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 8 號,特朗普將開啟其上任後的首場訪華行。
在這個重要節點上,對於這場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會晤時將談及的話題,外界無疑高度關註。半島和經貿問題,不用說,一定是重中之重。不過,我們還發現瞭一個新的現象。
最近,無論是 11 月 5 日特朗普亞洲行的首場演講,還是 11 月 2 日其國傢安全事務助理麥克 · 馬斯特的公開演講,乃至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10 月份關於印度的演講,都不約而同提到瞭一個概念:" 印太 "。
特朗普表示:" 我們將尋求新的合作夥伴以及與盟友之間的合作機會,力爭建立一個本著自由、公正與互惠的印度 - 太平洋地區。"
眾所周知,上臺近一年來,除瞭退出 "TPP",特朗普政府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 " 亞太 " 戰略。這次首度公開提及 " 印太 ",會是特朗普政府關於 " 亞太 " 戰略的一個新思路嗎?這一概念又意味著什麼呢?
最近,關於這一問題,我們與幾位島叔、島妹聊瞭聊,他們分別是刁大明(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林民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青年學者),以及陳一諾(資深國際新聞記者)。以下為他們的看法,分享給大傢:
1. " 印太 " 到底是指什麼?它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陳一諾:所謂 " 印太 "(Indo-Pacific),指的就是 " 印度洋—太平洋 " 區域。這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 20 世紀 20、30 年代,德國地緣政治學者卡爾 • 豪斯霍夫 ( Karl Ernst Haushofer ) 就已提出瞭 " 印太 " 地區的概念。
不過,真正作為一個地緣概念被提出,可能要到 21 世紀初。2011 年 11 月,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三國的智庫曾經聯合發表題為《共同的目標與趨同的利益:美澳印在印太地區的合作計劃》的報告,建議美澳印建立三邊對話,推動在印太地區建立有助於經濟政治穩定、安全、自由開放貿易及民主治理的秩序。該報告的出爐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 " 印太 " 作為一個新的地緣經濟、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概念被正式推出。
林民旺:10 月 18 日,蒂勒森曾經發表過一個題為《確定下一個世紀我們與印度的關系》的演講。應該說這個演講比較好地展現瞭美國的 " 印太 " 戰略。
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發揮美印經濟的比較優勢,促進印度洋 - 太平洋地區、尤其是南亞地區的互聯互通和經濟增長;二是,美印要聯手推動實現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尤其要加強區域國傢的安全能力建設;三是,構築 " 印太再平衡 " 的同盟架構,將 " 志同道合 " 的國傢都拉入這一體系,其中,除印度外,澳大利亞也是被多次明確點名的對象國。
在 " 印太 " 語境下,中國的地區影響力被人為淡化,海洋活動受到格外關註。
2. 特朗普提出這個概念的出發點是什麼?
刁大明:簡單來說," 印太 " 戰略,就是希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之間搭建一個長期的戰略弧,實現在經濟、政治、氣候,軍事等領域裡的兩洋聯動。除瞭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日本都是主要參與國。
從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看成是奧巴馬 " 重返亞太 " 戰略的一種延伸,是以制約中國為出發點的。
因為單就亞太地區來說的話,中國無疑是核心國之一,在政治、經濟領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但是如果能夠拉上印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形成制衡。
從過去一段時間,在談及 " 印太 " 問題時,美國幾個主要發言人的用語來看," 自由 "、" 規則 "、" 開放 " 等詞匯多次被強調,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南海問題,以及近年來亞太地區一系列的海上權益紛爭。
另一隻靴子落在中東。大傢都知道,印度洋往西北,就是中東、北非地區。而特朗普的中東政策一直廣受關註。他上臺之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傢就是中東的沙特,然後才是歐洲等國。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首次。不僅如此,抵達沙特首日,兩國就同意簽署總值 1100 億美元的軍火交易協議。對於務實、致力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來說,中東是決不能撒手的一個地區。
但同時,特朗普又深深地明白,未來十幾年,亞太肯定還是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增長點。因此,如果能形成一個中東 - 印度洋 - 印度 - 東南亞 - 東北亞的戰略統籌,對美國的發展無疑十分有利。
3. 其他幾個主要參與國的響應程度怎麼樣?
