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片《敦刻爾克》上映後,話題熱度持續發酵。
相較於以往「清一色好評」,這一次的口碑卻呈現出兩極分化:
有的盛贊這是諾蘭十年來最好的作品,水準依舊;
也有的遺憾諾蘭這一次失手瞭,跌下神壇、光環不保;
香玉身邊也有朋友反饋:
跟諾蘭以前的風格不一樣啊,平鋪直敘,感覺有點無聊。
雖然當時香玉優雅地保持瞭圍笑,但內心卻在吶喊:
我們看的是同一部《敦刻爾克》吧?不是刪減版吧!
於是香玉再次沖進瞭影院的 IMAX 廳,二刷回來,我對《敦刻爾克》的評價還是同之前一樣:
諾神還是那個諾神
《敦刻爾克》依然是我目前為止年度最佳院線片
觀眾會有心理落差,香玉可以理解。
諾蘭的名氣實在是太大瞭,「燒腦」更是成為瞭他的固定標簽。
《記憶碎片》的倒敘結構、《盜夢空間》的真假虛實、《星際穿越》的物理科幻,甚至連《蝙蝠俠》三部曲,都拍出瞭漫改英雄的巔峰。
觀眾們已經習慣於他花哨牛逼的炫技,默認他的電影一定會有高智商的反轉或開放式的結局。觀影過程中隨時準備掏出小本本做筆記,待回傢後洋洋灑灑寫出上萬字的分析帖、科普文。
看諾蘭的電影,已經被公認是一種秀智商的行為。
於是當他們從《敦刻爾克》的放映廳走出來的時候,就納悶瞭:
就這麼簡單嗎?
燒腦呢?高智商呢?牛逼轟轟的反轉呢?撲朔迷離的開放式結局呢?
這不就是一個淡出鳥的軍隊大撤退嗎?還要諾蘭來拍幹嘛!
心理落差產生瞭,差評也就隨之而來。
確實,相較於以往天馬行空的虛構世界,《敦刻爾克》是諾蘭拍攝的第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
二戰歷史的真實性與殘酷性,從一開始就已經規定瞭影片的寫實基調。
但戰爭電影千千萬,《敦刻爾克》卻隻有諾蘭拍得出。
他依然沒有按照常規的時間線進行故事架構,而是從海陸空三條線交叉剪輯進行,最終進行匯合。
有些人說,這次的多線交叉剪輯難度並不大。相比以往燒腦的設計,這一次基本沒有任何理解上的難度。
但容易理解,並不代表就是簡單。
要知道,海陸空這三條線,雖然在影片中呈現出的效果是平行交叉進行,但事實上三條線路的時間長度是不一樣的:
防洪堤(40 萬英軍滯留沙灘):一周
海洋(民用船隻救援):一天
天空(皇傢空軍支援):一小時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三條線,是存在明顯的時間差的。
所以當空軍那條線都已經擊毀好幾架敵軍時,海船那條線才剛剛看到三架噴火戰鬥機從頭頂飛過;
當湯老師看到載著湯米和他夥伴們的藍色小船逐漸下沉的時候,陸地那條線上的藍色小船還擱淺在沙灘上紋絲不動。
當月光石號救起被魚雷炸懵的基裡安 · 墨菲時,下一個鏡頭是他在陸地那條線上還衣衫整齊地勸剛被魚雷襲擊的湯米冷靜。
而回過頭再看才發現,湯米那句「當你自己被魚雷炸過後再來勸我冷靜吧」的吐槽,真是一句成讖。
像這樣將時間長度不一樣的三條線交織在一起,並且要最後實現融匯到一點,劇本編寫難度其實相當之高,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發生混亂和違和。
但看過片子的觀眾應該都能體會,整部影片下來故事的進程都非常流暢。
而且剪輯時很有心地把各條線的起伏都貼合在瞭一起。
比如飛行員柯林斯的落水段落,就和湯米一夥人在漏水船內的鏡頭剪到瞭一起,把緊張感疊加;
而當救援的曙光出現的時候,三條線也都有著各自的勝利,震撼力翻倍。
這樣的交叉剪輯,你說比不上以前的作品?香玉不服。
我們都知道,諾蘭是一個癡迷於膠片、實拍和的 IMAX 格式導演,因為這是他認為能最大程度呈現真實的方式。
所以一定要看 IMAX 版!一定要看 IMAX 版!一定要看 IMAX 版!
