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47- 江浙滬從哪來
作者:貓斯圖
制圖:孫綠 / 編輯:白鷗
江蘇海岸導讀 +Mei 來自地球知識局 00:00 07:34
今天的江蘇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蘇南是整個中國的工業重鎮、商貿中心;蘇北則是產糧大區,正在快速成長。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江蘇相當可觀的土地面積。超過10 萬平方公裡的優質土地,為江蘇這個省份提供瞭工業用地和農業用地的保障,沿海與沿江的大小港口更是讓江蘇有瞭對外商貿的機會。
然而這一切並非天然如此。如果沒有海洋之力的塑造和黃河長江兩條母親河的合力淤積,江蘇的面積會比現在小 1/3,江蘇現代的很多城市也就不復存在瞭。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一下江蘇的海岸線是如何向海擴張的。
鬻海之民何苦門
安得母富子不貧
對遠古海岸線位置的判定,除瞭對地質和古生物的勘測,對人類遺址的追尋是更直觀的方式。在江蘇最早有大規模人類聚落的年代,也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 5000 年左右),考古學傢們發現江蘇的海岸線是相當穩定的。
但在海洋面前,遠古先祖的技術能力實在太過微弱。每當海水湧起,淹沒沿海灘塗或倒灌入河流,人類就不得不背井離鄉,另尋出路。江蘇早期的人類文明,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早期文明,就是在與海水的共進退之中逐漸成長的。
現代江蘇人民
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圖為江蘇鹽城沿海,舊黃河入海口附近)
海水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一次,發生在公元前約 4100 年左右。當時的海平面因為某些原因突然暴漲,對沿海的河流和土地形成瞭嚴重的海侵。
居住在東海海岸的良渚文化和龍山文化居民因為這次海水的影響不得不遷往內陸山林,喪失瞭發展的機會,逐漸沉淪。其人口也大量離開瞭剛剛形成規模的城郭,四散奔逃,直接導致南方的文明進步出現倒退,被北方甩開一大截。
即使在海水退散之後,由於海水對土地的破壞作用,人們還是很難回到過去的居住地生活。
海岸線仍相當不穩定
一直到春秋時期,由於海平面長期穩定,人類才在江蘇沿海一線恢復瞭繁榮的景象。鹽度逐漸降低的土地成為瞭良田,淡水資源和其中的魚類也逐漸變多,一下子給江蘇帶來瞭巨大的食物和經濟增量,支撐瞭春秋吳國中興時代的霸業。
戰國後期直到西漢初,海平面又有過一次上升過程,讓吳地民眾苦不堪言。但等到海平面又一次下降時,吳地的生產活力迅速回升。
西漢前中期爆發的七國之亂,由吳王和楚王領銜,不是沒有道理的。突然恢復生產力的沿海土地,給瞭吳國充足的食物供給,再加上私鑄錢幣的收益,才能供應得起一場猛烈的叛亂。
吳楚分據長江南北
加起來相當於曾經的西楚霸王
此後江蘇的海岸線又一次發生瞭變化,由西漢中期開始的一輪海平面上升再次淹沒瞭大量土地,直到東漢中後期才開始退潮。此後三分天下的孫吳政權,便又是在海平面穩定之後,盤踞吳楚之地而與北方的曹魏對抗的。
事實是
吳國撐到瞭最後一個滅亡
海平面的起伏,對吳地的國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每當海平面下降露出土地時,吳地便會勃興一支有志於爭霸全國的勢力;每當海平面上升逼迫吳地人民遷移時,吳地就變成瞭一個沉默的地區。自然地理對國運的作用不可小覷。
然而從上古時代到隋唐,海平面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過是一米左右,對整個江蘇的海岸線影響隻能說是輕微的。真正塑造瞭現代江蘇海岸線的,還要數黃河和長江。
