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痛批《黃河大合唱》被"惡搞":是對歷史的褻瀆

01-28

伴著《黃河大合唱》的旋律 , 一群人一邊吼著 " 年終獎 , 年終獎 , 我們在嚎叫 , 我們在嚎叫 ", 一邊搖頭晃腦故作癲狂 , 時而瞪大眼時而張大嘴 , 時而扭動屁股亂舞手臂……最近 , 一個 " 年終獎 " 版的《黃河大合唱》視頻流傳在網絡上。低俗的歌詞、誇張的表演 , 大多數觀眾看後不僅沒有發出笑聲甚至想 " 咆哮 ":" 怎麼能這樣糟蹋我們的經典歌曲 !"

惡搞式表演 , 在生活中時常可以看到。能逗樂別人固然好 , 但表演形式和內容本身並非沒有底線。以惡搞經典作品的形式取樂觀眾 , 既不是傳承經典 , 也絕非藝術再創作。《漢書 · 藝文志》在 2000 年前就提到瞭 " 嘩眾取寵 " 的問題 , 以浮誇的言行迎合觀眾 , 借此騙取信賴和支持 , 說白瞭就是一種對觀眾的欺騙。生活的確需要逗笑和歡笑 , 但一種表演能否達到逗笑別人的效果 , 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功力和水平。一位老藝術傢提醒過 ," 歌詞最容易寫 , 歌詞最不容易寫好 "。娛樂有娛樂的底線 , 嚴肅有嚴肅的必要 , 調侃經典作品、愚弄歷史嚴肅 , 既僭越瞭娛樂的邊界也褻瀆瞭藝術的神聖 , 根本無法傳遞會心的笑聲。

之所以說惡搞經典作品危害甚深 , 不僅因為惡搞本身的解構負能量很大 , 也在於 " 集體無意識 " 的破壞力量不容小覷。不可否認 , 惡搞在表演時可能激起一些廉價笑聲。正因為解構和惡搞經典來得容易 , 博得的笑聲也很廉價 , 所以表演形式容易被更多人所模仿。有記者發現 , 惡搞《黃河大合唱》不僅堂而皇之出現在某些公司年會上 , 還出現在幼兒園、中學、大學等教育機構的晚會上 , 甚至登上瞭電視熒幕。嘻嘻哈哈一場看似無足輕重 , 但廉價笑聲中所傳播的 , 並不是什麼娛樂精神或者歡笑氛圍 , 而是價值的愈發虛無 , 道義的愈發破落。以毫無所謂的態度惡搞和篡改經典作品 , 會在溫水煮青蛙中撕毀所本應堅守和捍衛的道義底線、價值認同 , 從而拉低人們的審美品位 , 混淆正常的社會認知。由此而言 , 抵制惡搞和解構 , 人人都有責。

歷史不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裝的 " 空袋子 ", 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民族情感的文藝作品 , 同樣不是什麼都可裝的 " 空袋子 "、想怎麼改就怎麼改的 " 草稿紙 "。《黃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 , 是八路軍東渡黃河、飲馬太行抗擊日寇的堅定決心 , 是全民族覺醒、同日寇抗戰到底的不屈精神 , 說它是 " 民族之魂 "" 不朽之作 " 毫不誇張。為圖搞笑而篡改這一反映民族救亡之聲的代表作 , 顯然是一種對歷史的褻瀆、對民族精神的揮霍 , 與渾渾噩噩的 " 蓬間雀 " 何異 ?軍人常常說 , 和平年代尤需警惕 " 和平積習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 , 同樣需要保持對歷史冷漠病和虛無癥等和平積習的警惕。

" 不懂自己出生前歷史的人 , 永遠是個孩子。" 對待先輩們燃燒生命譜寫的歷史 , 抱持溫情與敬意是最起碼的要求。歷史裡不僅有先輩的奮鬥 , 更維系著我輩的過去和未來;經典作品承載著的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高峰 , 更有民族的興衰和榮辱。尊重歷史、尊重經典 , 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尊重 , 對未來的尊重。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