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亞健康增多,把生活還給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11-04

江蘇泗洪,孩子們在稻米文化節的稻草人藝術展展區快樂地玩耍。視覺中國 資料

9 月 16 日,合肥一名 10 歲男孩從 34 樓跳下;9 月 17 日,杭州一名 15 歲女生從 19 樓跳下;9 月 18 日,廣東湛江一名高一男生在學校跳樓身亡……這些新聞讓人不勝唏噓。

盡管青少年自殺隻是極端個案,但也提醒人們,對於處於心智與人格成長關鍵期的青少年,有些坎,他們並不是都能跨過去。而青少年群體中,厭學、沉迷網絡、抗挫折能力差、考試焦慮等癥狀的日益增多,也警示人們,應更主動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加強對他們的生命教育。

" 一些青少年對幸福的感受能力在降低 "

鄭兆奇是雪絨花學生心理幫助熱線的志願者。做志願服務 3 年來,他平均每個月要接到 20 多個青少年的求助熱線。咨詢的問題五花八門,包括情感困擾、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和情緒障礙等。根據他的觀察,來咨詢的青少年普遍覺得自己孤獨,不被外界理解。他們一方面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對事情產生焦慮。

盡管沒有實在的數據支撐,但多年的研究經驗也讓宗春山做出類似的判斷。作為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主任,他每年都要接受大量關於青少年問題的咨詢。" 一些青少年對幸福的感受能力在降低,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對生命的意義也缺乏清晰的認識。"

今年以來,因為《王者榮耀》的流行,各地都出現不少 " 父母不讓玩遊戲,孩子就選擇跳樓 " 的新聞。宗春山告訴《工人日報》記者,這背後不僅僅是遊戲的問題。" 它還反映瞭緊張的親子關系,說明一些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隻能通過遊戲來逃避。"

今年上半年,通過意識和行為操縱將人引向自我毀滅的 " 藍鯨遊戲 ",在青少年群體中的蔓延,也折射出青少年的心理危機。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孤獨感和累贅感的不斷累積,一些青少年產生自殺的意念,以此作為逃避絕望情緒或不如意環境的方式。

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發佈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5 個中學生中就有 1 人曾考慮過自殺,占樣本總數的 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 6.5%。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看來,青春期是個心理和生理巨變的 " 驚濤駭浪期 ",這時候的孩子矛盾多又封閉,尤其當這種內部的變化與外部環境發生沖突時,很容易引發極端行為。外部環境主要是人際關系,包括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 最致命的沖突還是親子關系,如果說父母不能理解他,甚至誤解、打擊他,這或許會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 從小不愁吃不愁穿,到底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 你們從小不愁吃不愁穿,到底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面對孩子的厭學、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一些傢長總會這樣抱怨。

宗春山覺得,這恰恰反映瞭一些傢長對孩子的物質化。在他們眼裡,隻需要給孩子提供物質保障,而忽視瞭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有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事實上,相比父輩,這一代青少年確實沒有物質上的短缺,但他們要面對的社會和時代更加復雜,對生命獲得感和意義感有更多的需求,心靈上的焦慮和壓力也要比父輩強得多。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卻在無意識中剝奪瞭他們對生命意義和內在心靈探索的權利。" 很多父母把思想獨立看成是孩子的逆反,覺得他們不聽話。他們不是傾聽孩子,而是用現成的人生模式去說教。" 宗春山講道。

人生的意義是對人生價值合理性進行反思與體驗,如為什麼要考大學、工作等。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石中英認為,當這種反思得到的是種否定性的體驗時,就會產生 " 無意義 "" 荒謬 " 等感覺。

而由於社會競爭的激烈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導向,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傢長都對孩子施加瞭巨大的課業壓力。為瞭不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孩子從小就開始背負小升初、奧數、才藝競爭的壓力,缺乏父母的理解。" 他們不是把培養人格健全的人當成目的,而是把分數當成瞭目的。" 宗春山說。

與此同時,一些傢長卻抱著 " 再苦不能苦孩子 " 的想法,容不得孩子受一點挫折和批評。

北京某小學教師俞路芳告訴記者,有一節午讀課,班級裡一位學生在那發呆,她提醒瞭兩次都沒有反應。她就告訴他," 你到後邊清醒一下,再回來。" 學生在教室後站瞭不到 10 分鐘,結果父母有意見,認為老師這是集體隔離。" 這樣,那以後老師誰還敢批評學生?"

此外,學校在心理和生命教育上的不到位,社會影視劇、網絡遊戲等對死亡的渲染,社會對生命的缺乏敬畏,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少年對生命的認知。

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誰都替代不瞭

蘇格拉底說:" 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生命的意義何在?生活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尋找真正的自我?

宗春山認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誰都代替不瞭,隻有讓孩子自己去經歷。

這需要好的傢庭教育。好的傢庭教育需要好的傢長。好的傢長要把孩子當成是獨立的生命,要關註孩子的精神需求,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生命,要讓孩子明白,考上大學不是終身目的,自我實現才是。

宗春山以自己為例。他在兒子初三畢業那一年,找兒子深談瞭一次。他告訴兒子,現在,你完成瞭九年義務教育。你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讀高中,如果你要讀高中,你要想明白自己要什麼。

" 把問題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去體驗和品味。" 宗山說,後來,他兒子回復想繼續讀高中,但需要時間想明白究竟要做什麼。他還常常帶兒子去遠足、旅行、做慈善," 人隻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些傢長也意識到,應該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他們通常采用嚴厲批評、讓孩子進入極端環境等方式。

宗春山覺得,磨難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想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因為這恰恰是在剝奪他們生活的權利,是違背人性的," 把生活還給孩子,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

很多傢長表示,不知道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宗春山說,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 也就是要明白,這是他的生命,不是我的。" 當孩子來找父母聊天時,父母首先做的是去感受孩子的情緒,而不是給出建議," 因為講道理誰都會,可感受需要時間和精力 "。

" 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是無處不在的。應該當成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它融入到各個科目中。" 宗春山同時認為,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氛圍,把生活還給孩子,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