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 iPhone 8 的這些日子

10-26

這是我在尾巴編輯生涯裡分享的第二篇與 iPhone 相關的內容,坦率的講,我甚至希望這是最後一篇。

iPhone ,多麼響亮的名字,何須文章來講解它的偉大?既然決定要寫,那就敞開聊聊我對於 iPhone 的看法吧。

記得第一時間摸到 iPhone 8 時,我的心情是喜出望外的,它的背面真的是非常漂亮,簡潔得隻剩下 Apple 的 LOGO 和 iPhone 的標志,晶瑩剔透的玻璃材質完全不同於鏡面效果,不易沾染指紋,相當優雅。

「這一定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 iPhone 。」當時的我是這麼告訴自己。

隨後,我便插上瞭主力 SIM 卡,正式踏上瞭 iPhone 8 體驗之旅。

剛拿到這部 iPhone 8 時,我最想體驗的不是拍照,也不是系統,而是 Taptic Engine 技術加持後的觸感反饋效果,畢竟作為一位特別在意觸感反饋的用戶,我還是相當好奇這項技術在 iPhone 8 上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於是我便用 iPhone 8 和同事的 iPhone 7 進行瞭一番對比,結果是沒有發現任何變化,不過,即便如此我依然還是要贈予美言一句:

iPhone 8 的觸感反饋是我體驗過的智能手機中最好的,沒有之一。

在這之前,我一直沒有深度體驗過 iPhone 7 ,對於 Taptic Engine 的魅力所知甚少,畢竟短暫的接觸根本談不上體驗。因此,在這段時間裡我深度使用瞭 iPhone 8 之後,真的特別感慨,沒想到 Apple 把觸感反饋做到如此完美,簡直難以想象。

這種完美不是簡單的把硬件做好,而是結合瞭軟件層面上的交互。例如:

按壓 HOME 鍵時,感覺真的是「按下去」瞭,而不是按下去後隻有觸感反饋;

拍照時按下快門虛擬鍵,也產生瞭一種「按下去」的感覺;

在用第三方應用,例如 Chrome 刷新頁面時會有輕微的觸感反饋,那感覺特別好;

在「時鐘」應用的計時器功能中,滑動時間竟然產生瞭一種正在「調時間」的錯覺,無論是觸感反饋還是聲音的反饋,太真實瞭;

以『Zombie Gunship Revenant AR』這款遊戲為例,子彈連射時的觸感反饋節奏感非常強,給遊戲的體驗增色瞭不少;

鈴聲響起的時候,觸感反饋還會和鈴聲同步,並且有些鈴聲的遠近效果做得堪稱完美。

不過觸感反饋還是留下瞭一個遺憾,那就是 iOS 的虛擬鍵盤並不能啟用觸感反饋。假如可以啟用的話,那相信對於物理鍵盤愛好者會是天大的好事。以我自己為例,平時使用 Android 手機我一定會打開輸入法的觸感反饋功能,這樣在打字時會感到特別的暢快。

此外,單就音效這項體驗我還想多補充一下。個人覺得 Apple 在這些細節上做得真的相當用心,比如屏幕鎖定的聲音,音效就特別贊,會讓你產生「鎖定」的感覺,而不是簡單發出一個鎖屏的音效。

諸如此類的細節舉不勝舉,這些也正是 iOS 和 iPhone 所獨有的魅力所在,相信每一位擁有過 iPhone 的朋友都很清楚這點。

這些細節,或者說 Apple 在 iPhone 上所付出的諸多心血,實際上都不會告訴消費者太多背後的故事。例如 iPhone 8 搭載的 A11 芯片,它非常快,比市面上任何一部手機的移動處理器都要快,並且 Apple 還自行研發瞭 GPU 等關鍵組件,而這些在「Apple 特別活動 9 月」中僅僅隻是一筆帶過,換做是國內品牌,估計現場又要高潮迭起瞭。

關於 A11 處理器的性能表現,我想有些朋友肯定早就看過跑分,領略瞭 A11 強勁的性能。不過有趣的是,網上卻有不少內容在誤導用戶,大概就是說 iPhone 7 和 iPhone 8 的性能差不多,與其花多點錢買最新款的 iPhone,倒不如選擇舊款的 iPhone 7 就夠用瞭。對於這類觀點,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反駁一下,無論是 A11 還是驍龍 835,新一代的處理器肯定都要比舊款的處理器強悍得多,絕不是「差不多」,並且新款肯定在性能提升的同時又大幅降低功耗,那些所謂的「性能過剩」言論真的是毫無信服可言。

這主要體現為:

幾乎所有的操作,你都不會感受到卡頓的感覺;

加載『王者榮耀』時,你始終是最快的那一位;

即使電池接近耗盡,處理器也不會出現降頻現象,遊戲體驗始終穩定;

單看上面列舉的這幾項,你可能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舉個例子,以目前熱門手遊『王者榮耀』為例,無論何時都能運行在每秒 60 幀,並且長時間遊戲後也不會出現讓人感到不適的發熱現象,這可能也是我這一年來接觸的智能手機裡,唯一玩遊戲也不會「發燒」的智能手機。

更強大的處理器,也意味著我們能夠獲得更完美的拍照體驗,這也是目前旗艦手機標配的基礎體驗。然而體驗也是有高低之分,在這點,我想說的是我幾乎找不到比 iPhone 8 更好的手機。

它的相機開啟速度非常快,處於時刻待命的狀態。進行拍攝時,取景的體驗相當優秀,觸摸對焦和測光總是能夠給你一種「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隨後你按下瞭快門,享受瞭一次 Taptic Engine 加持下的觸感反饋,一張照片就完成瞭,沒有任何的遲滯感。

