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孤傲卓爾不凡,直到我來到南方,然後我被凍成瞭一條狗!南北方人對彼此最大的誤解是: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抗凍,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
中國哪裡人最扛凍,以前我會不假思索回答,當然是北方啦,尤其大東北地區,要不人傢怎麼熬過幾個月的冰天雪地。作為一個來自江南水鄉的浙江人,我對東北大漢不畏冰雪的勇氣膜拜不已。
直到我來到沈陽上大學後,才知道東北人民在耐寒能力方面是 ……
戰五渣!
我驚訝發現,全班最禁凍的人居然是我這個浙江人,以及一個福建人。我還發現一個顛覆三觀的規律——
越是來自北方,越不扛凍
東三省同學裡,遼寧人的耐寒性強於吉林人,三者中墊底的當然是黑龍江人。我的 6 人寢室裡,最先抵達的是齊齊哈爾大哥,當時我身穿短袖和單褲,而他已經穿上瞭長袖加春秋外套,以及一條銷魂的秋褲。真的,他穿上瞭秋褲,在 20 度不到點的氣溫裡,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有人在 8 月底穿上秋褲!
宿舍給每人配發一條厚被子、一條薄被子,都是棉花填充。我還很納悶,開學季不是有炎熱 " 秋老虎 "(南方人對立秋以後短期回熱、高溫天氣的一種稱呼)麼,為啥還發一條厚被子。
神奇一幕在當夜發生瞭,瑟瑟發抖的齊齊哈爾大哥穿著秋衣秋褲鉆入厚被子裡,不停埋怨近日秋雨很冷,身穿短褲短袖的我瞠目結舌。
來瞭沈陽才知道,北方城市的晝夜溫差非常大,這個季節晝夜溫差有 15 度上下,嚴重時逼近 20 度,夜晚通常是 10 度上下。
下午,寢室又到瞭 3 位室友,他們都是遼寧人,看到大哥的秋褲時,他們露出和我一樣的驚奇眼神。
開學才一天,班裡傳出兩件怪人怪事:黑龍江人率先穿秋褲,浙江人(即我)和一個福建人穿短褲短袖在公寓裡行走。不過,三個神經病的故事很快被沖淡,因為同住一層樓的一個海南人居然在水房裡用冷水洗浴!!須知我們學校自來水是鉆井取深層地下水,水溫不超過 5 度。
秋季一陣陣變冷,冬天來瞭,下雪瞭,下暴雪瞭。我經歷瞭人生中第一次零下 10 度,第一次見識東北的大雪,第一次體驗瞭暖氣的舒適,我甚至赤膊在寢室吃冰棍,欣賞窗外的雪國風光。
寒假到瞭,我要回到沒有暖氣的浙江瞭,悲劇來瞭。沈陽首發的火車來到終點站杭州,我一下車就覺得溫暖如春,盡管這是江南最冷的 1 月份。我欣喜若狂告訴傢鄉凍成狗的夥伴們:" 真暖和!比起沈陽,這裡是春天。" 這個逼,裝大瞭,但裝不過三天。
剛回傢時覺得暖風撲面無比舒適,但很快保管凍得瑟瑟發抖。就這樣,這個冬季成為我人生中最痛苦的冬季,我第一次嘗到並習慣瞭暖氣的好處,突然回到沒有暖氣的環境裡 ……
現在大傢明白為啥長三角乃至整個華東地區很少有東北人吧,因為他們也扛不住冷,要麼就直接跑到最南邊的深圳、海南。
凍瘡、濕冷,隻有南方人才懂的痛
和大部分南方人一樣,我的同事王富貴從小也一直以為北方人最不怕冷,直到 18 歲那年冬天從廣州坐火車。綠皮火車從廣州站哐哐哐地往北走,幾個南方人和一個東北帥小夥坐一起聊天。大傢紛紛說北方人講義氣、實在、身體倍兒棒。
車剛剛進入江西境內不久,溫度略有下降,那位身形魁梧,濃眉大眼如楊子榮的東北小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知從哪裡掏出厚厚的大衣裹上,嘴裡還發出絲絲絲的聲音。
隻留下身邊幾位還穿著單衣、短袖的南方人面面相覷。
王富貴來自淮河流域的包郵區,屬於中國體感溫度最低的區域之一。扛凍,是每個人必備的生存本領。當地小學生為瞭取暖發明一種遊戲,叫 " 擠油渣 ",課間男生全都聚集在走廊的拐角,所有人同時往墻角裡擠,裡面的人很快就擠暖和瞭,外圈的人會後退幾部,再往裡沖。
現在想起來,這個遊戲好像有點 gay gay 的。
那時候,教室的門窗是四面透風,毫無保暖功能。有一次,班裡的同學實在凍得受不瞭瞭,雙腳早已完全麻木。有人開始跺腳,很快,全班同學開始集體跺腳,水泥地上迅速升起的灰塵籠罩瞭坐著的所有人。
那是一節數學課,老師站在講臺上,也被嗆得受不瞭,估計也幾乎看不清學生瞭。她並沒有生氣,隻是讓大傢跺暖和瞭就停下來,畢竟還得接著上課。突然,老師指著窗外操場大聲說:" 你們這些沒出息的,你們看體育老師!" 隻見體育老師光著膀子,一邊跑步,一邊往身上搓雪 !
