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 10 月 27 日報道 (文 / 董磊) 特朗普這位以 " 推特 " 治國聞名於世的 " 宅男 " 總統,直到上任 4 個月之後才首次走出國門,而首訪的 " 榮耀 " 就給瞭沙特。特朗普的中東之行勾畫出瞭美國新中東政策的大致輪廓,構建 " 阿拉伯版北約 " 遏制伊朗是這一戰略的核心要義所在。
10 月 15 日是特朗普向國會提交認定伊朗是否履行核協議的關鍵性節點,在此之前伊朗與美國一直爭吵不斷。特朗普可能撕毀核協議的前景曾令國際社會疑慮重重,英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極力規勸特朗普 " 別退群 ",而美國軍方以及很多政治人物也都發聲警告前者撕毀核協議將招致多麼嚴重的後果。13 日,特朗普雖宣佈不認定伊朗履行核協議,卻將皮球踢給瞭議會,國際社會最擔心的事情總算沒有發生," 死刑 " 變成 " 死緩 "。
在遏制伊朗的問題上,特朗普需要照顧歐洲盟友的利益關切。在安全上,穩定而無核的中東最符合歐洲的利益,而哪個國傢在其中發揮更大作用,歐洲似乎並不關心。如果核協議被推翻,進而在中東引發危機,難民潮甚至是核擴散問題都有可能快速惡化,歐洲將首當其沖。
資料圖片:當地時間 10 月 23 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出訪伊拉克,與伊拉克總理阿巴迪會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外在核協議達成之後,伊朗就與歐洲建立瞭廣泛的經濟聯系。伊朗從歐洲大舉采購商品,其中尤以購買 100 架空客飛機最為引人註目。另外,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第一大汽車制造商標致 - 雪鐵龍集團和第二大汽車制造商雷諾均在伊朗投資設廠,德國西門子公司也同伊朗開展合作。特朗普表態不反對法德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讓他們 " 安心賺錢 ",遏制伊朗也不需要他們 " 出血 "。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瞭歐洲盟友對於美國新中東戰略的憂慮。
安撫好歐洲盟友後,美國就可以在中東地區為 " 遏制伊朗 " 大展拳腳。特朗普首訪沙特時對伊朗的尖銳批評,以及蒂勒森近日訪問中東各國的積極動作,都凸顯出美國強勢回歸中東的決心。而調節沙特等國與卡塔爾的爭執,並協調沙特與伊拉克聯手,也顯示瞭美國謀劃在中東構建 " 反伊朗統一戰線 " 的意圖。
目前,卡塔爾斷交危機已持續 4 個多月,美國一直在斡旋當事各方,但是進展不大。在卡塔爾因斷交風波陷入麻煩後,伊朗迅速伸出援手,如今卡塔爾的生活用品大多由伊朗供應。盡管美國自信卡塔爾不會 " 倒向 " 伊朗,但是長此以往,阿拉伯國傢內部裂痕勢必越來越深,伊朗則會 " 漁翁得利 "。
美國還積極撮合沙特與伊拉克聯手。伊拉克戰爭之後,長期受到排擠的伊拉克什葉派登上政治舞臺,與同屬什葉派的伊朗關系越來越密切,這一趨勢令美國及沙特等國頗為警惕。此番沙伊兩國協調委員會首次會議,美國和沙特都頗為用心,希望在與伊朗的博弈中拉攏伊拉克,從而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擴張態勢。
但是,伊拉克和伊朗除瞭在教派上更親近以外,在經濟和安全上也有很多共同利益。特朗普曾把 " 武裝訓練各地民兵 " 列為伊朗的 " 罪狀 " 之一,例如伊拉克 " 人民動員 " 組織,就被蒂勒森批評為應該 " 打道回府 " 的 " 伊朗軍隊 ",但是這一說法遭到瞭伊朗和伊拉克的齊聲指責。" 人民動員 " 組織一直接受伊朗的武裝和訓練,在反恐戰爭中做出過很大貢獻,且伊拉克議會已經給予其合法身份,並令其接受伊拉克政府領導。在阻止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獨立的問題上,伊朗與伊拉克也有諸多配合。另外在經濟領域,兩國同樣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美國應該清楚,在遏制伊朗問題上有能力而且也最 " 鐵桿 " 的追隨者,其實隻有沙特和以色列,無論卡塔爾還是伊拉克,美國如果能確保這兩國在地區博弈中不偏向伊朗,就已經算是勝利瞭。如果美國可以關照歐洲的利益," 諒解 " 他們繼續在與伊朗的貿易中 " 安心賺錢 ",那又有什麼理由強迫卡塔爾和伊拉克放棄自身利益而專心服務於美國的中東戰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