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地獄”邊上幹活的人,大多隻活到三四十

07-27

攝影、撰文:勤奮的劉小朵

在神話或是奇幻故事中,藍色的火焰總是代表惡魔的顏色。然而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兩個神奇的地方能看到這種詭異妖嬈的藍火。其中一處,就是位於印尼東爪哇的卡瓦伊真火山。

藍色的火焰

有兩個條件可以改變火焰的顏色,一個是溫度,當火焰溫度超過 1500 攝氏度的時候,就會呈現出藍色而非我們熟悉的紅色或橘色,然而一般的冶金溫度是無法達到這麼高的溫度的。另一個可能,是燃燒物中所包含的物質。當空氣中含有大量硫,並與空氣作用燃燒形成的火焰就是這樣的藍色。

我們今天給大傢介紹的卡瓦伊真火山就是這樣一片神奇而冷酷的區域。這座高度 2600 米的火山,是一座實實在在的活火山,火山口噴湧而出的液態硫磺與空氣發生反應之後燃燒,便會產生藍色的火焰。尤其是到瞭夜晚,在濃烈的煙氣中,閃耀著一片片藍色的火焰,魅惑而又危險。

翠綠的火山湖,被認為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很難有生物可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下去,再加上空氣中極高的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使得卡瓦伊真火山變成這樣一個地獄般不適合人類機體存活的地方。但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寸草不生的危險領域,卻也同時是印尼最重要的硫磺采集區。

翠綠的火山湖,被認為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

大量的工人在卡瓦伊真火山從事硫磺采集的工作,這裡硫磺含量豐富。除瞭自然流出的之外,工人們為瞭加快采集進度,還人為安裝瞭大量的陶瓷管道,將內部的硫磺引出來,待其凝固變硬之後,便可以用工具把一塊一塊的硫磺撬下來瞭。

壯年的硫磺采集工人,一個人要背負大約兩百斤的硫磺石塊。一路挑到頂端的火山口處,再轉道向下,將滿滿兩籮筐的硫磺塊挑下山,送到收集點,這一趟的任務才算是完滿結束。然而盡管如此,看起來三言兩語就說完瞭這一趟路程,大概要耗費掉工人們六個小時的時間。

一塊一塊的硫磺塊,被裝進工人們的筐子裡抬走。

每天凌晨兩點左右,是工人們上工的時間。黑夜之中,燃燒形成的藍色火焰異常清晰,看起來美麗又可怖。除瞭那一團團藍色的火焰之外,唯一的人工光源,就是工人們頭上戴著的探路用的頭燈。黑夜如水,僅一盞豆燈伴我前行。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毒性非凡的氣體,扛著重重的擔子,在山間的峭壁中孤獨前行。一步一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連人帶物滾落山崖,屍骨都無處可尋。

墜落山崖的情況少之又少。然而對於常年在卡瓦伊真火山從事采集工作的工人們來說,更大的威脅其實是來源於空氣中極度致命的污染。當筆者第一次來到這裡,站在山腳下時,就能聞到一陣陣濃烈的硫磺的味道。眼睛和鼻腔能夠感受到極度強烈的刺激和灼燒感,幾乎無法呼吸。

然而當地的工人,幾乎很難看到戴著防毒面具進行工作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僅有一條毛巾,胡亂地把嘴巴鼻子象征性的遮掩一下。也許在他們眼裡看來,這樣才是幹活的樣子,仿佛戴著厚重的防毒面具反而無法呼吸瞭一樣。偶爾還是能夠看到個別的工人戴著防護的面具勞作,然而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都是好心的遊客們留下送給他們的。

在這種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工人們普遍的壽命都很短,大概隻有三十到四十歲的樣子。絕大部分工人,吃住都在這裡。火山周圍煙霧彌漫,能見度極低,嚴重的時候幾乎難以視物。被遮蔽的視覺仿佛提升瞭聽覺的敏感度。隨時,隨處,你都可以聽到工人們撕心裂肺的咳嗽聲,咳得讓人感到害怕。另外,大部分工人都要抽煙。每一趟行程之前,他們都會坐下來,點上一根煙。他們相信,這樣的做法輕松地表達瞭對火山的尊重和敬畏,能夠保佑自己平安順利。

工人們吃的卻非常簡陋,基本吃食就是一點米飯加上少許的豆腐。這樣的一餐,能否支持工人們一天繁重的勞動量不說,在我看來,僅僅是為瞭果腹,都是不合格的。據工人自己解釋,選擇長期食用豆腐,是因為豆腐中含堿的緣故。

在當地,硫磺有著流動的黃金的美譽,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工業材料。然而工人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勞作一天所得,隻有區區幾十人民幣。很多工人學會用硫磺做一些粗糙簡陋的工藝品,賣給外來的遊客們。當然,任何無趣的工作都還是有著有趣的一面。挖礦的同時,有機會尋找到埋藏地下的各種寶石。火山口是巖漿噴發的通道。巖漿噴發時的壓力非常大,寶石就在這種高溫高壓環境中產生瞭。

寶石的數量一定是極其稀少的。硫磺的采集工作仍舊是整個工作流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大量的硫磺被運送出去,這些硫磺礦最後會被用於硫化橡膠、漂白以及其他一些工業生產領域,實現它們更大的價值。

而運送它們的工人,仍舊徘徊於卡瓦伊真火山的山路中,一步一步,一趟一趟地,向外界輸送著這種重要的物質,伴隨著幽暗的藍光,生生不息。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