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留學生學有所成卻選擇不再歸來?

02-05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自留學生海歸求職網(acecareer)

回國還是留下?這是個一直纏繞在所有留學生和在美華人心頭、像幽靈一樣的東西。有人選擇一畢業就回國,有人在美打拼幾年後最終也回去,有人出來前就打定主意要留下,有人在外多年已經再也回不去 ......

回去的人說我的根在中國,回傢總是一個溫情的選擇。不回去的人則面臨瞭更多的非議和指責,人們會問,你為什麼不願回國效力?

也許通過這個知乎問題下的回答,能管窺其中一二

為什麼他們學有所成卻選擇不再歸來 ?

知乎用戶 @ze ran:

不想為誰效力,隻想過自己的生活。

知乎用戶 @Osiris:

我坐在高鐵上,看著高鐵電視滾動播放的宣傳片,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且有一些心塞。宣傳片講述南車集團生產某種高鐵部件需要人工打磨,打磨精度最高的 0.05 毫米中國隻有一個人能做到,他的技藝令世界驚嘆 ( 請自行腦補央視腔 ) ,他叫寧允展。鏡頭一轉,說到他的傢庭,不算破,農村的平房,有些年頭瞭,車也是舊舊的,看不出這身技藝對他傢庭帶來瞭什麼改變。這個宣傳片還停留在 " 神技能 + 低要求 " 的洗腦錯覺中。

我認為,這種鬼斧神工的技藝至少值 50W 的年薪,而在國內就隻拿個不算高的工資。寧允展或許不知道他身價可以值多少,那麼,對於留學生呢?對於哪怕隻在北上廣呆過的大學生呢?

所以,對於還在宣傳這種事情,卻不懂得尊重技術和知識的國傢,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傢都不是傻子。

知乎用戶 @無瞳:

鄧小平指出: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隻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知乎用戶 @gethin:

1951 年,出生於河南農村的崔琦被母親送往香港求學,留在大陸的父親在 59 年餓死,母親背負 " 裡通外國 " 的罪名在 68 年貧病而亡。崔琦母親去世時,其姐姐欲借鐵鍬一把埋葬母親,磕頭下跪求遍全村卻無一人肯借,而 98 年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當地政府大張旗鼓地搞起瞭崔琦故居,並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知乎用戶 @江宏:

我本科從武漢大學畢業,然後去耶魯大學讀博士。後來我回中國瞭,因為這裡有我的親人朋友,有我喜歡吃的東西、熟悉的文化、很多想去的地方。當然我也致力於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一些人的生活能因此而更好,但是和「回國效力」這個詞沒有任何關系。國是一個人為的政治概念,我所在乎的隻是在這裡的人、文化、美食、風景。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當年張磊作為校友捐贈給耶魯管理學院 888 萬美元的時候,國內一片嘩然,說「是中國培養瞭張磊,為什麼他把錢捐給瞭美國的學校?」。其實我看到那條新聞的時候,也有一些反感,不過原因是覺得 888 萬實在太俗,應該選個別的數字。

其實任何在同時代經歷瞭同樣過程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他。我從武大畢業的時候(02 年)需要學校出證明才可以辦護照,而學校要求我交一筆相當於我四年學費總和的培養費,也就是說雖然大學早已經是自費,出國的學生要多交約一倍的學費。那個意思是說「高等教育國傢是補貼瞭的,反正你們這些人也不會回國工作瞭,不把補貼給你們的錢交回來就別想走」。我的傢庭在雲南,這在當時對父母是一筆挺大的負擔。

而對於類似我這樣的外國學生,耶魯免去瞭學費,提供瞭醫療保險,每個月提供 2000 多美元以解決生活開銷,隻為瞭他可以不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到那裡深造,沒有任何附帶的條件。我在上學期間還給傢裡匯過錢。

一個地方把你當賊一樣看待,生怕你占瞭什麼便宜,而另一個地方給你所需要的一切,隻為瞭你可以變得更好,我想處於張磊同樣位置的人應該沒有多少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吧。

有一個很有名的對話:

我十多年前在中國和美國分別感受到的大約就是這兩種態度吧。一邊是怕自己投資培養的人才離開,所以想瞭各種方法限制人的流動,結果確實很多人離開瞭;另一邊是怕留下來的人不夠優秀,所以專註於投資教育並提供自由的環境,結果確實很多優秀人才留瞭下來。

知乎用戶 @瀟澤:

你看看央視新聞聯播現在在播的大國工匠就知道瞭,一個高級技術人才的工資就那麼一點,一直在提倡奉獻啊情操啊什麼的,這是一個要完善市場經濟制度,提倡職業技術教育的國傢應有的態度嗎?奉獻精神作為一種價值觀值得提倡,但是它隻是無數值得提倡的價值觀之一,而不是唯一。

知乎用戶 @MonsterA:

我自己是國外留學回來的,我所在的學校我的專業全英排名前三,勉強算名校吧。我畢業後回國的原因很簡單:以我的綜合水準,在國外找不到好工作啊!