不管是《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再怎麼天馬行空充滿想象力的畫面,都是他靠「虐待」攝影師和道具組實拍出來的。
虛擬空間尚且如此,《敦刻爾克》這樣基於真實的事件,諾蘭更是要把「寫實」放到最大。
就拿影片開場的那聲槍響來說,音量已經達到瞭讓人生理不適的程度。香玉在看第二遍的時候,也依然有被嚇到。
之後的槍響、炮擊也是同樣,全然不顧觀眾耳膜的承受力,把炮彈所帶來的恐懼感原樣壓到瞭觀眾身上。
尤其是空戰過程中,連飛機鐵皮震動的聲音都是一清二楚。
因為諾蘭喪心病狂地直接把 IMAX 攝影機裝到瞭戰鬥機的機翼和機艙裡。為的,就是真實再現戰爭時士兵們的直觀感受。
不過事實上,戰場上真實的槍聲比這還要更刺耳,後期已經做瞭一定的消聲處理。
手持 54 斤 IMAX 相機跟拍、長時間水下攝影、影史上用船最多的影片、燒 500 萬美元買二戰轟炸機 ……
關於「跟著諾蘭拍片是種怎樣的折磨」的故事,大傢這兩天應該也聽得不少瞭,香玉就不贅述瞭。
總之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就跟他自己所追求的一樣:
一個不用戴 3D 眼睛就能身臨其境的虛擬空間。
以往的戰爭片,也不乏震撼人心的作品。香玉會被感動或者心生憐憫,但都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去看待戰爭中的受難者。
但《敦刻爾克》提供的是一種浸入式的觀影。
你看不到敵人、看到 40 萬的軍隊、甚至看不到身後的街巷裡在發生什麼,隻知道槍聲不斷、戰火不滅。
影片中所有的畫面,都是從片中人物的視角出發的。他們看得到的,你也能看到;而他們看不到的,你也隻能等待。
而恐懼感往往就來自於看不到的東西。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場湯米在船內等待漲潮的戲。
觀眾和他一樣,全然不知道外面正在發生什麼,隻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射進來的子彈,和止不住灌進來的海水。
海陸空似乎空間很大,但對於三條線裡的角色來說是完全封閉的。一旦危險來臨,隻能自己面對,而沒有任何求助的途徑。
我們知道最終的結局是四十萬英軍有三十三萬五千人獲救,但這過程中誰會成為那六萬五千亡魂之中的一個?
沒人知道。
整部影片沒有高潮,因為幾乎全程都是高潮。搭配著漢斯 · 季默的音樂,讓人分不開一絲神。
或許這也是諾蘭這次縮短片長,隻剪瞭 97 分鐘的原因吧。讓每個人鏡頭都不多餘。
香玉很少很少能如此全神貫註的觀影,即使是二刷,我依然全程目不轉睛。
沒有 3D 效果,但這卻是我第一次那麼真切地體會到戰爭的可怖。
光這一點,《敦刻爾克》就足以被贊揚。
科技手段的進步能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但奇觀的展現隻是最幼稚的起步階段,真正的高手是能夠實現心靈上的震顫。
這時候,技術的痕跡反而會被隱藏起來,不露聲色、不喧賓奪主。
也就難怪會有人說:
看《敦刻爾克》,竟然有一種「硬科幻」的觀影感受。
在眾多批評聲中,不乏說《敦刻爾克》流於表面,思想性不高。
這部片子沒有明確的主角,沒有正面人物,設想中的反面人物也壓根沒有露過臉,沒有傾向性的批評或贊揚,甚至讓你做個閱讀理解總結一下主題思想都有點困難。
任何一個人的價值取向都是主觀的,而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客觀的歷史。
所以站在諾蘭的角度,一個導演所能做的,就是把觀眾帶回到當時的戰場之中去,感受他們所感受的,恐懼他們所恐懼的。
這其實比任何的說教更有深度。
戰爭面前無英雄,一切對戰爭的粉飾,都是因為他沒有真正參與過戰爭。
Well done
辛苦瞭
What we did is just survival
我們隻是活瞭下來而已
that's enough
這就夠瞭
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當他懂得把自己的鋒芒收起來的時候,也就離大師更近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