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退出、體驗下降,這個鍋該金融監管來背?

08-15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微信公號:洪言微語。

近期,隨著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逐漸趨嚴,企業的合規成本正在逐漸增加,部分平臺甚至會因此退出市場。於是乎,市場中開始出現一種聲音,認為監管人為提高瞭平臺成本,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同時,小額普惠的定位也限制瞭互金平臺的發展空間,如網貸平臺紛紛下降大額標、第三方支付開始限制筆數和限額。近期天弘基金甚至開始把餘額寶賬戶餘額限定為 10 萬元,在很多人看來,也不利於相關企業的發展。

瀏覽下近期的自媒體頭條,類似 " 馬雲哭瞭 "、" 這次馬雲真的要哭瞭 "、" 馬化騰哭暈在廁所 " 等標題不絕於耳,自然是吸眼球的一貫套路,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憂慮的客觀反應。

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監管之於互金行業的作用呢?對行業而言,強監管真正的限制是什麼,出路又在哪裡?

其實,金融業屬於經營風險的行業,高風險屬性決定瞭強監管的必要性,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在寬松式監管的氛圍內成長起來,隨著規模逐步做大,風險外溢效應增強,加強監管具有內在的必要性。

站在行業角度來看,考慮到監管可以大幅降低潛在風險,盡管短期內會提升平臺成本,但中長期看,有利於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

當然,站在具體的平臺角度來看,監管門檻和監管成本的提升會增大其短期經營壓力,甚至會加速或迫使部分經營狀況較差的平臺加速退出市場。不過,若從好的方面來看,客觀上也會起到行業凈化的效果,畢竟,平臺數量越少,無序競爭越少,對合規發展的平臺也是好事。

以網貸行業為例,普遍認為,銀行存管是平臺合規與否最大的門檻。網貸之傢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7 月 30 日,已經上線銀行存管業務的網貸平臺共計 383 傢,占比不到 18%,剩餘的大多數平臺,可能都會因此最終退出行業。

但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若沒有銀行存管的要求,平臺可以隨意接觸並動用大傢的資金,分分鐘便能卷款跑路,哪有投資者敢來呢?銀行存管看似增加瞭平臺成本,但沒有銀行存管,行業的發展隻能是一句空話而已。同時,平臺數量越少,對合規的大平臺而言,獲取用戶的成本也就越低,也是件好事。

隻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無視好的一面固然不對,否認不利的一面也無必要。就金融監管而言,安全與效率是一體兩面,增強安全效果的同時,往往也會制約行業效率。

在當前環境下,金融安全的優先性不容置疑,任何不利安全性的監管松綁都無可能,但有沒有可能在不損害安全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創新的空間呢?畢竟,隨著金融科技競爭的國際化,監管需要著重考慮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續提升國內金融科技的國際競爭力。

在筆者看來,還是有的,出路就在技術進步。過去幾年來,技術進步顯著提升瞭金融業務效率,也成功實現瞭安全與效率的再平衡。

傳統金融機構之所以做不好或不願做普惠金融業務,根本的限制便是安全與效率的平衡,因為缺乏評判普惠群體信用風險的手段,涉足普惠金融業務便意味著不安全,為瞭確保業務安全,便不做這塊業務好瞭。

而互聯網金融通過大數據風控技術的探索,充分利用散落在互聯網角落裡的用戶信息和各種行為數據給普惠群體打分,普惠金融業務也變得安全起來,可以在不損害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拓寬融資業務的邊界,實現安全與效率的再平衡。

就金融監管而言,也是一樣,通過大力發展監管科技,也可以達到類似的結果,即傳統監管手段下認為有損安全的金融機構行為或業務模式。隨著監管科技性的提升,在新技術新監管視角下,可能便是安全的,此時,便可在不損害安全性的前提下為金融機構松綁,實現安全與效率的再平衡。

2017 年 5 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 ( FinTech ) 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便可視作監管機構大力發展監管科技的標志。其實,大數據技術也早已在金融監管中小試牛刀,在反洗錢監管、證券領域的老鼠倉監管等領域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瞭監管效率。

另一方面,從業機構自身不斷發展金融科技,用技術提高業務的安全性,推動監管對新技術新模式的認可和松綁,也是一樣的效果。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掃碼支付便是典型的案例,監管機構從 2013 年對線下掃碼付安全性的質疑,到 2016 年正式承認其為合法合規的支付手段,根本的驅動力也在於技術的進步帶來的安全性的提升。

所以,與其被強監管困擾,不如主動擁抱監管,埋頭加強金融科技投入和研發,為技術進步創造更大的空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