陳一諾:這個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弱化中國在 " 亞太 " 地區的影響力,密切關註中國日益頻繁的海洋活動,部分國傢籌謀組建遏制中國海洋活動的雙邊或多邊安全合作機制等。
這一點,無疑刺激瞭其他幾個主要參與國的興奮點。日本尤其活躍。
今年 10 月 25 日,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透露日本將提議美國、印度、澳洲進行首腦級別戰略對話,即以亞洲的南海經印度洋至非洲這一地帶為中心,由四國共同推動自由貿易,基礎設施投資兼顧防衛合作。
當時,河野就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準備在 11 月 6 日舉行的美日首腦會談中向特朗普提出這個四國戰略對話構想,希望能得到特朗普的認可。而這次,特朗普剛到日本,就發表關於 " 印太 " 的演講,意味也是十分深長瞭。
除此之外,美國與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關於 " 印太 " 地域聯動的活動也一直在推進。
4. 這是否代表特朗普政府關於 " 亞太 " 戰略的成型?
刁大明:準確來說這是一個方向,代表著未來的一種可能性。
不隻是特朗普自己,最近,他身邊的不少官員也頻繁提到這個概念。11 月 2 日,麥克 · 馬斯特表示,特朗普此次亞洲行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推廣 " 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10 月份的時候,蒂勒森也表示,特朗普政府決定大幅度深化與印度的關系,以確保印度 - 太平洋地區繼續保持自由與開放。
陳一諾:事實上,從今年 8 月公佈 " 南亞新戰略 " 以來,特朗普重視印度,打算將印度洋與太平洋連成一片的戰略意圖就日漸明瞭。以往談美國的兩洋戰略是指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如今到瞭特朗普的手上,兩洋戰略卻再次被擴展,以後恐怕將變成 " 印太 " 和大西洋瞭。
以印美關系為例,今年 8 月,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商量在兩國的外交和國防部長層面,建立新的 "2×2" 印美對話機制,突出國防與安全議題,使得印美關系重點從奧巴馬時期的 " 外交 + 貿易 " 轉變為 " 國防 × 安全 ",就是在突出印度在美 " 亞太 " 戰略中的地位。
5. 如果美國真的要部署 " 印太 " 戰略的話,印度將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林民旺:如果這一策略真的成型的話,印度可能會成為其戰略 " 支柱 "。
最近,美國頻頻向印度拋出橄欖枝。
根據特朗普 8 月的 " 南亞新戰略 ",在印巴關系中,美國要著力發展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系,推動印度在阿富汗問題上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特朗普還指責巴基斯坦庇護恐怖分子,要巴基斯坦與美國相向而行,否則將切斷對其援助。
10 月 24 日至 26 日,蒂勒森對印度進行瞭他擔任國務卿以來的首次訪問。雙方尤其討論瞭 " 印太 " 地區的安全挑戰、互聯互通問題,如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這種話暗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意味還是比較強的。
此外,美國還在積極推動印度 " 向東行動 " 政策(Act East policy),與美國、日本的 " 印太 " 戰略深度對接,逐步形成美國主導的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為主軸的亞洲安全架構。因此,除瞭要建立美印外長與防長的 "2+2" 對話機制,雙方還將努力推動建立美、日、澳、印四國領導人對話機制。
6. " 印太 " 戰略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刁大明:用一句話概括: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一方面,直到今天," 印太 " 還隻是一個概念,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照奧巴馬的 " 亞太再平衡 " 政策來看。當年奧巴馬並沒有在中東過多糾纏,而是把重心放在瞭 TPP 上,但從結果上來看,這一策略並不成功,很多經濟議題都沒有得到推進。而現在特朗普還要兼顧中東,期待用中東來反哺亞太,恐怕很難奏效。可以說,按照目前美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要想維持在這兩個區域的主導地位,我覺得是非常難的。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這一概念真的成為其 " 亞太 " 政策的話,那也就意味著對中國有進一步制約。尤其是在 " 一帶一路 " 的推進上,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不穩定和幹擾因子。這是目前我們需要持續關註,並且保持高度警惕的。
觀點 / 刁大明、林民旺、陳一諾
編寫 / 雪山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