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國多地遭遇大雪天氣,氣溫驟降、交通受阻。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許許多多為瞭百姓浴 " 雪 " 奮戰的平凡英雄,帶給瞭我們濃濃暖意。
其實,十年前,我們曾經歷瞭一場比現在更大的雪 ……
還記得十年前的今天,你在哪兒嗎?
是在廣州的火車站外的風雪中,焦急地望向已經幾天沒有更新的列車時刻表?
是堵在京珠高速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啃著幹癟的泡面,寸步難行?
還是在第一線為瞭搶救枯竭的電力,一手咬著餅幹,一手捧著積雪?
2008 年初的雪災,是我們永遠忘不瞭的寒意。
當時,在暴雪之下,各大中小城市電力受損嚴重。
雪災冰封瞭我們脆弱的供電系統。勇敢的電力工作人員爬到電塔上,一錘一錘地往下敲冰錐。
鐵路被迫停運,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滯留廣州,無法回傢過年。
那一年,有人躲在冰封的車裡無助地等待撤離。冰洞中的臉,望眼欲穿。
那一年,有人挑擔送溫暖,不為瞭囤積居奇,隻為瞭共渡難關。
大半個中國經歷瞭前所未有的災難。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前所未見。
2008 年的那一場雪猶如巨錘,讓中國人幡然醒悟,原來我們在自然災害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原來我們的基礎建設遠沒有準備好經受意外的考驗。
當時,我們的鐵路還不夠發達,總裡程隻有 7.97 萬公裡,電氣化鐵路營業裡程 2.5 萬公裡。
當時,我們的公路交通還有所局限,大雪封路,便出不去瞭。全國公路裡程僅 373 萬公裡。
當時,我們的機場還不夠多,民航機場 152 個,航線 1532 條,民航運輸線路總長度 246 萬公裡。
而這十年間,我國大量投資興建基礎設施,大大提高瞭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任泰山北海,我自巋然不動。
1、電網加速鋪設維護
2017 年新增 220 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 24263 萬千伏安。
2017 年新增 220 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 41459 千米。
預計 2017-2019 年間電網投資額將穩定在 4000 億以上。
在受災嚴重的農村區域,電網的鋪設備受重視。鄉村覆蓋率已接近城市,且均很高。
2、引以為傲的中國速度
2008 年,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勾畫出未來中國鐵路的發展藍圖時,許多人覺得這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 在 2020 年形成‘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到 2020 年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 12 萬公裡以上,建設客運專線 1.6 萬公裡以上 ……"
而如今,我們的鐵路已經超額完成瞭《規劃》所提出的目標任務,鐵路網絡遍佈神州大地,動車高鐵發展速度驚人,鐵路建設碩果累累、舉世矚目。
截至 2017 年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 12.7 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 2.5 萬公裡,中西部地區(含東三省)鐵路營業裡程達 9.7 萬公裡。
當然,最讓人自豪的,非我們的高鐵莫屬。中國高鐵發展的這十年迎來諸多世界第一。
2012 年 12 月 26 日,世界裡程最長的高鐵——京廣高鐵正式全線通車。
2014 年 12 月 26 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高鐵——蘭新高鐵全線貫通。
2017 年 9 月 21 日,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鐵——京滬高鐵 " 復興號 " 實現 350 公裡時速運營。
更不要說我國高鐵技術已經從 " 技術引進 ",再到 " 消化吸收 ",最後完成 " 科技輸出 ",簡直速度飛起。
我國目前已經與包括泰國、羅馬尼亞在內的多國簽署合作協議。在 2014 年,我國的高鐵首次出口到歐洲。
相比起耽誤很長時間在來去機場的路上、等待安檢與候機,人們如今更願意乘坐高鐵出行。
因為高鐵,說走就走的旅行、跨省上班、雙城生活、異地置業 …… 一切都變得可能。
3、高速公路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目前高速公路的增長速度可以與上世紀 50 年代的美國相媲美。事實上,中國的建設速度還要更快些。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 13.1 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而通路意味著裡面的人走能出來,外面的物資能被送進去。
4、橋梁建設,成就斐然
世界最高的橋在中國。兩端位於貴州和雲南的北盤江大橋,其橋面到谷底的距離為 564 米,相當於 200 層樓高,是世界上橋面最高的橋梁。
走在上面,和騰雲駕霧也沒什麼區別瞭吧。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在中國。被譽為 " 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現已接近竣工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 6 線行車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
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在中國。滬通鐵路長江大橋集滬通鐵路、鹽通鐵路和錫通高速公路於一體,全長 11.072 公裡,鐵路為四線,公路為六車道。
你知道嗎?全球最高的 100 座橋中,81 座都在中國(包括一些還沒完工的)。據統計,中國一年開通的高橋數量在 50 座左右,是全球其他國傢一年所開通的高橋數量的五倍之多。
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它為人們的生活與城鄉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卻是巨大且深遠的。
5、讓世界看到中國的高度
十年來,我國機場建設的步伐走得迅速、穩健,機場服務范圍持續擴大,機場佈局逐步優化,功能日趨完善。
我們規劃建設瞭包括北京新機場在內多個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民航運輸機場達 229 個,服務覆蓋全國 88.5% 的地市、76.5% 的縣。
6、災害預警讓我們有備無患
與其他手段相比,空間基礎設施具有反應速度快、覆蓋范圍廣、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等特點,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在 2013 年,國內最新型全天候、全區域氣象災害預警系統投入應用。該系統全面發揮瞭北鬥衛星不收供電、行業專網、互聯網、移動 GSM 網等影響而能進行短報文發送的特點,同時克服瞭北鬥通信中短報文發送受限的影響,能真正確保 7*24 小時、全區域覆蓋地進行災難預警。
我國其他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瞭長足的發展。
全城監控的天網系統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全國 2000 萬攝像頭遍佈各大城市和鄉村,大大提高瞭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降低瞭犯罪率。
中國地鐵發展已經領先於世界各國。與紐約倫敦等西方傳統的地鐵沒信號不同,在北京地鐵上打遊戲是完全不會掉線的。
(圖片來源:Peter Dovak)
文化建設是最好的基建,2014 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 3117 個。圖書館也在中國個小鄉鎮大范圍鋪設。
全面興建公共廁所,國傢旅遊局在 2017 年宣佈其已經治理改善瞭 68000 間公廁,並預計在未來幾年更新全國 64000 間廁所。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
我們很可喜地看到,我們痛定思痛,從十年前的風雪中站起來,一座座橋梁崛地而起,一條條道路鋪向天際。
我們很有遠見,不僅僅解決瞭眼前可見的問題,還全面地更新升級瞭各項相關基礎設施,舉一反三。
十年前我們也許曾經被災害痛擊,十年之後我們可以驕傲地回應各種挑戰。
多難興邦並不僅僅是一句救災時的口號,更是被無數歷史和人民所證明的道理。因為在災難之後,一個民族能得到激勵,一個國傢可以凝聚動力。
還有人說我們不行?那是以前!(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圖片綜合自網絡。原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