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曾是精英的代名詞,擁有海歸的光環往往意味著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收入。如今,對於海歸來說,這樣的 " 美好時代 " 一去不復返,和國內的同學歷畢業生相比,海歸已經不具優勢,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劣勢。
有人算瞭一筆經濟賬,海外留學一年至少花費二三十萬人民幣,但最新的數據卻顯示,近半數海歸的初次就業工資在 6000 元以下,和國內畢業生相差無幾,而之後能有怎樣的工資水平,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能力。
尤其是對於一些普通傢庭來說,為瞭送孩子出國留學幾乎掏空瞭傢底,這樣值得嗎?
6 年花 180 萬留學
回國工作被開 2000 元底薪
都市快報昨日(9 月 6 日)的一則報道便是最新的案例。
小林的父母都是生意人,由於生意難做,傢境不算富裕。
小林高中在杭州的一所重點中學,成績中等。父母的想法是,與其讓她考一個普通的國內大學,還不如跟著留學大潮去國外闖一闖。
最終小林選擇瞭去澳洲讀金融,而為瞭送她讀書,父母把傢裡的房子賣掉,150 多萬元的賣房款裡,120 萬元留給小林做留學基金。
在澳洲留學的小林過得並不順利,但還是用 6 年的時間拿到研究生學歷。
▲圖片來源:都市快報
" 一回國,我就想工作,等不及瞭!我在澳洲過瞭 6 年,花瞭 6 年爸媽的錢,而以前的同學們已經工作瞭兩三年瞭,我怕追不上他們的腳步。" 小林坦言,2016 年底回國,剛開始找工作的焦慮感無時無刻不在。
小林投瞭六份簡歷,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 " 碾軋 "。
有一場面試,對方不客氣地說:" 我們收到的簡歷裡有留學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麼優勢?"
另一場,面試官皺著眉頭:" 你 26 歲還沒有過任何工作經驗嗎?"
還有一場,對方宣佈:" 我們的底薪不高,2000 塊錢,其餘靠業績提成。"
……
無工作經驗,2000 塊底薪,再對比周圍留在國內的同學們,小林也忍不住問自己:這些年國外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最終在今年年初,小林在父母的幫助下,進入瞭一傢國企,每個月工資拿到手 5000 元。這和她最初的預期不是沒有差距,但是經過多番碾軋下來,她說自己要求已經放到很低瞭。這傢企業留學生眾多,不乏國外一流大學的學子。
最後,小林再算瞭一筆賬:1 年的留學準備花瞭近 10 萬元人民幣,6 年澳洲學習和生活花費大約 180 萬元人民幣。依照目前的工資水平,賺回這筆錢難度不小。但是,小林依然給自己定瞭一個目標—— 10 年賺回這近 200 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父母將賣房剩下的 30 萬元加上傢裡原來的積蓄用作首付,買瞭一套 180 多萬的新房。小林查看售房網站,自傢現在的房子估價已經 400 萬以上瞭。
近半數海歸初次就業工資在 6000 元以下
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小林的情況並不是孤例。
金陵晚報報道,一位美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碩士,回國後在一傢大型國際公司任職,月薪 8000 元左右,但是此前讀書的學費已經超過百萬。8000 元的月薪不低,可是想要 " 回本 ",也需要很多年。
留學顧問李禕凡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海歸的本科學歷與國內普通本科相比,其實是處於劣勢的。同樣是本科學歷,海歸與國內學生相比缺少參加工作前的準備,包括對政策的瞭解、人脈的積累等等。不過他也提到,如果擁有研究生學歷,或者在回國前擁有工作經歷的話,海歸在就業、薪資待遇方面會比普通學生更有優勢。
最新數據也體現出海歸面臨的尷尬處境。
智聯招聘不久前發佈的《2017 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初次就業的工資分佈中,6000 元及以下的占比最大,為 44.8%,6001-8000 元的占比 22.7%,8000-10000 元、10001-20000 元的分別占比 13.0% 和 13.7%。20001 元及以上的占比僅為 5.8%。
當被問及實際工作收入與個人期望是否一致時,認為高於期望的僅為 1%,認為基本符合的占比 30.1%,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的占比 68.9%。
海歸的 " 貶值 " 跟海歸的數量密切相關。
據 2017 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佈的數據,截至 2016 年底,海歸總數達 265.11 萬人,僅 2016 年就有 43.25 萬留學生畢業回國,新增海歸人數已經超過高校畢業生增量。
網友:有能力自然值錢
對於海歸的 " 貶值 ",不少網友發表瞭看法。
有網友認為,海歸的 " 貶值 " 一方面在於出國留學更加容易,留學人員增加,一些人本身在國內成績不太好,出國留學隻是為瞭逃避高考。同時,國外的大學也有 " 三六九等 " 之分,不是所有的大學都有競爭力。
有網友認為,畢業證加專業證才見真章,要看在大學經歷瞭什麼,在國外有沒有工作經歷等。
還有網友認為,出國留學不僅隻是為瞭找一份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看待事物的角度。
對於海歸的 " 貶值 "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每經編輯 何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