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殺人,卻把自己編成瑞典最著名連環殺人犯

11-07

90 年代初,一樁令瑞典警方頭疼瞭多年的兇殺案突然有瞭進展,

取得進展的原因,是因為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在一次心理治療過程中主動透露瞭他犯下的殺人事件。

這個犯人名叫 Thomas Quick,他因為搶劫銀行未遂已經被判刑,但因為患有精神疾病,正在瑞典法倫市的 Sater 醫院接受精神治療。

此後的近十年裡,他又陸陸續續向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坦白瞭 30 多起謀殺案,並 8 次被定罪 ...

他的作案手法多變,極其殘暴,

曾多次毆打、性侵、分屍過受害人,

他甚至還吃過人肉,曾笑稱要向他自己心中的偶像漢尼拔致敬 ......

犯下案件的數量之多、犯案過程的極盡兇殘,

讓 Thomas 毫無疑問成為瞭瑞典史上最令人談之色變的連環殺人犯之一。

然而,就在 2001 年,Thomas 突然單方面宣佈停止配合警方的調查,

並全盤否認瞭過去坦白的種種罪行。

他堅稱自己不是殺人犯,從未殺過任何一個人,

並謝絕瞭所有媒體的采訪。

從此,在 Sater 醫院裡默默沉寂瞭長達 7 年的時光。

2008 年 12 月,Thomas 接受瞭紀錄片記者 Hannes Rastam 的采訪,

在采訪過程中,他時隔七年再次否認自己是殺人犯,並詳細的講出瞭成為連環殺手背後的真相。

2013 年 7 月 30 日,經過司法機關在幾年間的重審,針對 Thomas 的 8 項定罪被全部撤銷。

他,被無罪釋放瞭。

然而,Thomas 的經歷,讓所有人都陷入瞭困惑。

一個從未殺害他人的人,為什麼要承認自己是殺人犯?

既然不是殺人兇手,為什麼他又曾經 8 次被定罪?

而且,在他已經成為瞭連環殺手的十多年之後,他又為什麼突然反悔瞭?

要回答這些問題,

還得從六十多年前開始說起 ......

1950 年 4 月 26 日,Thomas Quick(圖中最右邊那個嬰兒)出生在瑞士的科爾納斯。

那時,他的名字還沒有改為 Thomas Quick,而是叫 Sture Bergwall。

Thomas 出生在一個十分普通的傢庭,他的傢裡一共有 7 個孩子,

因此,盡管他的父母對孩子們都十分嚴厲,但父母平攤到每個孩子身上的註意力其實非常的有限。

14 歲那年,熱愛文藝和戲劇的 Thomas 發現自己對同性的興趣越來越深,

在同性戀依然被認為是異類的那個時代,Thomas 感到瞭深深的羞愧和痛苦。

他隱瞞著父母開始濫用藥物,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快感和所謂的解脫。

也許,正是他青春期所承受的這些壓力和食用瞭過量藥物的影響,

讓他的精神出現瞭一些問題,

他對同性的身體開始越來越著迷,有時候甚至會控制不住自己。

成年後,Thomas 多次因為性侵男性未成年人入獄,又都因為精神問題被轉進瞭 Sater 醫院接受治療。

出院後,他又因濫用藥物和刺傷他人被警察逮捕,又輾轉被送回瞭 Sater 醫院繼續精神治療。

就這樣反反復復,出院又入院,Thomas 最後一次被捕,是在 1990 年。

那年已經 40 歲的 Thomas 依舊是不務正業,

他為瞭籌錢去買毒品,不惜假扮成聖誕老人搶劫銀行。

當然他並沒有成功,被警察當場逮瞭個正著。

這一次,Thomas 在 Sater 醫院裡,一住就住瞭 23 年。

本來,Thomas 的刑期是沒有那麼長的,但這次被捕與以往大不相同。

曾經的 Thomas 總覺得自己還年輕,

但這次,已經人到中年還因為搶劫未遂被捕的 Thomas,第一次感受到瞭極度的孤獨。

他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生,覺得自己一無所成,

也從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和關註。

他曾經寄希望於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希望他能幫他走出這種痛苦的狀態,

但因為 Thomas 的人生經歷比起其他罪犯來說平淡無奇,

而且他的精神治療已經快要結束,

心理治療師始終都沒對他產生多大的興趣 ...

更別提在他的身上多花一點心思,去解決他孤獨的痛苦瞭 ......

有一天,當 Thomas 又一次和心理治療師聊到自己的童年,

他有意無意的把童年經歷說得悲慘瞭一點 ......

出乎意料的是,治療師明顯對他的描述產生瞭興趣。

他嘗試著又編造瞭一段在兒時被父親性侵的經歷,

治療師更是對這段經歷表現出瞭極大的興趣 ......

