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傢之旅,沉浸體驗。"
挑事的華納兄弟,興奮的圍觀群眾,一場事先張揚的對談,最終以吳京的缺席而告終。
觀點之爭或是站隊表態,一次註定喧囂的輿論發酵,在臨近開始前偃旗息鼓。
不過,對於自帶流量的諾蘭來說,電影的話題性從來就不是個問題。這位被許多人奉為 " 大神 " 的英國導演,每一次出手,都會成為人們爭相討論的焦點。
" 當 40 萬人無法回傢,傢為你而來。"
他的新作《敦刻爾克》,攜北美的逆天口碑而來,目前 8.6 分的豆瓣評分,還在穩步增長,以此帶動的票房,看來應該也不錯。
手捧保溫杯,心懷故土情,敦刻爾克的海灘,從未如此熱鬧。
意見領袖或是普通朋友,傳統媒體或是新貴公號,此刻的社交網絡上,關於諾蘭其人其片的花式論述,也許已經讓你目不暇接。
那麼,在這道全民參與的蹭熱點大題上,一向實誠的小十君,究竟會拿出一套怎樣的解題思路呢?
撤退或冒進:從戰場回傢的兩種方式
看完諾蘭的《敦刻爾克》,小十君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拿著大公司的投資,做著自己的影像實驗,諾蘭與李安,這兩位在國內大眾聲望頗高的導演,不約而同地選擇用這麼一種方式,成就瞭職業生涯的一次裡程碑事件。
首先,他們的這兩部電影,看上去都是戰爭題材,但又都不是典型的 " 戰爭片 "。
戰爭,更多時候隻是作為一種背景存在,以便導演表達他的作者意識。
諾蘭的《敦刻爾克》,隱去德國軍隊,區分盟軍陣營,將重點都放在瞭英國軍民身上。他並沒有直接表現戰爭雙方的交鋒,反而一直在拍英國方面如何躲避轟炸、水中逃生、搶救生命、阻擊敵機,銀幕中彌漫的恐懼壓抑,完全是災難片的調調。
並且,陸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這三條敘事線上分別設置瞭相應的懸疑元素。
" 能僥幸活下來嗎?能成功救到人嗎?能及時趕到嗎?",這些問題,在時空交錯的巧妙剪輯中,最終匯聚到一起,形成瞭一股巨大的戲劇張力。
同樣是不直接表現宏觀戰爭,不同於諾蘭註重氛圍的類型融合,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走的則是一條人物驅動的路線。
無論是不斷閃回的伊拉克驚魂時刻,還是各色人等的迥異目光," 戰爭 " 作為一種概念,始終縈繞在男主角身邊,持續施加著對他的影響。電影弱化敘事,去戲劇化,隻為將焦點放在比利・林恩身上,把他當作鏡子,映出戰爭對周遭世界的影響。
以一人觀照全局,這種東方式的內心探索,依舊保持著李安式的曖昧,總是將原本尖銳的觀點,包裹在貌似溫柔的外殼下,稍有疏忽就會不得要領,失去準星。
相比之下,向來不善於塑造人物的諾蘭,選擇用外化手段,隻著力表現戰爭恐懼與求生意志,雖然沒有李安那種對戰爭本身的深沉思考,但好在總是準確高效。
其次,他們的這兩部電影,雖然都有戰火硝煙的大背景,但實質上都是個體視角的歸鄉故事,隻不過,李安的那部更純粹,諾蘭的這部更復雜一些。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的是男主角回傢前後的不同遭遇。它將戰場與秀場交叉對比,既顯出戰事對主角造成的心理創傷,又表現他回鄉後榮辱並存的滑稽窘境,將一場無聊戰爭的荒誕性,全都投射在瞭新兵蛋子比利的人生中。
甚至,一向以穩重著稱的李安,還借角色之口拒絕富商拋來的橄欖枝,將烈火烹油的美國夢好好批判一番。這種直接的表達,實際上也是一種個體視角的體現。
相比而言,商業名導諾蘭,在講訴 " 英軍脫歐歸鄉記 " 時,顯然考慮得更圓融。陸海空的三條敘事線,雖然總體都是個體視角掛帥,但各自都夾帶著一些私貨。
陸地線中,幾名年輕士兵奮力求生,沉默中以肢體表演為主,既有人性的怯懦也有環境的艱險,這種純粹的遊子歸鄉,最符合諾蘭 " 敦刻爾克情結 " 的民間設定。
海洋線中,忽略軍艦聚焦民船。機智老船長勇救士兵,一心支援我軍前線的 " 主旋律 " 色彩初顯,同時,為瞭表現價值觀沖突,諾蘭又讓角色開始瞭嘴炮辯論。
天空線中,綁在戰機上的主觀鏡頭,使個體目光得以驚艷呈現。然而,湯姆・哈迪夕陽下的身姿固然叫人動容,但說到底還是俗套的英雄主義犧牲。
