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的人類就像有翅膀的動物,
仿佛天生就有一些與眾不同,
能夠隨時找到一種自由感。
有人說:有車的人,
一旦失去瞭車或者開車資格,
就好像失去瞭雙腳,
感覺寸步難行。
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心理,
那麼有車的人還有哪些無法抗拒的心理呢?
鳥籠邏輯
如果隻是喜歡一個鳥籠,
那你千萬不要買。
因為買瞭通常隻有兩個結果,
要麼去再買隻鳥,
要麼把鳥籠扔掉。
為啥?
因為有人會問:你的鳥死球啦?
你回答:我從來沒養過鳥。
朋友:不養鳥,你買個鳥鳥籠?!
你懶得解釋去買瞭個鳥養。
同理,你買車之後一定會去貼膜,
即便是貼膜真的並沒有什麼鳥用。
就像中國人遙控器要套塑料袋一樣,
這就是慣性思維為我們做的決定,
通常大傢都覺得貼膜有用,那就貼吧!
破窗效應
啥叫 " 破窗效應 "?
就是說如果你傢窗戶露個窟窿不補,
沒幾天你傢窗戶每塊兒玻璃都被幹掉,
整的跟鬼宅似的。
就像一個幹凈的廣場,
大媽們就去跳跳舞,
是不好意思扔垃圾的。
但是已經有垃圾的地方,
就一定會有人丟甚至隨地大小便。
剛買車的人也會這樣,
跟珍愛自己的節操一樣珍惜車,
有一點兒小小的灰塵都潔癖擦掉,
劃痕更是讓人心如刀割。
而一旦有瞭劃痕 ……
去 TM 的,愛咋咋地吧。
暈輪效應
喜歡一個人就愛屋及烏,
討厭一個人憎惡一個省。
用一個特征以偏概全是認知上的偏誤。
比如很多人喜歡某款車型,
隻是因為他的外觀霸氣或者運動,
而並沒有從動力性能、操控感等方面出發。
完全不用看詳細參數就主觀判斷動力強。
就像盲人摸象,以點概面。
有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傢在 1-6 年級選擇一些兒童,
宣佈預測未來他們有 " 優異發展可能 ",
以 " 權威性謊言 " 暗示教師
其實隻是隨機抽取有的學生名單,
8 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
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普遍提高,
教師也給瞭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事實上,我們在買車的時候也受這樣的影響,
銷量排行榜榜上有名的車型會更受喜愛,
不自覺的認為大傢都買的車一定是好的。
還會因為被各種宣傳誤導,
對車型的喜愛及購買決策有影響。
完全不思考廣告把牛逼吹的超大,
論壇裡的贊美的帖子是不是水軍。
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
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
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
就覺得全世界都玩王者榮耀。
人們總是無意間誇大自己意見的普遍性,
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賦予他人身上,
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
而開車的人往往高估開車的人數,
誇大城區堵車的情況,
並且還會高估別的司機的能力,
一旦不符合心理預期便會有路怒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