治療師的反應讓 Thomas 突然明白瞭一點:

要想獲得關註,必須得給自己編出點與眾不同甚至是非常奇特的經歷才行。

於是,為瞭能夠編出更多的故事,Thomas 開始大量閱讀。

而且,為瞭能夠更好的把自己轉變成擁有著奇特人生的另一個人,

他把自己的本名 Sture Bergwall 正式改為瞭 Thomas Quick,

而且決定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像漢尼拔那樣變態的殺手。

Thomas 在醫院裡如饑似渴的閱讀,

他讀到瞭許多份報紙,並把報紙上那些與案件相關的細節都一一記住。

然後每當他搜集齊一個案件的具體內容,

他就會在和治療師聊天的時候 " 無意間 " 透露出 " 自己曾經犯下的 " 某個案件的信息 ......

通過這一次次的 " 自首 ",Thomas 獲得瞭越來越多的關註。

治療師開始每周都主動過來找他聊天,並鼓勵他盡量多說一點。

醫院裡的病人、護士和醫生對他的態度也變得大不相同。

甚至還有媒體和記者開始在報刊雜志上對他進行分析。

所有人似乎都在把他當作一個 " 與眾不同的人物 ",

而這種 " 處在世界中心 " 的感覺,大大滿足瞭 Thomas 的心理需求。

他的謊言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他自己也越編越興奮。

甚至還專門寫瞭本書," 回憶 " 自己痛苦不堪的童年經歷並分析瞭自己的殺人動機,

把他本人的變態都歸咎給瞭自己的原生傢庭 ......

不過,

認罪是一回事,想要在法庭上被定罪,就需要警方實實在在的調查和取證瞭。

但 Thomas 是個聰明又細心的人,他非常善於從檢察官和律師對他一次次的問話中獲取信息,

當警方帶著他去案發現場取證和指認證據時,

他也總能通過參與調查和與他人交流瞭解到更多的案情細節。

這些東拼西湊得到的 " 情報 ",都讓他一次次完善瞭自己的供詞,

最後就連司法人員也覺得,如果不是兇手,他根本無法講出這麼多符合案情的具體細節。

於是,盡管很多案件的最終證據都隻有 Thomas 自己的供詞,

但在針對 Thomas 的 6 次庭審過程中,他還是獲得瞭 8 項定罪。

就在 Thomas 被大肆報道為殺人狂魔和連環殺人犯的時候,

在 Thomas 被定罪的 8 起案件中,有一件曾經引起過受害者傢人的懷疑。

受害者是失蹤的 11 歲男童 Johan Asplund。

在 Thomas 自述瞭這起案件之前,Johan 的父親已經對兇手有瞭一些頭緒。

他和妻子一致認為是妻子的前夫為瞭尋仇故意殺害瞭他們的兒子。

因此,當警方告訴他們有一個素未謀面的新嫌犯出現,他們當即就產生瞭懷疑。

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Asplund 夫婦發現,Thomas 的供詞總是前後不一。

他們懷疑 Thomas 根本就是在編故事,甚至認為他很多供詞裡的信息都是從警察那裡聽來的。

比方說,Asplund 夫婦因為對 Thomas 十分懷疑,所以在一開始故意沒有說清楚兒子身上一塊十分明顯的胎記到底在哪裡。

相應的,在對 Thomas 的前幾次問話中,Thomas 也沒有主動提到過胎記這件事情。

但當 Asplund 夫婦在警方的要求下詳細描述出瞭兒子胎記的形狀和位置之後,

在隨後不久的一次心理治療過程中,Thomas 就奇跡般的 " 記起 " 瞭這個胎記 ......

這起案件一直調查瞭七年,對 Thomas 的審訊也進行瞭十多次。

在這七年中,盡管 Asplund 夫婦各種懷疑,

Thomas 還是在警方的迷之信任下,把自己的供詞給一步步 " 填補圓滿 ",

然後順利獲得瞭判刑。

除瞭 Asplund 的案件之外,

其實在 Thomas 招供的其他案件中,證詞前後不一的現象也曾經出現過。

比方說,在 1997 年定罪的一起以色列遊客被殺案中,

警方曾多次向 Thomas 詢問到底使用瞭何種兇器,

都被他以精神問題記不清楚而搪塞過去,

最後才終於 " 猜 " 對瞭兇器是一根木棍,並因此獲刑。

而在另一起謀殺案件中,Thomas 甚至把受害者的發色都給說錯瞭,

最終也是被歸咎於他的記憶出現偏差,把警方給忽悠過去瞭。

就這樣,也不知是警察太急於破案,還是因為 Thomas 忽悠人的能力太強,

一直到 2001 年,在 Thomas 自己翻供之前,

除瞭 Asplund 夫婦之外,從來沒有人公開質疑過他說的到底是真相還是謊言。

事實上,當 Thomas 在 2001 年自己翻供之後,人們也依舊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覺得隻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在做無聊的抵賴罷瞭。

即便是 2006 年 Asplund 夫婦為瞭讓真兇得到懲罰,強烈要求法院撤回對 Thomas 的判決,

法官依舊判定 Thomas 有罪,駁回瞭他們的請求 ......