更重要的是,當千百民間漁船駛來,首長迎風流淚的一幕出現,當首相丘吉爾的總結陳詞在耳邊響起,諾蘭一直堅持的個體視角,就在某種程度上遭遇瞭消解。
原本隻屬於民間的歸鄉情懷,融入瞭官方色彩,難免又落入瞭愛國主義的窠臼。
最後,他們的這兩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覺都是沉浸感。李安與諾蘭運用不同的策略,挑戰著觀眾原有的審美習慣。
4K,3D,120 幀,一向以謹慎示人的李安,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通過全新的技術嘗試,他試圖讓觀眾始終跟隨比利・林恩的視角,面對戰爭內外的種種,看清他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從而形成某種情感共鳴。
同樣為瞭沉浸感,相比李安的開拓,諾蘭的策略,更像是一種有意識的主動撤退。
減少臺詞說教,轉而用影像講故事;簡明敘事的線索,不再玩花樣的結構;人物塑造為輔,氛圍展現優先;堅持壓縮時空的平行剪輯,將懸念感的追求進行到底。
有所取舍的他,這次做起瞭減法,發揚優勢,回避短處。其中,最為大膽的改變,就是諾蘭式的視覺奇觀,這一次變成瞭聽覺奇觀占主導。
漢斯・季默這次不甘寂寞,嘀嗒的讀秒不絕於耳,一種介於音效與音樂之間的聲音貫穿全場,高強度地轟炸著觀眾,幾乎逼迫著他們去感受戰爭的炮火。
吹或是黑:天才諾蘭的封神之說
聊《敦刻爾克》,不聊它的導演諾蘭幾乎是不可能的。
江湖聞名的 " 諾吹 " 眼中,這位屢創佳績的神作導演,橫掃 IMDb 與豆瓣兩大主流評分平臺,始終代表好萊塢的先進生產力,始終代表 " 燒腦 " 電影的前進方向,與吳京之類的人,並沒有半點對話的空間,地位已經崇高到瞭 " 宇宙第一導 " 的地步。
部分堅定的 " 諾黑 " 則認為,諾蘭這個商業導演,隻是個現代化的希區柯克,當今年代的斯皮爾伯格,靠著幾把刷子行走天下,看似犀利強大實則內涵有限,看似先鋒精英實則土氣陳舊,說到底也就隻是個貫徹普世通俗價值觀的優秀匠人。
其實,不吹不黑,在小十君看來,諾蘭是一位優缺點都非常明顯的天才。
先說優點,作為一個講故事的高手,諾蘭總能運用嫻熟的技巧,將高概念的敘事模式與震撼的視覺奇觀完美結合,使觀眾沉浸在他的世界中。
並且,繼承自前輩希區柯克的懸念營造,創意豐富的時空關系,以及與漢斯・季默的配樂合作,使他總能保持大片風格,讓電影極具觀賞性與娛樂性。
再說缺點,人物塑造的單薄,始終是諾蘭被人詬病的一點,女性角色的缺乏,甚至成瞭一個 " 死老婆 " 梗。除瞭希斯・萊傑等個別角色,他的人物似乎總是顯得工具性太強,隻是在傳達導演的某種觀念,缺乏表演的魅力與光彩。
並且,就普遍意義上的 " 大師 " 而言,諾蘭的電影在想象力與意識上還有所欠缺,他習慣於呈現的主題,總更偏於共識,而缺少導演對世界的獨特思考與認識。
李安或是諾蘭:好學生的未來方向
平心而論,對於小十君來說,李安或是諾蘭,都是那種很好但喜歡不來的導演。
他們就像是那種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業務水平出色,人品談吐得當,在大眾心中一直是有口皆碑的行業楷模,總能嚴絲合縫地完成一篇還不錯的命題作文。
可當這種 " 套路 " 逐漸成為瞭某種習慣,對於新鮮感的渴求,又會讓影迷對他們有些失望。畢竟,在通往眾神殿的路上,我們還希望他們能夠拍出更多的不一樣。
如今,他們都來到瞭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 電影是一場夢,直到它實現,才是一場華麗的美夢。"
經歷技術冒進,遭遇票房潰敗,正處於中場休息的李安,今年 63 歲,即將再次涉足科幻題材。素來知難而上的他,會迎來一場東山再起嗎?會繼續來之不易的電影夢嗎?
" 我是克裡斯托弗 · 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
選擇撤退的諾蘭,今年 47 歲,深知自己優劣勢的他,是否又能手握票房口碑,榮登奧斯卡,就此開啟作品的新階段呢?
好學生的未來究竟會怎樣?熱愛電影的小十君,願意與你一同期待。
互動話題
你覺得《敦刻爾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