九曲黃河萬裡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自從戰國後期黃土高原開始出現水土流失,增大瞭黃河攜帶的泥沙量之後,黃河河道常年為泥沙淤積所困擾,水平面越來越高並多次泛濫和改道。從漢文帝十二年 " 河決酸棗,東潰金堤 " 開始,黃河就不斷有向南改道的動作。
到瞭北宋,黃河的改道越來越頻繁,向南的傾向也越來越明顯,連東京開封周圍的汴水也受到瞭黃河泛濫的影響。這當然對北宋的國力也造成瞭消耗,使之難以集中物力防禦北方,最終被趕到瞭南方。
而與南宋對峙的金國以北方為基地,對黃河向南改道既無必要也沒能力控制,黃河終於在和人類的多次對抗之後徹底經魯西南奪淮泗入海。
在黃河向南改道之前
一直在華北平原來回肆虐和造陸
黃河的這次改道,對當時吳地人民的生活造成瞭很大的影響。南宋政府對救災搶險有心無力,金政府則樂得看到南宋方面的土地受災。但這次奪淮入海的改道,也暗含著一些長遠的好處:黃河裹挾的泥沙,重新劃定瞭江蘇的海岸線。
根據任美鍔的《黃河輸沙及其對渤海、黃海沉積作用的影響》一文,黃河每年的輸沙量達到 11.6 億噸,占世界 21 條大河入海泥沙量的17%,數量極為可觀。
宋元明清
淮海人民要受苦瞭
黃河泛淮早期,河水分別由潁、淝、渦、澮、濉、泗支流入淮,分流泥沙沿途沉積,所以河口延伸並不迅速。自明弘治七年 ( 1494 年 ) ,黃河全流由淮入海,輸沙量大增。再加上明代治河專傢潘季馴采用 " 上下千裡 , 束水攻沙 " 的治河策略,大築兩岸堤壩,使黃河水沿統一河道入海,河口延伸速度於是加快。
從宋建炎二年(1128 年)正式改道到清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改道,黃河在江蘇入海長達 700 多年,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沖出瞭一個巨大的三角洲,淮河口也向海裡狂飆突進瞭 90 多公裡。蘇北的土地面積,也向海裡大大擴充瞭。
黃淮入海口在江蘇北部
沖出瞭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僅以鹽城為例,這座城市現在的市區距離海岸線已經有50 公裡之遙,但在南宋時鹽城縣城東門距離黃海不過二裡地。鹽城之名,也來自當地百姓賴以為生的曬鹽煮鹽行業。
然而在黃河改道之後,明朝中期的鹽城已經看不到海瞭,縣城與海岸距離 20 公裡;清乾隆年間的鹽城距離海岸線距離和今天類似,市中心已經不算是濱海城市。
這裡仍然產鹽
但是離市區已經相當遠瞭
《水經註》有雲:"(海洲)縣東北海中有大州謂之鬱州。" 海水甚至還曾阻攔瞭大詩人蘇軾登島遊玩的路徑,使之寫下瞭名句:" 欲知東海縣,恨無石橋梁。" 但經過黃河泥沙 700 年的淤積,這座島已經並入大陸瞭,這便是連雲港東北的雲臺山景區。
當連雲港還在海裡的時候
這塊大石頭就是一座海上孤島
而如今,則成就瞭蘇北少有的良港
自黃河銅瓦廂決口,河道回到北方以後,蘇北的海岸線便不再擴張,反而在海水的沖刷下逐漸潰縮,速度快時達到 600 米 / 年。
但此時已經到瞭清末民初,人類對抗自然條件變化的技術手段正在逐漸成熟,在新中國建立之後,通過蘇北人民的艱苦建設,海堤設施終於完成瞭對大海侵蝕的抵禦,穩定住瞭蘇北的海岸線。
這是一項相當龐大的系統性工程
(江蘇鹽城射陽縣沿海)
蘇北在海水沖刷下日益平滑的海岸線,正是黃河當年改道的現實留存。
欲寄兩行迎爾淚
長江不肯向西流
蘇中蘇南的海岸線變化主要受到的則是長江的影響。
長江在先秦時期的古入海口為廣陵(揚州)和鎮江之間,呈大喇叭口狀。那時蘇南的海岸線也是沿著揚州 - 泰州 - 海安一線東進,並在海安拐向北。在那個古老的時代,今天的如皋、泰興都還不存在,更不用說啟東、崇明和上海。
當年的上海是揚州
可惜還沒有遠洋貿易