直到 2008 年,Hannes Rastam 對 Thomas 進行采訪並查閱瞭接近五萬多頁的案情報告之後,

才發現,每一個被定罪的案件其實都疑點重重,

因為自始至終都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直接證據可以判定 Thomas 有罪。

事實上,就連 Thomas 的證詞都令人十分懷疑。

在接受 Hannes 采訪的過程中,Thomas 也敞開心扉講述瞭他成為連環殺人犯的經歷。

他解釋瞭自己是如何因為尋求關註開始編造謊言,然後又因為備受關註而不得不一次次為瞭圓謊而繼續撒謊 ...

他說自己曾經也想過要停止說謊,但他對鎮靜類藥物十分上癮,隻要他講出警方想要聽到的話,就可以得到任何他想要的藥物和東西作為獎勵 .....

他還透露每當警方對他有所懷疑,他都會向警方解釋自己是故意為瞭擾亂調查,或者說自己是因為精神創傷而記錯瞭一些細節,就總是能夠得到警方的重新信任和原諒 .....

至於他為什麼會在 2001 年突然翻供,是因為那時候 Sater 醫院突然換瞭新的院長。

院長發現 Thoma 使用的藥物已經遠遠超過瞭他本身所需要的計量,於是立刻采取行動幫他戒掉瞭藥癮。

脫離瞭藥物的誘惑和影響,Thomas 逐漸清醒下來,

才終於意識到那個犯罪的 Thomas 並不是他自己,

而這種荒唐的關註也早該被結束瞭 ......

為瞭查清楚事情的真相,Hannes Rastam 在紀錄片完成之後,又聯合瞭專傢和曾經調查過 Thomas 案件的一名警察繼續著手調查。

他們驚訝的發現,Thomas 的童年並沒有如他曾經所說的遭受過母親流產、父親性侵等黑暗歷史。

在 Thomas 自述過的 30 多起案件和其中已經被定罪的 8 起案件中,也有很多證據都是矛盾的。

在一起案件裡,他聲稱有兩名失蹤的索馬裡難民其實是被他殺害。但經過調查發現,那兩名曾經報道為失蹤的難民實際上已經在其他國傢被找到,而且活得非常好。

在另一起案件中,Thomas 曾胡編亂造過一個犯罪現場,而且還被警方在現場搜出過一塊人的骨頭當作證物。

但經過專傢的檢驗,那塊所謂的 " 骨頭 " 其實隻是木塊、膠水和塑料的混合物 ...... 當時因為來不及檢驗,就被粗心的警官直接當作骨頭上交法庭,被作為證據給 Thomas 定罪瞭 ......

還有一起性侵殺人案,Thomas 曾經自述殘暴的侵犯過被害的女孩,但事實上,人人都知道 Thomas 其實是個同性戀,而且在被害人體內查到的 DNA 與 Thomas 根本不符 ......

甚至,在另外幾起案件中,Thomas 還被找到瞭不在場證明 ......

針對 Thomas 事件的調查人員終於不得不承認,Thomas 在過去那些年裡向醫生和警方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全部都是編的或者在報紙和書上看來的。

而被耍的團團轉的警方僅靠 Thomas 漏洞百出的證詞和沒有經過驗證的證物,根本不足以判定他就是那 8 起案件的兇手 ......

在公眾、媒體的輿論壓力下,在記者和專傢們拿出的證據面前,

備受詬病的瑞典司法機構終於再一次重新調查已經給 Thomas 定罪的 8 起案件,

一件件排查之後,在 2013 年 7 月,

Thomas 的罪名被全部撤銷,司法機構還給瞭他徹底的清白。

現在,Thomas 已經恢復瞭正常的生活,他也把自己的名字又改回瞭原名 Sture Bergwall。

67 歲的他對心理學很感興趣,還常常和對他感興趣的心理學專傢互相交流。

他曾經透露過自己非常後悔為瞭尋求關註編出瞭那麼多謊言,

還十分後悔自己在受害者的傢屬面前編造出瞭許多令人心寒的黑暗血腥的細節。

恢復瞭正常的 Thomas 說:

" 我曾經很崇拜漢尼拔,想要向漢尼拔致敬,但我從沒有殺過任何人。"

嗯,這就是一個從未殺過人的瑞典男人,從一個普通的搶劫犯變成全國聞名的連環殺人犯,

最後又變回瞭普通人的故事 ......

--------------------------------------

放進油鍋炸半天:耽誤瞭調查的最佳時間,他是無罪瞭,可那些真兇也就逍遙法外瞭

北小鳥要南飛:扯謊的時候已經被司法機關看出點苗頭瞭,但是司法機關並沒有在意結果又給他蒙對過去,說到底還是司法機關自己尷尬

月滿識:多次性侵男性未成年人。這是真的犯罪。不管有什麼病

YANG 瑩 510:怎麼講,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關註這種事本身不就是很可憐的嗎,更可憐的是他年紀這麼大瞭才意識到。這就是心理陰影的力量。

來自丹麥的橙子:真正的戲精本人瞭

沉墨 KING:為瞭得到精神上 ( 虛幻 ) 的滿足,不惜撒謊讓自己成為輿論中的殺人犯 ...... 在這種時候,他的心裡已經寂寞到一切都無所謂瞭吧。

-Serein:從被性侵,變成性侵犯,很多這類犯罪都是因為兒時的遭遇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