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多多被指圈錢 15 天後失聯 涉嫌傳銷或非法集資

08-02

消費返利鼻祖 " 萬傢購物 " 曾用的宣傳圖。資料圖

領多多被指 " 圈錢 " 十五天後失聯

作者: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羅聰冉 來源:法治周末

不用考慮商品價錢,消費多少返還多少,實現零成本購物……這麼 " 好 " 的事,是餡餅還是陷阱?

近日,參與過此 " 好事 " 的消費者王君(化名),卻覺得十分糟心。王君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其在一傢名為 " 領多多商城 " 的消費全返平臺,高價購買瞭大量商品,然而在還未收到所謂的 " 全返 " 時,該商城的頁面便無法登錄、客服電話也撥打不通,疑似跑路。

" 消費返利 " 原本是一種常見的促銷手段,商傢設定一個消費梯度,滿額有返利,相當於打折活動。如今,這一促銷手段卻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包裝成眾多誘人的概念:消費全返、消費相當於存錢、消費致富等。

記者註意到,近幾年來,已有多傢以 " 消費返利 "" 購物返本 " 為運營模式的網站及所屬公司,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工商部門立案調查。今年 7 月,有媒體曝光一份 " 黑名單 ",指出雲聯惠、人人公益等 150 傢 " 消費返利(全返)" 平臺涉嫌傳銷騙局。

會員:

平臺開業十五天便失聯

王君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領多多商城 " 從 7 月 12 日開始運營,該商城宣稱,購買平臺上的商品均可全額退款,即消費者消費多少、平臺返回多少,如此大的 " 便宜 " 吸引瞭大量消費者的參與;然而,7 月 27 日下午兩點,該商城的頁面出現異常、客服也不再回應,數千位消費者的 " 美夢 " 破滅,不僅沒有收到消費金額的全返,很多人連購買的商品都沒有收到。

記者瞭解到," 領多多商城 " 的具體規則為:新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關註 " 領多多商城 " 微信公眾號後,綁定手機號,完善會員資料後,就可以任意選購。退款規則為,消費 1000 元以內,從收貨時間算起,7 天可以自助申請退款;1000 元以上,從收貨時間算起,10 天可以自助申請退款;5000 元以上,從收貨時間算起,15 天可以申請退款,處理時間都為 3 個小時內。

王君介紹,7 月 23 日,其在朋友的推薦下關註到 " 領多多商城 ",掃描該朋友專屬的領多多二維碼後,其成為該朋友的下線;" 領多多商城 " 的傭金規則是二級分銷模式,一級百分之二,二級百分之一;舉例來說,即甲拉乙加入,乙再拉丙加入,若丙買 100 元的東西,甲便有 1 元的提成,乙有 2 元的提成。

" 當天,我就下單購買瞭華為手機、嬰兒推車、尿不濕等商品,共計消費 8000 元;原本應該在幾天後先收到貨物,然後 15 天後再拿回全額的退款,結果現在,別說返現,連貨都沒有收到。" 王君說。

一位加入時間比王君早 3 天的會員李青(化名)介紹,其於 7 月 20 日在 " 領多多商城 " 購買瞭一部 vivo 手機和一條毛巾,共計消費 8817 元;作為加入較早的會員,雖然其收到瞭所購買的商品,但這些商品的市場價大概隻有兩千多元,自己還是虧瞭 6000 元。

" 平臺上的商品由供應商提供,商品售價會比市場價高四五倍,比如,一臺兒童玩具汽車,市場價為四百多元,在該商城上能賣到兩千多元。" 李青說。

一位 " 領多多商城 " 供應商告訴記者,以一部市場售價為 1200 元的手機為例,雖然供應商在領多多平臺上傳商品時,可以自己填寫價錢,但如果售價寫得虛高,平臺在審核時會不予通過;但平臺在審核通過後,還會重新填寫商品售價、將手機翻倍賣到 5500 元左右;而供應商在申請提現時,還是隻能提現 1200 元。在平臺失聯後,很多供應商也沒有拿到自己的貨款。

記者瞭解到,目前,很多消費者和供應商自發組建瞭多個維權群,也有不少人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

專傢:

