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 SUV 是今年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合資品牌 SUV 升級的趨勢和一波流新品的推進讓中型 SUV 市場取得瞭 58% 的高增長。但是,2011 年就在國內上市的合資品牌 5 座中型 SUV 市場開拓者——東風日產樓蘭,今年的月銷量,卻仍然在 2,000 輛左右徘徊。
看著途觀 L 和昂科威領跑,冠道和 UR-V 逐步站穩腳跟,漢蘭達和銳界在 7 座市場逍遙自在,進入中國市場 6 年後,樓蘭還有機會翻身麼?
不管是中文名 " 樓蘭 ",還是英文原名 "MURANO(美人奴)",都讓這款車透露出神秘又文藝的氣質,這種氣質不管是在它剛推出的 2011 年,還是放在 6 年後的今天,在中型 SUV 市場,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有人喜歡用 " 生不逢時 " 來形容樓蘭的處境,但是同為東風日產旗下 SUV 的奇駿在換代之後銷量迅速從平庸變為供不應求,恰恰體現瞭隻要產品能夠滿足潛在用戶需求,什麼時候推出,並不是決定性的問題。
如果說 6 年前,樓蘭的推出還屬另類,6 年後的今天,在消費升級的潮流下,在中型 SUV 市場火熱的趨勢下,樓蘭的銷量,為何還止步不前?
▎雖有差異化,但曲高和寡的出身
官方聲稱的 28.39 億美元開發費用,已能充分體現日產在樓蘭身上所傾註的心血。而在國產之前,樓蘭在北美不到十年,用戶就突破瞭百萬輛。
彼時的國內車市,合資中型 SUV 市場僅有漢蘭達,但定位七座 SUV 的漢蘭達與跨界運動跑車范兒十足的樓蘭顯然並不存在直接競爭,甚至當時國內的主流緊湊型 SUV 市場也遠遠沒有如今這樣激烈的競爭。
這本是擁有強烈差異化定位的樓蘭打開市場的絕佳機會,可惜的是樓蘭選擇瞭一種最為極端的方式入市:48.88 萬元、3.5L 自然吸氣發動機、僅有一款車型,當這幾點集中於這款車上時,幾乎已經註定瞭樓蘭的 " 高處不勝寒 "。
彼時的樓蘭,還采用 CKD 全散件組裝的方式國產,這決定瞭樓蘭車型單一和成本高昂的基調。而另一方面,東風日產也希望用這樣一款旗艦 SUV 來拔高日產的品牌形象。不得不說," 用 SUV 樹立旗艦形象 " 這個在 2017 年才逐漸清晰的大趨勢,在當時就被東風日產采用,不得不說,確實是 " 非常超前 " 的舉動。
但價格高就是價格高,消費者甚至也沒有選擇中低配車型的權利。接近 50 萬元的售價已經觸碰到瞭相當一批豪華品牌中型 SUV 的主銷區間,以日產品牌當時的溢價能力,決定瞭其無法支撐這樣一款高定價的單一車型。而在半年後推出的一款配置稍低的車型,僅僅是取消瞭後排座椅加熱、電動後備廂、車載導航、藍牙電話等配置,價格卻足足降瞭 12.3 萬。
事實上,當時這一步,已經反映出東風日產默認瞭此前定價的失敗。
然而即使是 36.58 萬元價格,樓蘭還是很貴,也仍然是單車作戰。定位失準、產品線佈局單一、缺少行之有效的終端銷售策略,上一代樓蘭年銷 3 位數的成績已經可以說明一切。
▎定位失準之後,通過換代有可能翻身嗎?
此前我們舉瞭同為東風日產 SUV 的奇駿為例,通過換代一躍從主流邊緣的車型變為細分市場熱銷車型,甚至一度僅次於途觀位列主流合資 SUV 次席。
奇駿翻身的原因是什麼?簡言之是定位改變、尺寸加大、價格下探、性價比抬升。那麼樓蘭呢?其實樓蘭本身的產品力已屬上乘,在 2015 年推出換代車型後,樓蘭保持瞭自己的個性化定位,最主要就是將價格下探到瞭 23.88-37.98 萬元,動力也變成瞭 2.5L 發動機和 2.5T 混合動力系統。
此舉對於樓蘭的銷量還是起到瞭相當的作用,換代車型上市當月,樓蘭的銷量即超過瞭此前的年銷量,隨後幾月銷量均保持在 2,000 輛附近。但是這樣的增長並沒能持續,2016 年樓蘭的月均銷量在 1,700 輛左右,即使在今年中型 SUV 市場份額迅速擴大的時候,樓蘭還是在 2,000 輛左右徘徊。
雖然從過去幾無存在感的車型,變成瞭遊走在主流與邊緣之間的車型,但作為東風日產的 SUV 旗艦兼全產品旗艦,這樣的市場表現仍屬一般。尤其是近一年來推出的尺寸、定位接近的本田冠道、UR-V 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擁有市場話語權後,率先進入市場的樓蘭,卻沒有享受到市場增長的 " 紅利 ",原因又在哪裡?