凍瘡伴隨瞭王富貴幾乎整個學生時代,許多同學的手和耳朵凍得慘不忍睹。
或許北方的朋友還不知道這種東東。名詞解釋,凍瘡: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常見於兩湖江浙人民。得瞭凍瘡,必須得不斷揉搓,決不放棄,確保血液循環。凍瘡一旦沒保護好,搞不好會年年都被凍傷,年年痛苦不堪。鄉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如果冬日也要操持傢務,洗洗刷刷,那麼,每年的嚴重凍瘡,怕是很難避免。
凍瘡最難受的不是冬天,而是開春後,傷口結痂、長新肉,癢的鉆心。
王富貴有個同學,原本準備追求一個女生,臺詞都準備好瞭。晚自習,他突然回頭準備對後排的她搭訕、進攻,卻看見女生拿著筆的右手,幾乎沒有一個指頭是完好的,手背上也有凍瘡。
男生驚呆瞭,雖然自己也凍傷過,但從未見過凍得如此難堪的手。他憋住所有的臺詞,回過頭,當場就放棄瞭。
不過,華東未必是最冷的地方。王富貴有一位朋友也是華東扛凍人士,他的極寒記憶定格在瞭湖南。他去湖南讀書的第一年,與宿舍裡的河南人、內蒙人等準備在宿舍度過一個充實的學習型寒假,不打算回傢瞭。
然而,不是學習意志不夠堅定,是冬季實在太冷瞭。大傢都被凍得死去活來,各種電暖設備全開,也無法驅散一絲一毫的寒意。濕度太大是重要原因,內蒙小夥在被窩裡放瞭個幹燥劑的盒子,沒幾天就變魔法般出現滿滿一盒水。
晃著這一盒子水,這幾個 " 北方人 " 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瞭,老老實實從學校滾蛋,乖乖回傢過冬。
南方冬季之可怕不在於最低溫度多少,而是室內室外一個溫度,更讓北方人難以置信的是,大晴天時室外因陽光充裕而溫度高於室內。有時候南方人覺得傢裡這麼冷,會出去轉轉。
大傢想想,北方零下 10 度、20 度的低溫聽上去可怕,可是隻要居住在城市裡、又不從事室外工作,很少暴露在寒冷的室外。進瞭地鐵和公交後就熱得想脫去厚厚外套,但凡屋子有暖氣或空調,有時熱得連襯衫都穿不住。
然而在江南,連續兩個月處於 0-10 度,寒潮來時能到零下兩三度。南方的嚴寒伴侶叫做潮濕,同樣的低溫,分別配合 99% 濕度與 40% 濕度,帶給人完全不一樣的體感溫度。那種濕冷,是刺入骨子裡的。
你在外凍成狗,回到傢依然凍成狗,進瞭被窩照樣凍成狗。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床單和被子裡一樣是 0-10 度,取暖就靠你自己用身體焐熱瞭。人生中最考驗意志的時刻,就是半夜縮在被窩裡的你膀胱告急,起床上廁所還是繼續賴床?這是一個不亞於哈姆雷特似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瞭,在南方到底——
扛凍技術哪傢強?