長江雖然攜帶的泥沙量不如黃河,但它的河道比較穩定,對當地的地形形成參與時間更久,逐漸淤出瞭很大一塊土地。在江南,長江沿著蘇錫常平原淤出瞭上海灘,最終形成瞭中國最富庶的城市群;在江北,則淤出瞭南通和崇明。
精華中的精華
然而,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岸的淤積程度還要比南岸更高一些。這是因為泥沙比水更重,在受到偏向力的吸引時受到的影響較小,傾向於留在原地;而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是向南指向赤道的,泥沙於是更多地留在瞭北岸。
復習一個地轉偏向力
在北半球向前運動會向右偏轉
古長江口的沙洲多靠近北岸既是這個物理作用的結果,也加速瞭這個過程。泥沙附著在沙洲上,逐漸擴大瞭沙洲的面積,最終並入大陸。
今天可以看作是長江江心島的崇明,在唐代還隻是兩個小小的沙洲,如今已經 1400 平方公裡的巨島,而且其北側的長江支流還在攜帶泥沙進入,不久的將來就會將崇明與江蘇並岸。而長興、橫沙兩島則會合體成為新的崇明島。
崇明要不要並入蘇北 ....
稍加計算就能得知,長江的泥沙,用瞭 2000 年的時間向東創造瞭 100 多公裡的陸地,成就瞭面積足夠龐大的蘇南和蘇中。
而且很顯然,和蘇北靠黃河一時興起創造的大片陸地相比,長江會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的堆積海岸,讓長江三角洲變得越來越大。蘇南的經濟重心,將會受到這個地理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向東。千年以後,也許上海的東南會崛起一個新的上海,而今天的上海則會繼承今天蘇州的地位。
如果把長江入海口不斷向南的地質變化因素計算在內,長江北岸也會逐漸包裹住南岸,成為東中國面向海洋的前端。從足夠長的歷史尺度來看,江北在對海洋的控制力上壓制江南,也是可以預料的事。
滄海桑田,海與陸的變化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正是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才形成瞭今天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千百年後,這些熟悉的生活環境又會因為這些決定因素進一步產生變化,成為今天人們不認識的新鮮事物。
認識到瞭這一點,也許我們的眼光可以不那麼茍且,而是站在更大的尺度上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 楊達源 , 張建軍 . 黃河南徙 , 海平面變化與江蘇中部的海岸線變遷 [ J ] . 第四紀研究 , 1999 ( 3 ) : 283-283.
2. 蔡則健 , 吳曙亮 . 江蘇海岸線演變趨勢遙感分析 [ J ] . 國土資源遙感 , 2002, 3: 19-23.
3. 張建鋒 . 江蘇沿海岸線自然條件概述 [ J ] . 第十五屆中國海洋 ( 岸 ) 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 中 ) , 2011.
4. 孟爾君 . 歷史時期黃河泛淮對江蘇海岸線變遷的影響 [ J ] .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 2000 ( 4 ) : 147-159.
5. 張曉祥 , 王偉瑋 , 嚴長清 , 等 . 南宋以來江蘇海岸帶歷史海岸線時空演變研究 [ J ] . 地理科學 , 2014, 34 ( 3 ) : 344-351.
6. 賀雲翱 . 夏商時代至唐以前江蘇海岸線的變遷 [ J ] . 東南文化 , 1990 ( 5 ) : 264-26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