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可以從古希臘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說一下這個故事。
說起雕塑,腦海裡會蹦出幾個人的名字來,米開朗基羅、羅丹、米隆,或者是《擲鐵餅者》、《大衛》、《思想者》、《維納斯》。但沒有哪個國傢比意大利更執著於石雕藝術,從古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直至今日,意大利人在創造雕塑作品的路上從未停止過。
雕塑首先在希臘文明中大放異彩。荷馬時期(公元前 12 世紀 -8 世紀)雕神話人物,單核細胞後期作品比起來,都太袖珍瞭;古風時期(公元前 750 年 -6 世紀末)喜好雕刻人體,真正古希臘的雕刻史該從這個時候算起,因為我們腦子裡所熟悉的裸體人像就在此時開始;古典時期(公元前 5 世紀下半期 - 公元前 334 年),歷時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終於結束,希臘勝利瞭但也保守戰爭之苦,好在伯裡克裡斯是位精明能幹的政治傢,不僅讓國傢恢復瞭往日的繁華,還將雅典建成瞭全希臘的藝術中心,雕刻傢們進行新的探索,突破古風史,試圖不再單純雕刻直立的人體,而是自然表現某一動作,是的,《擲鐵餅者》就是這時候的作品;希臘化時期(公元前 334 年 -30 年),馬其頓傢族南征北戰,東西方文化開始交融,這時候雕塑藝術風格更多樣瞭,各種肢體交錯的雕塑出現,表情也是豐富多彩,《米羅到維納斯》、《拉奧孔》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拉奧孔》,希臘化時期的雕塑代表作,作者是阿格桑德羅斯和自己的兩位兒子。
公元前 27 年,屋大維建立瞭羅馬帝國,雖然征服瞭古希臘,但在文化上,卻成瞭古希臘文化的被征服者。在雕塑藝術上,這一點尤其明顯。與其說古羅馬雕塑藝術為整個西方文明都註入瞭力量,不如說是因為延續瞭古希臘雕塑藝術才使其有瞭發揚光大的可能性。
首先,雕塑在羅馬帝國地位極高,尤其在肖像雕塑方面造詣最為深厚。羅馬人崇拜祖先,很早之前就有用石膏或者蠟從已故先人臉上翻模子並且彩繪成面具的工藝,加上統治者激勵炫耀個人權威,雕塑傢們擅長用誇張的手法刻畫人物。2 世紀下半夜,還盛行瞭 " 情緒雕像 ",創造瞭眾多的 " 表情包 ",雕塑傢們試圖用各種表情來表達人物內心感情,比如,他們為瞭讓眼球能夠受到光線影響而產生變化,在眼球上刻上深淺不一的圓圈。
《馬可 · 奧勒留騎馬像》,他的臉部帶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頹廢、消極、靜觀的色彩,是情緒肖像雕塑的代表作品。
意大利半島中北部的埃特魯斯坎人創造的埃特魯利亞藝術成為瞭羅馬帝國加以融合的對象。該藝術創造中雕塑成就最高,包括石雕、陶雕、青銅雕塑。他們創造的最著名的雕塑是一尊青銅作品《母狼》,源於羅馬建城的傳說故事。
中世紀經歷瞭漫長的基督教統治時期,雕塑作品也大都以基督教為中心,摒棄瞭關於自然比例的中中古店法則,而去尋求一種更適合基督教題材的的形象,比例往往不太協調。這種用抽象的方法來處理的雕塑,各個部位都是完美的,充滿瞭生機,體態優美、色彩絢麗,精美又復雜,雖然失去瞭人體的淳樸之美,13 世紀時卻演化成瞭偉大的哥特式雕塑。
文藝復興是意大利雕塑演進的又一重要節點,也是西方文化藝術的再生,用科學的態度觀察客觀事物,藝術傢們也開始用解刨學、建築學來創造作品瞭。
米開朗基羅是傑出人物代表,主要是用人體作為表達情感的主要手段,《哀悼基督》、《大衛》、《垂死的奴隸》等體現瞭文藝復興時期生機勃勃的人文主義精神。
進入新世紀,當各種思潮和流派產生並交錯的時候,意大利雕塑傢們創造瞭未來派," 絕對和徹底的放棄有限的線條和封閉的雕塑,把人體打開!" 這是未來派代表人物烏姆伯托 • 波丘尼的名句。
雕塑在意大利似乎已經成為瞭隨處可見的物件,不僅是博物館裡,私人花園、停車場、建築廣場留心一下都能發現隱藏的雕塑,造型也不再拘泥於人體,也有可能是童話人物、動物甚至是惡搞造型。
熱愛雕塑,對意大利人而言,大概是自古以來的情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