我傢親戚在美國 9 年,從碩士到博士到博士後,在國外能找到工作,可還是回國瞭,他回國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在美國隻能是助理教授,工資還低,回國就是正教授,還給買房買車啊!

我有一個表姐是很多年前的公派留學生,在前面答主說的交培養費之前,是那種全國無數人考出來幾個人的全公費名額,真正的國傢花錢把人送出去留學,是最應該回國報效祖國的那種留學生。她寧可放棄學位也不回國的原因就更簡單瞭:可惜那幾個數字都不能說啊!

我有一個同事在國內工作結婚生子之後硬是咬牙考瞭澳洲名牌大學用瞭幾年時間成功辦成瞭移民,為什麼呢?因為她夫妻倆都是外地戶口在北京,整個買房、生產、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艱難得幾乎把她逼瘋瞭,不管多難都決定必須移民!

我另一個朋友是清華建築系畢業然後去瞭歐洲大名校,畢業後留在歐洲著名公司,她不回國的原因略心酸:她的大學同學現在全都事業有成,各種著名各種當老板各種有錢,而她回來的話還是隻能打工,並且她的積蓄在北京根本買不起房。

我有太多同學、同事、朋友、親人都經歷瞭留學以及是否回國的選擇,上面每一個例子都是真實的,這樣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出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回來的理由,以及不回來的理由。

至於 " 回國效力 "" 報效國傢 " 什麼的,可以問問那些留在大城市的出身農村或者小城鎮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傢鄉的水土養育瞭你,你們畢業之後為什麼不回去報效傢鄉?呵呵噠,如果我的傢鄉沒有被污染,沒有被胡亂建設,沒有強拆,沒有無孔不入的腐敗,如果我的傢鄉有好的工作機會,有發展空間,有平等的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有未被破壞的美景。

我特麼瘋瞭才會願意遠離親人背井離鄉在外漂泊!

知乎用戶 @海公子:

王大爺坐在村口的樹下,吸瞭一口煙袋說:

" 老伴,我就搞不清現在的女娃娃都是怎麼想的,都不願意留在村裡給村裡的小夥子當媳婦,趕腳自己有點姿色的都忘城裡跑。"

大娘從柴火垛子直起瞭腰,接過瞭話茬:

" 可不是嘛,她們就不想想是哪方水土養育瞭她們,斷著骨頭,還連著筋哪!"

大娘這一說,王大爺想起瞭自己隔壁老李傢的閨女,

當年和自己的兒子也是光腚娃娃,成天膩在一起,當時就定瞭娃娃親,可誰想人傢姑娘進瞭大學,根本就不打算回來瞭。

自己兒子也不成器,湊不齊那個 " 萬紫千紅一片綠 ",現在還光著。

不由得心中一陣煩躁,

" 女孩子讀書多就是沒用,忘本!"

大爺的嗓門又升瞭一度。

" 一代不如一代瞭!"

知乎用戶 @胡呼呼:

我一邊吃午飯一邊瞻仰瞭這個問題下 1688 個回答,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回國效力 " 這個說法非常有趣,也非常有力,令人想起一百多年前清廷第一批公費留學生登船時的告別,"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傢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裡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那個時代的留學生也確實是真的 " 為國效力 " 啊 ~ 他們開學校,練新軍,建工廠,修鐵路,立憲法,締造共和,重整山河 ....... 在大半國民目不識丁的時代,國傢有多落後,留學生們帶回來的知識就有多先進,留學生們為國效力的這個 " 力 " 就有多大。所以他們不再僅僅是他們自己,不再是某人的兒女配偶父母,而更多地變成瞭國傢的豐碑;他們作為人的價值,反倒因為他們做出的貢獻重要而被物化瞭。

青史留名後人仰慕是時代造成的幸運,身不由己死而後已是時代導致的悲劇,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差距,在那個時代中外的差距實在是太大瞭,是否 " 為國效力 " 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輿論對留學生 " 為國效力 " 高調的贊美宣傳是因為他們的個人選擇往往能夠對推動國傢某個行業的進步,輿論對他們 " 滯留不歸 " 的個人選擇不遺餘力的遍地批判是因為國傢的現狀太落後,而進步的機會太稀少。

這在那個時代當然無可厚非,但一個思維慣性的後遺癥就是今天有人在這裡問,:" 為什麼他們不回國效力?"

