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
長沙開福區湘春巷 8 號,
整條街上唯一的店鋪:巴赫西點,
已經開始散發出甜甜的面包香。
早上八點,
小小的面包店內,
擠滿瞭前來購買面包的人。
飛漲的物價好像在此不起作用,
一份面包不過 4 — 5 元,
一份甜品不過 10 元出頭。
而低廉的售價,
並不妨礙出品的優秀。
細細長長的堿水條,
咸香酥脆。
其貌不揚的橄欖油面包,
湊近就能聞到純正的麥香味,
入口後還有淡淡的橄欖油香。
如此安靜,隻因為,
廚房裡面的員工,
幾乎都是聾啞人。
2000 年,德國長大,化學專業出身的吳正榮,是當地制藥廠實驗室裡的核心員工,薪水頗豐。
然而當地一則新聞報道,直接扭轉瞭他餘生的軌跡。
當發現,世界的另一端,湖南的一些孩子因為沒能及時接收到治療,成為聾啞人時,忍不住心底微顫——本來,這群孩子是能有說話的權利的。
眼前優渥的生活失卻瞭顏色,思慮許久,終於下定決心詢問妻子:
" 你是否願意跟我到地球的另一端,做些有意義的事?"
" 當然。"
2002 年,作為 " 環球救助協會 " 代表,
來到湖南省殘聯康復中心,以義工的身份,
幫助聾啞兒童們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作為康復老師,他敲鑼打鼓,
以刺激孩子們的聽覺神經,
手把手教著他們看圖說話。
妻子杜雪慧,
常常將孩子的手放到自己的喉嚨前,
讓孩子們感受聲音的震動。
他們對孩子們的照顧,
絕不僅僅在康復方面。
初期他們與湖南殘聯及相關機構合作,
尋找七歲以下的聾啞兒童,
利用 " 環球救助協會 " 基金,
為聾啞兒童做語言康復訓練。
但後來,發現許多傢庭,
因為無力負擔聾啞兒童們的康復訓練費用,
而無奈放棄孩子的治療。
但漸漸的,
吳正榮開始對現狀不滿。
孩子們光是恢復還遠遠不夠,
如果不能養活自己,
困難的生活,
很難保持他們的尊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每個人都應該,
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所以他的新目標就定成瞭:
讓孩子們能養活自己,
尊嚴而體面地活著。
經過仔細觀察,
這些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極強,
而且觸覺非常靈敏。
而面包做起來好玩,
簡單容易上手,
不如,就開個面包店吧。
2011 年,
盤下德國老鄉在五一路的面包店,
從德國請來專業的面包師,
招收聾啞人作為學徒,
免費學習。
德國面包師在店裡呆瞭 4 年,
直到吳正榮正式出師後才離開。
這四年間,化學專業出身的吳正榮,
學會瞭做 20 多種面包,20 多種餅幹糕點。
店裡招瞭 6 名聾啞員工,2 名學徒,
員工一上手就開始發工資,
學徒不僅學藝免費,
還包吃住。
從什麼都不會到面包成型,
吳正榮手把手教,
單單是揉個面團,
都會願意耐心教上數十次。
考慮到聽力障礙的師傅們聽不到烤箱響,
一直盯著倒計時器眼睛會非常疲憊,
所以一般請師傅們做面包,
自己負責烤制環節。
而後,因為五一街租金太過高昂,為瞭減輕運營壓力,在湘春巷的深處開瞭新店。
大幅降低的租金,總算讓面包店勉強維持在瞭保本狀態。
雖然這是一傢為愛而生的面包店,
但出品毫不馬虎。
吳正榮開面包店的唯一原則,
做面包必須用好的材料,不能茍且。
所有的酵母從德國帶來,
面粉隻用固定的供貨商,
有一次質量不好就直接淘汰。
雖沒打過廣告,
但總是很多人慕名而來,一定程度上,
減輕瞭吳正榮維持西點店的壓力。
而太太杜雪慧依然在助學項目上,
同時在康復醫院開辦瞭聾啞兒童圖書館,
每周來一次,和孩子們一起畫畫,
陪她們玩遊戲。
忙完手頭的工作,就會到巴赫西點,
和店裡的工作人員們一起吃飯,
也陪陪一天不見的丈夫。
2002 年到湖南,
至今已經整整 15 年。
在父母健在時還會時常回國,
而今,除瞭每隔一兩年去看看親戚朋友,
其餘時候都是呆在中國。
" 剛來時從未想過會在這裡呆那麼久,
就像我這輩子都沒想到,
我居然會成為一位面包師傅。"
" 但哪怕方式過程都很意外,
但如果可以改變當年的決定,
我想,我還是會來中國。
畢竟,看著孩子們漸漸康復的樣子,
感覺實在是太過美好。"
因為一則信息一次沖動,
跨越半個地球,放下過往生活,
隻為一群素不相識的孩子。
因為心底深處的那抹心疼,
背井離鄉 15 載,
為孩子們奪回說話的權利,
帶著他們接受教育,
努力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
雖隻是一傢盈利不多的小店,
承載的卻是 15 年來,
對聽力障礙孩子們所有的關愛。
做一件事不難,
難在於堅持,
堅持一下不難,
難的是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