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隨筆 | “等到瞭國外,你會更愛國”

08-01

德黑蘭時間 30 日凌晨 5 時 30 分,北京時間已經上午 9 點。

沒過幾秒,手機密集震動,是一串新聞推送,屏幕的亮光晃眼:慶祝建軍 90 周年閱兵舉行,視頻直播解放軍建軍 90 周年大閱兵,沙場閱兵來瞭……

萬裡之遙的塞外校場日上三竿,德黑蘭的天才剛蒙蒙亮,陽光還沒從東邊的山頭翻過來。

翻身起床打開電視,把音響開大,號角爭鳴,軍歌嘹亮,熟悉的鏗鏘旋律在德黑蘭城北的街巷回蕩。

" 等到瞭國外,你會更愛國的。" 臨行前跟大學一哥們兒吃火鍋,他很自信地說道。

" 愛國 ",到底是何種滋味?

從到德黑蘭的第一天起,我開始重新拾起已經 " 退化 " 掉的一個習慣:出門要帶錢。

每次買完禽蛋菜蔬在巴掌大的錢包裡翻騰零錢的時候,內心都不由的埋怨兩聲:這要是在我們國傢……

那一刻懷念,算是 " 愛國 " 吧。

德黑蘭街道路口,總有一群年輕人不分晝夜在滾滾車流中穿梭,抱著大把的鮮花,然後勉強騰出手指挨個敲著車窗,向車內的男女老少兜售。

這群人中年紀大的也不過 30 來歲的樣子,小的大概隻有 13、14 歲。

有天晚上開車出門,分社的雇員指著窗外對我說:他們找不到工作。

我不禁感慨,幸好沒生在這,不然會是 " 他們 " 中的一員麼?

按照伊朗政府自己公佈的數據,現在每四個 29 歲以下的青壯勞動力,就有一個失業。

那一刻慶幸,一定是 " 愛國 " 的。

圖為記者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與使館陸、海、空軍武官姚垚大校的合影。

抵達分社不久,去參觀當地一傢中資企業時,一位已在這裡堅守多年的員工向我介紹他們的項目:

" 那個地方在伊朗和伊拉克的邊境,漢謨拉比法典就是那出土的,不過那地方周圍還是兩伊戰爭留下的雷區,我們一邊幹活兒一邊還得幫著排雷。"

我錯愕無比,文明古跡怎麼能與危機四伏的雷區聯系在一起?

這一刻 " 無法想象 " 的背後,其實也是 " 愛國 "。

分社的司機曾經在美國留學,但從沒去過中國。

有天跟他打聽去古都伊斯法罕的路線時,有瞭這麼一段對話:

我:" 那邊開車過去得多久啊?"

司機:" 半天吧,有三、四百多公裡。"

我:" 三、四百公裡……你聽說過中國的高速鐵路麼?"

司機:" 沒有啊,怎麼?"

我:" 那個時速可以超過 300 公裡,如果去伊斯法罕一個多小時就夠瞭。"

司機:" 哇!那是飛機的速度啊。"

我:" 是啊,飛機起飛的速度,北京到上海之間的線路是最忙的。"

司機:" 北京到上海有多遠啊?"

我:" 嗯…… 1300 到 1400 公裡吧。"

司機吹瞭一聲口哨,頓瞭下:" 那是從伊朗東邊到伊朗西邊的距離啊!"

我沒接話,扭頭看向窗外,內心在 " 竊喜 "。

其實,那一刻的 " 自我優越感 ",也是 " 愛國 " 呀!

恍然發現," 等到瞭國外,你會更愛國 " 的原因很簡單:物資豐饒,日新月異,生活便捷,治安有序,原來在國內習以為常的一切,直到身居海外才能真正體會到,這是何等 " 非比尋常 "。

而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有著鏡頭前那些錚錚鐵骨日復一日默默的守護。

這個國,太值得去愛。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