▎樓蘭,和本田冠道 /UR-V 的差異在哪兒?
同為日系品牌,同為定位五座的 4.8 米以上中型 SUV,同樣擁有較為運動的造型,冠道和 UR-V 作為後來者,卻迅速獲得市場認可。
冠道去年 10 月上市,今年 3 月推出 1.5T 車型,目前月銷量已經達到 7,000 輛水準,其中 6 月 1.5T 車型銷量占比超過 60%。而 UR-V 在今年 3 月上市後,銷量目前也來到瞭 4,000 輛的水準。受限於東風本田 1.5T 發動機的產能,UR-V 的 1.5T 車型占比相對冠道稍低,但 6 月也有超過 40% 的貢獻。
反觀樓蘭,僅有 6 月單月銷量超過瞭 3,000 輛。
相對競品采用 1.5T/2.0T 的產品佈局,樓蘭卻選擇瞭不算主流的 2.5L/2.5T 機械增壓混合動力的組合。如果對比各自的指導價,就能發現樓蘭的價格比起本田兩款車型都要更高。
作為主銷的 2.5L 車型,與冠道和 UR-V 的 1.5T 車型相比,在動力、燃油經濟性上均不占優勢,配置上同樣落後於競品。而在本田近年來的空間設計理念下,冠道 /UR-V 的乘坐空間也要比尺寸更大的樓蘭優秀許多。
到瞭樓蘭的 2.5T 混動車型,相比冠道和 UR-V 的 2.0T 車型,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變。確實混合動力系統的成本要高於傳統內燃機,但是消費者對於以混合動力作為賣點的認可度並不高。
而在售價更高的情況下,樓蘭在動力、配置上都落後較多,甚至混合動力理應表現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方面,但樓蘭混動車型,在工信部綜合油耗也並沒有本質性差異。
此外,從設計而言,樓蘭與冠道 /UR-V 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路線。樓蘭線條更豐富、更優雅,而內飾還停留在日產之前的傢居風上;冠道 /UR-V 則更加剛勁,更顯大,內飾設計則因為是新車的緣故,更加符合如今消費者對於豪華與科技的訴求。
因此,產品力層面樓蘭相較本田兩款車型而言並沒有優勢,而近年來本田產品本土化和技術口碑傳播為兩款新車的投放做足瞭背書。《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在市場關註度上,樓蘭沒有找到讓用戶去關註和購買的 " 關鍵動機 "!
▎樓蘭當下可以做些什麼?
對於一款邊緣車型,想要重獲增長首先要做到重獲關註。樓蘭的優勢在於其個性化的流線設計、優秀的行駛品質、乘坐舒適性以及具有一定的終端優惠。因此,找準自身定位進行有效的競品貼靠、放大自身優勢是收獲熱度的一種手段。
樓蘭主銷 2.5L 的車型,相對競品一眾 1.5T、1.8T 車型來說確實顯得有些跟不上趨勢瞭。雖然從定位上看,東風日產有意識要將樓蘭打造成為更高一級別的車型而采用瞭現有的動力組合,但從成本、配價比、消費者接受程度考慮,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普及對於樓蘭和東風日產未來的產品線將益處頗多。
客觀的說,樓蘭是一款好車,對排量不敏感的美國市場,樓蘭已經證明瞭自己的實力,它本可以引領國內五座中型運動 SUV 的潮流,但不恰當的產品佈局和營銷策略,讓這樣一款好車無法取得其應有的市場表現。
最快的 " 翻身 " 方式,可能就是更換一套更好的入門級動力總成,2.5L 發動機真的沒有辦法把消費者吸引過來。在國內中型 SUV 市場高增長的 " 大蛋糕 " 面前,東風日產要實現品牌向上的突破,救活樓蘭,也許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畢竟,中型 SUV 市場將是未來幾年裡合資品牌拼殺的重點領域,此時掉隊,意味著未來將更難有機會重返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