盡管有些旗艦機也能做到類似表現,但往往總是在某些環節上差那麼一口氣。可是 iPhone 不同,它總能俘獲你的芳心。

所有的一切正如你所預期的那般優秀,這就是 iPhone ,這就是人們口中總在說的 iPhone 有多好的「好」。

不過,遺憾還是有的。

與同門師兄 iPhone 8 Plus 對比,沒有雙攝的 iPhone 8 自然有些遜色,缺少人像模式和人像光效兩大核心拍攝體驗,在數碼變焦上也僅有 5 倍。拋開這些不提,隻看成像表現的話 iPhone 8 是極為靠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我用過的智能手機裡最優秀的。

▲ 日間樣張,原圖直出

▲ 日間樣張,原圖經過放大裁剪

▲ 夜間樣張,原圖直出

當然,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僅有拍照體驗的優秀是絕對不夠的,屏幕表現也是極為關鍵的核心體驗。在這方面,iPhone 一直是獲得高度的認可,無論是哪一代的 iPhone,你總會被其出色的屏幕表現所征服。就拿我自己來說,哪怕是在今天所有旗艦機都被我「看膩」的情況下,iPhone 8 的屏幕依然還是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那種感覺就是所有的一切如同浮現在屏幕表面一樣,無比的通透,賞心悅目。

當然,硬件上的一切優秀都遠不及封閉生態的 iOS 那般偉大。iOS 是迄今為止最受好評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這是毫無爭議的結論。它的偉大之處,同樣與其硬件一樣,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細節,使其成為一個靠譜的助手。

這些靠譜對於許多 iPhone 用戶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也正是因為 iOS 的這些靠譜,人們始終堅持選擇 iPhone,這就是封閉生態的魅力所在,它像磁鐵般把用戶牢牢吸住,使得用戶一旦離開之後便會難以適從。

而反過來,那些介意封閉生態的用戶,便會產生一種格格不入的狀態。

很不幸,我就是這麼一位用戶。也正是因此,我至今仍然沒能說服自己去選購或使用一部 iPhone 。

畢竟,我自己對於智能手機的要求實際上並不「高」,這主要體現在我幾乎不用手機拍照,也極少用手機玩遊戲,手機對於我而言更多的價值是「社交」和「生活」。

「社交」意味著我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溝通,尤其是在微信上。其次,信息的溝通必然是需要一個靠譜、高效的輸入法和更稱心如意的輸入體驗。

在這兩個方面,iOS 是掉鏈子的。

最讓我無法接受的要屬微信莫屬,每一次進入都要面對「收取中」的過程。並且,這也導致瞭我在電腦和手機上同時使用微信的體驗很差。比如有些時候我在電腦上聊微信,部分操作是需要手機上執行,而當我進入瞭微信後,我必須等待,有時候甚至還出現「連接中」的狀態。

換作是 Android 手機,早就已經收取完消息,直接就能查看。

在輸入體驗上,iOS 自帶的輸入法完全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沒有快速剪貼板,沒有更完善的自定義短語功能設置。於是,我隻能選擇更換成百度輸入法。然而遺憾的是,iOS 版的百度輸入法並沒有完善的剪貼板功能,僅僅隻能解決我對自定義短語的高級需求,無形之中降低瞭我的輸入效率。此外,iOS 版的百度輸入法體驗真的太差瞭,我很難告訴你具體是差在哪裡,總之在輸入時就是感覺少瞭點什麼,很不自在,欠缺瞭那種行雲流水般的輸入快感。

在「生活」這方面的體驗,iOS 則近乎完美的滿足瞭我。我常用的不外乎就是一些購物類、生活服務類的應用,而這些應用的 iOS 版相比較 Android 版要更加靠譜穩定。作為一名前產品經理,我隻能說這一切要「歸功於」某些國產應用在 Android 生態的不作為。

「社交」方面的明顯不足,和「生活」方面的近乎完美,這使得我在用 iPhone 8 時猶如「冰火兩重天」。

而所有的這一切,實際上我早在半年前那部 iPhone 6s Plus 上就感受過,如今換成 iPhone 8 也一樣如此,這很明顯不是設備問題,而是我自己骨子裡難以接受封閉生態。

真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 iPhone 封閉生態所帶來的「省心」。

按照一些人的說法,我發表這樣的言論已經算得上是半個果黑。當然,我自認為和「果黑」還是有所不同,我僅僅隻是沒有怎麼購買 Apple 的產品。這番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作為一位尾巴團隊的成員,講這些話當真合適?

在過去,我深度使用瞭不少 Apple 的產品,用過 MacBook 當工作筆電,嘗試過拿 iPhone 當主力機,也買過 iPod 聽歌,我承認 Apple 的產品確實非常偉大,體驗極佳,正如我前面花瞭大篇幅陳述這些偉大一樣。隻不過有些人註定就無緣於這種所謂的「偉大」。這並不是代表否定,我隻是想說,我有更好的選擇。

正如 iPhone 8 一樣,我在沒有體驗之前就很清楚它的優秀之處,隻是對於一位長期使用各種 Android 手機,極度介意封閉生態的人而言,會明顯覺得少瞭點什麼。它是一位極佳的助手,無論哪一方面都很優秀,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的完美,可就是打從內心裡無法完全取悅和滿足我最核心的需求。

盡管如此,iPhone 依然還是 iPhone ,正如我在文章最前面所說的一樣,它的偉大無需任何文章來襯托,總會有人傾心於其卓越的硬件體驗,省心的封閉生態,難道不是嗎?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