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系統早已不是什麼黑科技,滿大街的 SUV,總有幾臺四驅車在你左右。但雖說四驅的門檻低瞭,卻別以為隻要有瞭四驅,就能上山下海。如今各大品牌都經營起自己的四驅系統,比如德系三強,奧迪有 Quattro,寶馬有 xDrive,奔馳有 4MATIC。大傢最熟悉的應該是奧迪 Quattro,我們以前也有介紹過,今天想說一下比較低調的奔馳 4MATIC。
先來吹一波歷史。奔馳的第一代 4MATIC 四驅系統,在 1985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亮相,而首款搭載 4MATIC 四驅系統的車型,則是 1987 年的第五代 E 級(W124)。第一代 4MATIC 系統有點復雜,其擁有中央和後橋兩個可以鎖止的差速器,而且中央差速器帶有兩個液壓控制的多片離合器。也就是說,幾十年前,奔馳就玩起瞭現在流行的電控多片離合器,ABS 系統檢測車輪是否打滑,然後通過多片離合器來分配前後軸的動力,在 100% 後驅,前軸 35% 後軸 65,前後軸各 50% 之間切換。
第二代 4MATIC 系統,還是用在 E 級上,不過是第六代(W210)。這一代的四驅系統,有前中後三個開放式差速器,中央差速器換成瞭行星齒輪式結構,依然采用電控多片離合器作為聯軸節。機械結構雖然簡化瞭,但增加一套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4ETS),用來提升地面附著力。第三代則是在第二代基礎上改進而來,變化並不大,目前在售的 E 級就是使用第三代 4MATIC。
其實不隻 E 級,現在北京奔馳的所有國產車型,都有 4MATIC 車型可選,包括 C 級、E 級、GLA、GLC。這些車型上的 4MATIC 系統,都是屬於全時四驅,正常情況下,前後橋扭力分配是 45:55,極端情況下可以在 70:30 和 30:70 之間切換。當前後軸的扭矩差超過 50 牛 · 米,4MATIC 系統會重新通過多片離合器分配前後軸扭矩。
在 C 級、E 級這些轎車上,對於駕駛者而言,這個 4MATIC 系統可謂存在感超低,前後軸扭矩的分配完全由電腦來控制。轎車上的 4MATIC 當然不是為瞭越野,設計的初衷是為瞭提升轎車的行駛安全性和操控性。其中,上面提到的 4ETS,對於安全性來說就尤為重要。這個系統和 ESP、ABS 集成到一起,能夠檢測每個車輪的附著力,通過對打滑一側的輪胎,施加制動力,利用差速器原理,使扭矩轉移到另一側附著力較大的車輪。北方冬天開車就會經常遇到這樣的路況,一邊是冰雪路面,一邊是瀝青路面,如果是沒有輪間限滑,那怎麼分配前後軸扭矩也沒用。
前幾天就有位網友在微信上問," 買 E 級有沒有必要選 4MATIC?" 其實已經很明白瞭,如果你是在北方生活,常常遭遇冰雪天氣,那麼這個 4MATIC 系統還是很有意義的。4MATIC 既能提升行駛安全性,應付雨雪天氣,在彎道中也能提升操控性。但如果你想的是,買臺四驅車去越野,那 E 級上的 4MATIC 系統肯定不能滿足你,越野還要看 SUV 上的 4MATIC。
但是,SUV 也會有各自的定位,不同的 SUV,就有會不同結構的 4MATIC。比如 GLC 是典型的城市 SUV,所以就沒有差速器鎖止機構,用起來基本和 E 級差不多。而 GLE 要求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就配備瞭中央限滑差速器,還有低速四驅模式。當然,既然說到越野,又怎能忘瞭奔馳 G 級。
G 級除瞭一直都有副硬漢的身材,其越野性能也是很有實力。最初的 W460、W461 等車型,都使用純機械的分時四驅系統,差速器鎖定全靠手動控制,很少電控部件。但到瞭 W463 車型,也開始引入電控的 4MATIC 系統,有前橋、後橋、中央有三個差速器,差速器還是傘狀齒輪結構,外加分動箱的設計。而現在的 G 級,依然具備前中後三個差速器同時鎖死的能力,但需要在低速四驅模式下使用,使用後 ESP 會失效,脫困和越野更強。
所以,雖然奔馳的 4MATIC 四驅比較低調,但其實越野性能一點都不差,隻是相對越野而言,奔馳更重視用四驅系統,提升日常公路駕駛的操控和安全,更像是一個輔助的角色。而且這個 4MATIC 四驅系統,在奔馳的車型上應用非常廣,對於北方車主,多花兩萬買個更有安全保障的四驅系統,也是值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