涉嫌傳銷或非法集資

截至發稿,記者多次撥打 " 領多多商城 " 客服電話,均處於關機狀態。" 領多多商城 " 微信公眾號的主體顯示是:安徽三隻兔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7 月 30 日,法治周末記者聯系到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白傑。白傑介紹," 領多多商城 " 微信公眾號一開始確實屬於其公司所有,原本想做電商平臺,後來覺得難以運營,便於 6 月 9 日將該公眾號賣給瞭陜西的林某;林某以其公司名義所從事的活動,對公司名譽造成損失,其作為受害者之一,會配合警方調查。

據瞭解,白傑已將林某的聯系方式轉告給會員,但該號碼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對於 " 領多多商城 " 消費全返的模式,京師律師事務所互聯網金融法律事務部主任左勝高認為,該商城以消費全返的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高價銷售商品的方式向不特定群體歸集資金,參與者之所以願意在該商城以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價格購買,不在於商品本身,而是追求高額返現;商城打著銷售產品的幌子,實際上所從事的行為涉嫌構成非法集資;同時,該商城也存在 " 收取人頭費 "" 發展下線 " 的傳銷嫌疑。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介紹,2016 年 3 月,國傢工商總局發佈瞭《新型傳銷活動風險預警提示》,其中明確指出,不管傳銷組織如何變換手法偽裝自己,隻要同時具備以下三點就可以斷定涉嫌傳銷:一是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即交錢加入後才可獲得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 " 資格 ";二是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即拉人加入,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三是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或者返利。

" 會員在平臺購買商品時,支付瞭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價錢,這一高額定價與市場價之間的差價,即是會員所交納的入門費;另外,平臺會員通過掃碼發展下線,並可以從下線的消費額中計提報酬,此模式均符合傳銷的特征,該平臺涉嫌傳銷。" 武長海表示。

對於 " 領多多商城 " 公眾號轉讓之事,武長海認為,即便是該公眾號私下轉讓給瞭他人,但該賬號主體未做變更,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還是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提醒:

是陷阱不是餡餅

一些會員向記者介紹,在參與 " 領多多商城 " 消費返現活動之前,自己還在類似模式的消費返現平臺進行過購物,包括億拼、利市派、分享傢、夥伴傢等平臺,都是經一些好友介紹便參與瞭進去。目前,除瞭 " 領多多商城 " 失聯之外,其他平臺還在運營。

" 此前,在利市派等平臺上的購物消費,都已經全額返還到賬,這次會選擇領多多商城,是聽瞭一些老玩傢的建議,認為新平臺一般不會出問題,擔心老平臺運行久瞭資金會出問題,但是沒想到領多多商城這麼快就出現瞭異常。" 王君坦言," 說白瞭,參與這種消費全返活動,就跟賭博一樣,賭贏瞭就能賺,賭不好就輸瞭。"

其實,因消費返利模式倒下或跑路的平臺已有多起。2012 年 6 月,被稱為購物返利模式鼻祖的浙江萬傢購物平臺一夜崩塌,代理商遍佈全國 31 個省市區 2300 多個縣市,涉案金額 240.45 億元,留給加盟商傢和消費者的是巨大的債務黑洞。

記者註意到,對於這種消費返現模式,目前全國已有多個地方政府下發風險警示。例如,今年 2 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發佈關於 " 高額消費返利 " 類網站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的預警提示,文中指出:一些企業誇大或虛構此類運營模式的盈利前景,在實際經營收入及利潤無法支撐的情況下,通過發展人員和非法吸收資金維持運轉,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侵害群眾和單位的合法權益,損害正規電子商務企業和行業形象,已涉嫌傳銷或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

7 月 17 日,湖南省華容縣預防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發佈瞭 " 關於部分‘互聯網 + 實體店’消費返現模式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指出這類消費返現模式違背市場經濟規律,資金運轉不可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參與者資金將面臨極大風險。

" 消費者在辨別是否存在陷阱時,應謹記反常即為‘妖’,正常的消費返現,一般返現比例不會太高,因為平臺還要盈利,而消費全返模式,已嚴重違背市場規律和社會常理,本身不具有持續的可操作性,試想如果人人都買多少返多少,那麼平臺的利潤從哪裡來?"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指出,此外,正常的消費返現,一般是當場兌現,返現和消費行為之間基本不存在時間差;而消費全返模式,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按比例返還,這樣平臺就留下瞭操作空間。

鄧建鵬表示,消費全返騙局的參與者,一方面是因為金融風險防范觀念不強,缺乏知識、認知不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內心的貪欲作祟,追求 " 一夜暴富 ",但這種投機取巧的心理,換來的終將是人財兩空的慘痛代價。

( 法治周末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