因為今時不同往日,差距一天天在縮小,甚至有的領域在反超。留學生是否歸國這件事,終於不再悲壯地關乎民族存亡,漸漸回歸它的本身——簡簡單單的 " 個人選擇 "。有人回國,是因為離不開早上 7 點鐘的煎餅果子,半夜 11 點的燒烤攤,不是因為偌大的中國,修不瞭一公裡的鐵路;有人不回國,是因為喜歡歪國小鎮的人煙稀少,喜歡空氣陽光,不是因為即使中國最大的城市一樣物資匱乏 ........

我們這一代人何其幸運,終於不受 " 為什麼不回國效力 " 這樣的道德拷問,可以讓一切回歸粹。

" 為國效力 " 是崇高的榮耀,而不是悲壯的責任。我們的那些先輩們地下有知應該很高興吧,他們篳路藍縷鞠躬盡瘁,就是為瞭我們今天這一份輕松自由。

知乎用戶 @韓東燃:

這個問題底下的很多答案其實被問題本身給誤導瞭。

題目中有一個前提假設,那就是留學生隻有回到中國才能夠為中國效力,這種觀點是很直接也很正常的。但我在美國待瞭這麼些年,現在對這個問題有些不同的看法。

其實,美國有更多的中國人站穩腳跟,對所有人都有好處——這些人首先就包括將來的美國留學生、遊客、生意人、學者、或者是求醫者。人在異鄉,總是異常孤獨,因為這裡的一切和傢鄉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海外的留學生,如果能有個已經適應瞭美國生活的老鄉指點,他的海外生活,會輕松美好許多。一個出國訪問的學者,如果能有個故人陪著吃吃逛逛,他的旅途會愜意許多。一個生意人、投資人,如果有個瞭解當地情況的翻譯幫忙指點,他的生意會順利許多。一個普通的遊客,在海外的商場或是 outlets 裡,碰上個中國素未謀面的留學生幫忙 " 導購 ",他便會省出許多時間和金錢。一個來美國求醫的人,有瞭海外華人的幫助,這趟旅途便不至於那樣奔波。

不僅僅如此,高素質的留學生融入美國生活,也會增進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加深雙方對對方文化習俗的瞭解。有瞭這種瞭解,我們也會迎來更多的美國遊客,因為他們也很想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文明是在怎樣創造一個新的奇跡。互相的理解和尊重,會讓這世界更加美好。

再說得直白點,中國人融入美國生活,贏得美國人的尊重,對將來的移民者會提供極大的幫助。我的朋友在這邊做些小生意,但總是處處碰壁,畢竟中國人尚未有能力進入美國中層以上的生活,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所有權益——有瞭更多華人在海外落地生根,後來者才會生活工作得更加順利。畢竟任何事情,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至少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如果身在異鄉,這事又要更艱難許多。

另外,大傢也不要以為在海外生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能活得精彩真的很難得。

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在海外生根發芽呢?因為這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企業都需要走向世界。我們在國內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進口貨,我們也希望能夠為其他國傢提供我們自己的優質產品。誰能夠做好這件事情呢?其中重要的力量就包括身處海外的同胞們。當然,這也僅僅是諸多好處中的一個方面。

所以,我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不論身在何處,隻要能夠照顧好自己,給周圍的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這就是一種為國效力。好好地活著,盡可能活得精彩,這就是一種光榮。如果在合適的時候,能夠給自己的同胞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就是很瞭不起的。

當然,這個問題的討論尚未結束,因為我們不隻要看到移民海外的留學生,我們也不要遺忘瞭那些時刻準備回到祖國懷抱為祖國的人民效力的年輕人,至少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朋友。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對祖國的科研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幫助祖國在經濟領域對抗他國資本運作的進攻;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幫助祖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法律制度;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幫助提高國人的公民意識;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給國人帶來更好更先進的教育理念;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去到世界各地交流學習,去開開眼界。

他們當中,有的人希望能夠發揚中國文化,讓東方文明走向世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無論做到瞭何者,都是很瞭不起的。

長按二維碼關註我們

還想讀其他我們的文章?

(點擊相應題目即可閱讀)

美妝博主討學費 |開除中國留學生  |  學渣與學霸

倫敦地鐵愛情 |  外國人同化|Ms 與 MEng

排名 |錄取分數 |名校備考分數要求

申請秘籍 |雅思   VS 托福  |哈佛商業評論

拒收中國學生 |世界校花|笑氣成癮 

高考狀元 |名校性侵 |老外上清華 |明星素顏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