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海外並購 " 代表作 " 盈轉虧
曾經萬達海外並購的一大 " 代表作 " 如今卻陷入虧損裁員困境。8 月 2 日,萬達集團旗下美國院線 AMC 娛樂控股公司(以下簡稱 "AMC")發佈二季度業績預期,預估營收在 12 億 -12.04 億美元之間,凈虧損在 1.745 億 -1.785 億美元之間,每股虧損在 1.34-1.36 美元之間,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收益為 24 美分。面對業績虧損,AMC 方面也表示將通過裁員等措施削減成本,但全球電影市場相對低迷的態勢下,AMC 面臨的挑戰較大,對於萬達集團而言,海外資產頻繁遭遇業績之困也不利於萬達集團全球影視產業的佈局。
虧損超 1.7 億美元
萬達集團最近新聞不斷,繼 7 月中旬萬達系港股上市公司、萬達系債券在股市出現下跌後,旗下院線公司 AMC 的業績也出現下滑,凈虧損超 1.7 億美元。
關於業績虧損的原因,AMC 公開聲明解釋稱,主要是因為二季度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減少,北美票房表現明顯不佳。從 AMC 方面公佈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二季度北美票房整體下滑約 3.3%,其中,美國票房較 2016 年同期下降約 4.4%。而目前 AMC 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票房業務和影院食品銷售。
除票房外,AMC 方面還透露二季度的虧損與公司在去年底投資收購院線公司 Carmike 的稅前減值費用相關。公開資料顯示,2016 年 AMC 以超 1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瞭美國院線 Carmike。但交易被批準後,Carmike 的市場價值大幅下滑低於賬面價值,AMC 也因此不得不做好計提減值的準備。
面對業績之困,AMC 方面決定啟動削減成本計劃,其中包括減少運營小時數、裁減員工等,計劃將於 7 月開始實行,年底之前裁員 3200 人。未來 AMC 也將采取戰略性定價、促銷活動等措施吸引觀眾重新回到影院觀看電影。然而,現實情況看起來比想象中要嚴峻得多,從 AMC 公佈的 2017 年全年業績預期來看,AMC 所面臨的業績壓力並不小,AMC 預計今年的總收入在 51 億 -52.3 億美元之間;凈虧損在 1.25 億 -1.5 億美元之間。
按照 2017 年預計業績情況,AMC 將出現 2013 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根據 AMC 年報顯示,自 2012 年萬達集團收購 AMC 以來,AMC 的業績迅速提升,2013-2016 年,AMC 的凈收益分別為 3.64 億美元、0.64 億美元、1.04 億美元、1.12 億美元。業績上的下滑也直接影響到 AMC 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公開數據顯示,AMC 的股價在美股市場周二(8 月 1 日)盤後的交易中暴跌逾 26%。
" 影視市場是具有波動性的,就像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市場整體低迷,但《戰狼 2》等影片的上映迅速點燃瞭票房市場,影視市場出現暫時性的調整是正常的現象。但從影視市場長期發展的趨勢來看,數字化時代下,隨著人們在傢庭影院消費、網絡視頻消費等娛樂方式上的消費越來越多,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總體會呈現下滑的趨勢,對於 AMC 等傳統院線而言,面臨的市場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表示。
海外資產業績頻遇困
" 對於頻繁在海外收購影視資產的萬達集團而言,AMC 出現的業績下滑不利於萬達集團的全球影視產業佈局,同時也意味著萬達集團需要在業務上有新的調整。"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表示。
梳理萬達集團過去幾年在海外並購的影視資產,自 2012 年斥資 26 億美元拿下 AMC 之後,萬達集團相繼完成對美國傳奇影業等影視公司的收購;AMC 也步入快速擴張期,先後收購瞭歐洲院線巨頭 Odeon&UCI、美國院線 Carmike 等院線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院線公司。據 AMC 2016 年年報顯示,AMC 在澳大利亞、英國等海外市場擁有的大屏幕數量超萬塊。
一系列的收購在擴張瞭萬達集團影視版圖的同時,AMC 的業績也扭虧為盈,但不可避免的是,並購帶來的風險以及影視市場的不穩定性仍然讓 AMC 的業績再度遭遇大幅度下滑。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另一傢影視公司傳奇影業身上。
自 2016 年萬達集團高調收購傳奇影業以來,業內對傳奇影業業績的質疑聲從未停止。據 2016 年 6 月萬達院線公告顯示,2014 年傳奇影業凈利潤為 -22.4 億元,2015 年凈利潤為 -36.3 億元。而傳奇影業的業績虧損並沒有像 AMC 一樣,在被萬達集團收購之後得到顯著扭轉。
2016 年,傳奇影業出品的《魔獸》、《長城》兩部影片在院線上映,盡管在國內票房都超 10 億元,但海外票房並不理想,兩部影片共計收獲 7.6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而影片合計成本卻高達 3 億美元。原計劃 2016 年 8 月上映的另一個電影項目《幽冥》由於上映前被取消檔期,之後被 Netflix 買下版權僅在網絡播出。
今年傳奇影業的電影項目中,因《環太平洋 ( 4.180, 0.00, 0.00% ) 2》推遲至 2018 年上映,目前僅有一部《金剛:骷髏島》面向市場,並在口碑效應下收獲 5.6 億美元全球票房,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該片制作成本較高,《金剛:骷髏島》的全球票房需要達到 6 億美元才能回本。
此外,由於傳奇影業巨額的業績虧損,最近萬達電影 ( 52.040, 0.00, 0.00% ) 再次啟動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並沒有出現傳奇影業的身影。今年傳奇影業在經歷瞭年初的管理層波動,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在公開采訪中表示傳奇影業之後將有很大規模的重組計劃。
出海並購蘊藏風險
" 萬達集團在影視市場的頻繁操作是其在去地產化過程中進行的嘗試,佈局海外也有利於萬達國際化商業版圖的進一步拓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對此表示," 除萬達集團外,近幾年在國內經濟處於轉型升級的新常態下,基於市場已積累的豐富資源,國內資本開始尋求各種對外投資,但頻繁的資本操作也會伴隨相應的投資並購風險,因此資本方面的運作需要更加謹慎地處理。"
過去幾年,國內資本投資並購海外影視公司的案例並不罕見。復星集團曾聯合 TPG Capital 收購太陽馬戲團部分股權;騰訊曾參與投資 STX 娛樂;阿裡影業成立以來在海外業務動作也頗為頻繁,其中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去年 10 月收購影視公司 Amblin Partners 的部分股權。
然而,出於各方面的原因,投資交易失敗的案例也層出不窮,萬達集團此前收購美國娛樂公司 DCP 的交易最終沒有達成;去年 12 月,長城影視 ( 9.830, 0.07, 0.72% ) 也發佈公告稱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標的發生變化,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市的影視後期視覺特效制作公司 TIPPETTSTUDIOINC 不再被納入收購范圍。
" 除投資並購前的風險,企業更多的還需要考慮到並購後的風險。如對被並購企業的管理水平、業務運營、財務評估等做多方面的評估。" 劉德良強調," 事實上,國內資本在海外並購的企業涉及礦產、旅遊、能源、文化等多個產業,但所有成功的案例中,除企業自身在產品、體系等方面有競爭優勢外,還能很好地利用被並購企業的技術、知識產權、市場渠道、管理團隊等,使雙方在業務上產生較好的協同。但如果說並購後不能提高被並購公司的業務水平、運營效率以及收益,被並購企業反而會成為企業的包袱。"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鄧杏子 / 文 韓瑋 / 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