傳統上,在沒有空調的時代,南方防禦刺骨寒氣的方法就是多加一床被子,如果不夠就加兩床,還得把被子另一頭嚴密包紮起來,絕對不能一腳踢開被子末尾。至於穿戴,室內室外一樣多,把全身裹嚴實,室內少不瞭一雙老派保暖鞋,必須是牛筋底,後來有瞭毛絨絨的大拖鞋。
到瞭二月份,乍暖還寒的時節,南方人會脫掉棉襖、羽絨服,穿著睡衣上街出門。穿睡衣的最根本原因是:室內外溫度幾乎完全一致,不必換裝,輕松出門。尤其是這種睡衣的保暖性能越來越好,以至於一度變成瞭冬日的街頭時尚。
春節前後,一堆年輕的社會人、精神小夥,紛紛穿著花格子睡衣出門逛街,相約打麻將。時尚程度相當於穿淘寶款范思哲上衣,配不穿襪子的皮鞋。
隻是穿睡衣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滿大街都是剛從被窩裡鉆出來,仿佛還能聞到被窩裡的一股暖意。
或許你以為穿睡衣上街僅僅是上海人的特色,南方其他城市紛紛表示不服。
臺州
南昌
武漢
杭州
除瞭衣物外,南方人還有很多取暖的物件,比如熱水袋,裡面裝熱水後捧在手裡或裝入大衣裡。早期條件差,舍不得花錢,人傢會用到鹽水瓶,對,就是醫院用的鹽水瓶。這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廣大群眾發現鹽水瓶非常適合做熱水袋的替用品,一來大小適合,二來密封性好,裡面的水不會漏出來。灌鹽水瓶也要記得用佈或者毛巾包裹起來,否則會被燙到。
勤勞有智慧的包郵區和更南的幾個省人民還發明瞭一項取暖神器——火桶。
下方是個陶制圓形火盆,盆裡多是木炭掩埋在用大鍋灶燒完飯的灶灰,再隔上鐵制的隔熱蓋著。
無論你是出門在外
還是居傢禦宅
都是陪伴您身邊的好用物。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取暖神器也在與時俱進,火桶升級換代,變成瞭電火桶!
它升溫比較快,可以迅速制熱,使用電火桶時大部分都是坐著的,因為站著的話,你的腳會感受到非常的 …… 燙!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還有一種是外面有厚厚的棉佈包裹的,雙腳嚴嚴實實地裹在棉佈裡烤。不過有些人用一個冬天就想扔掉——實在是臭得驚人。
2004 年後,遠紅外取暖器開始普及。它像一把落地風扇,又像一盞燈,照射到哪就熱到哪,看上去非常高科技,對不對?
唯一的缺點是隻能局部取暖,也就是說,即使你的屁股被燒紅,你的手腳依然冰冷。
再後來,油汀開始普及瞭,外觀類似暖氣,實際加熱效果也像暖氣。缺點是費電,一小時起碼 1 度電。它體貼地在頂部安裝瞭小小晾衣架,可以烘幹南方冷雨天永遠幹不瞭的衣服。
油汀還有個升級版——踢腳線電取暖器,可以精確設置溫度,比油汀省電,外表也美觀和高大上。但是,油汀和踢腳線電取暖器都有效力低的缺陷,通常隻能單獨放在臥室裡,如果想把三室兩廳同時加熱,持續不斷給傢裡供暖一個冬天,那麼 ……
所以,完美解決方案來瞭——鋪設地暖,也就是在地板下面安裝散熱管,熱能從地板下往上傳送。前提是房子按照國傢建築節能標準施工,雙層真空玻璃,密封性極好,具有外墻保溫措施。舊式房屋用的是單層玻璃,很容易漏風,室內空調開得再大,熱氣還是呼呼往外跑。
再配上中央空調和燃氣壁掛爐,真的實現冬季進屋就穿單衣、赤腳在地磚地板上蹦跳的夢想瞭。在空調需要除霜時,壁掛爐正好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暖絲加熱這個環節的耗電量。電費加上煤氣費,三室兩廳一冬季(12 月到 2 月)下來到不瞭一萬元。地暖 + 中央空調 + 燃氣壁掛爐 = 包郵區中產階級的裝修標配。
防寒措施升級後,唯一的負面影響,可能是下一代的包郵區人民,在溫室裡長大,失去瞭祖先流傳下來的抗寒基因。就像南方學子去瞭北方暖氣區讀大學,都會迅速失去扛凍神功,一回傢就凍得半死。
那麼以後中國最扛凍的是什麼人,我說既不是江浙人,也不是東北人,而是各個地方愛美的女人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