在線下男女用戶觸達比例上,女性卻占到瞭 45.8%,幾乎和男性五五開。" 可能相對男性用戶,新時代的女性用戶更懂得如何彰顯自己的喜愛。" VSPN 聯合創始人兼 COO 鄭奪如此表示。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女性粉絲會相對顯得更活躍。現場舉燈牌、制作應援物乃至東奔西走為偶像拉票,這在她們看來隻是傢常便飯,這也是眾多電競從業者直觀感受到女粉絲越來越多的原因。
對於任何一項運動,甚至說文化現象,擁有活躍的擁躉是非常寶貴的。他們不僅自身能夠為所中意的 IP 產生價值,更能通過吸引更廣泛的大眾帶動這項 IP 來擴大覆蓋面。
這在電競上可能會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年輕人聚集的文化現象,崇尚自由、抒發喜愛是這群電競用戶身上的標簽。他們別出心裁的追星行為,會感染到更多的年輕人成為電競粉絲。被 Xiye 女粉絲所拉票的吃瓜群眾中,也許就有不少從此之後開始關註 WE 。
所以,無論是對於電競聯盟的運營者,俱樂部的經營者,乃至整個電競行業的從業者,如何對待這批女粉絲都是當下值得去探索的課題。
粉絲運營自然是首先要做的,作為賽事方和俱樂部,強化與粉絲之間的聯系,加強他們的忠誠度,這點與傳統體育是共通的。
塑造更豐滿的選手形象,把其向 IP 化方向打造是一個基本策略,畢竟迷妹們更關註選手而不是比賽本身。KPL 的人氣選手夢淚的微博就經常會發佈些與電競無關的生活類內容,甚至還會 po 上自己的女裝圖。
▲夢淚在 KPL 年度獎項上斬獲第一後,應粉絲要求穿上瞭女裝。
組織舉辦更多線下活動也是方法之一。Newbee 電子競技俱樂部媒體部總監 L 告訴懶熊體育,他們會在賽事的間歇期舉辦一些粉絲見面會,有些主題或許會更偏向於女性化:"比如在佈置上更公主范一些,也會和隊員交流好,現場女粉會比較多,記得要紳士一些,合影時手要背著,不能摟著。"
還有一個可以嘗試的辦法是建立女子電子競技戰隊,不過這取決於電競女選手成長土壤的發展,目前來看還比較初級。
不過,如果回到粉絲的變現空間探索上,目前來看,電競消費人群的變化還沒有給這塊帶來更多新東西。
對於當下的電競行業來說,變現逃不開面向 B 端或 C 端兩個方向,前者主要是借流量來拉贊助,後者則是挖掘粉絲身上的消費潛力。
眾所周知,2017 年的電競營銷領域的一大變化是,大眾品牌開始加入瞭贊助商的行列中,比如奔馳、伊利果粒多、多力多滋等,這標志著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開始關註電競,賽事也對廣告主的品類持開放態度。
從目前電競營銷案例來看,面向男性用戶的品牌與賽事的切合度還是會更高些,比如贊助瞭 S7 的歐萊雅男士。畢竟用戶整體還是男性偏多,男性品牌出現在電競賽事上也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
不過,不能否認女性品牌在未來加入的可能性。VSPN 創始人兼 CEO 滕林季就告訴懶熊體育,已經有不少類似主打女性人群的品牌在和 KPL 探討合作可能:" 相比大型綜藝節目,現在電競賽事投放的價格還較低,品牌也可以借此將營銷策略更多向年輕人傾斜。"
在 2017 年的 KPL 春季賽總決賽上,寶馬旗下的 1 系運動轎車和六福珠寶均作為合作夥伴出現,而這兩個品牌定位上都更傾向於女性用戶。
而面向 C 端,值得關註的是女粉絲的消費潛力。正如網傳王興曾經總結的消費投資的市場價值鏈:少女 > 兒童 > 少婦 > 老人 > 狗 > 男人,女性在消費力上總體會遠超男性。上文提到的數據——盡管女粉絲總體人數不如男粉絲,但在線下觀賽方面基本五五開——也證明瞭女粉絲更願意買票去看比賽。
在懶熊體育接觸的女粉絲中,都表示目前沒有在 " 喜歡電競 " 這件事上花很多錢,大多在 1000 元左右。除瞭購買賽事門票的費用,其他就是購買俱樂部的周邊,比如隊服、頭箍、粉色系鍵盤等等。在 S7 期間花費上萬的女粉絲蕭艷說,這筆錢中占比較高的還是機票和酒店。
▲周邊服飾目前是各俱樂部最主要的嘗試。
盡管女粉絲不差消費意願,但現在的她們可能還沒有找到願意去買的東西。這也是電競行業的一個長期痛點——作為一個核心在線上的互聯網細分領域,如何生產出更多用戶願意買單的消費品並不容易。而女性粉絲的出現,加以她們富有特色的粉絲行為,或能幫助從業者帶來更多思考。
對於電競行業,大傢現在都懂得說上幾句 " 都是騰訊的 " 瞭。但不要灰心,轉念想想,如果能好好把握住 " 迷妹經濟 ",其實也是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