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小帥帥
全文共 3437 字,閱讀需要 7 分鐘
—— BEGIN ——
2017 年是 QQ 誕生的第 18 個年頭,18 年裡 QQ 從最初的 0 用戶成長到今天的月活 8.61 億,這款國民級產品可謂是中國互聯網界的 " 活化石 ",伴隨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網民成長。
俗話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試圖找出 QQ" 又猛又持久 " 的原因。
色欲:殺出重圍,脫穎而出
食色性也,孔夫子如是說。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也把生理需求擺在第一位,互聯網更是流傳著一句:" 性和暴力是第一驅動力 "…… 可見色欲是人最原始,最本能生理需求,QQ 誕生之時正是抓住瞭這個 " 痛點 ",方從一堆相似產品中 " 殺出重圍 ",脫穎而出。
1999 年 2 月,一款名叫 QQ 的聊天產品一經推出便獲得大量用戶喜愛,用戶飛速增長,到 99 年 11 月,QQ 的註冊數已突破 100 萬。
在當時 ICQ 和聊天室的雙重夾擊之下,QQ" 體驗好、體積小、下載快、運行穩定 " 的優點為其增色不少,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抓住瞭 " 色欲 " 這個痛點,搭建起瞭一個理論上能與無限異性交流 " 網戀 " 的平臺(當時不叫 " 約 ",叫 " 網戀 ")。
在 QQ 之前,彼時網絡社交的主要方式是混跡於各大同城聊天室,用戶也大多是些 " 摳腳大漢 " 在裡面討論些男人間的話題。
而 QQ 出現後,人們突然發現:這個具有搜索 ID 以及和陌生人聊天功能的聊天工具,似乎有著無限的可能性能來一場 " 網戀 " ——被中國幾千年的儒傢思想壓抑著的 " 約 " 需求,在互聯網時代突然就爆發瞭。
而 QQ 恰好迎接到瞭這個爆發點,可以說真是抓住瞭 " 約 " 的這個剛需。一時間人人都想和天南海北的異性網友一場轟轟烈烈的 " 網戀 ",這樣火爆的場面使得 QQ 在 ICQ 和眾多聊天室的包圍中,殺出瞭一條血路,以至於馬化騰先生都承認,當年為瞭增加 QQ 的活躍度,都有時假扮女孩子聊天。
可以毫不猶豫地說,色欲是人性裡最本能的需求,是產品和運營最初可以自發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後來的勁舞團、夢幻西遊等證明瞭這個道理,而陌陌更是將其發揚光大。
虛榮:盈利的探索與成功
今天的騰訊市值遠超 3000 億美金,擁有一系列 " 炫目 " 的頭銜,但曾經有那麼三次,QQ 差點就被賣瞭。
第一次:
QQ 用戶瘋漲,導致騰訊沒錢買服務器,馬化騰先生最初是想將 QQ 賣給運營商,可後來運營商嫌太貴瞭沒有要。
馬化騰先生最後通過朋友拉來瞭 IDG 和香港盈科數碼的共 220 萬美元的投資,渡過瞭第一關。
第二次: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美國納斯達克崩盤,眾多上市公司股票跌得一塌糊塗。
當時許多公司通過互相買廣告來做收入,你買我 200 萬,我買你 200 萬,從而使財務報表好看點,整個中國互聯網完全陷入低谷。
騰訊自然也面臨瞭很大的壓力,因為拉來投資後,一直未找到商業化的合適辦法,空有用戶卻找不到盈利的方式。
當時投資人唯一的想法就是把 QQ 養肥瞭賣掉,而在這種壓力下騰訊被逼研究 " 造血能力 ",所以跟運營商做瞭第一個產品——移動 QQ,短信和電腦的 QQ 消息互動,5 塊錢一月,這是騰訊的第一桶金,讓騰訊渡過瞭第二關。
第三次:
移動時代的危機
(與本文沒太大關系,在此不展開)
移動 QQ 的主要特點是方便,但是移動 QQ 享有 " 隨時在線、升級速度加快,獨有的紅色小圖標 " 的特權也是其得到較快推廣的原因。
移動 QQ 讓騰訊在增值服務上嘗到瞭甜頭,但是其主要營收完全來自於運營商,可以說是僅有的一個雞蛋還在一個籃子裡,所以騰訊一直在不斷地找新的機會。
2003 年年底,作為一款時至今日仍然很成功,令無數互聯網人耳熟能詳的著名商業產品—— "QQ 會員 " 正式上線:通過給予付費會員一些外顯的特權,這些特權小的有紅名、等級加速等,大則有遊戲特權、票務特權、聊天記錄漫遊、更高好友上限等。
承接著 QQ 會員,騰訊又連續推出瞭 QQ 秀、各種鉆等其它一系列增值商業產品,繼續大獲成功,這使騰訊正式進入盈利時代,攜帶著 " 如此傲人 " 的業績,騰訊也於 2004 年 6 月 16 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而根據 2004 年騰訊年報顯示:
2004 年騰訊的總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 55.6% 至人民幣 11.435 億元。其中互聯網增值服務的增加 91.1% 至人民幣 4.390 億元,而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 37.2% 至人民幣 6.412 億元。
整個增值服務占據瞭騰訊營收 94.5%,可見滿足用戶 " 虛榮 " 心理的市場有多掙錢。
回過頭來看,騰訊的增值服務產品大獲成功給我們的啟示是:當產品已經承載瞭用戶的社交關系和占據瞭用戶的大部分時間時,以至於用戶已經對其形成瞭某種依賴,那麼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提供一些能讓用戶身份、存在感變得更加突出的增值服務,這樣滿足瞭部分用戶的特權和虛榮心理,用戶是願意付費買單的。
貪婪:進一步擴大營收
QQ 會員的推出讓 QQ 發現瞭用戶 " 虛榮 " 這個市場有多大,於是用戶在開瞭 QQ 會員後發現還有年費會員,開瞭年費會員後還有超級會員;開瞭紅鉆後還有黃鉆,開瞭黃鉆後還有藍鉆,開瞭藍鉆後還有黑鉆、綠鉆、粉鉆 ……
總之,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騰訊做不到的。
除去 QQ 會員、鉆石等增值服務,QQ 昵稱下的那幾欄圖標也曾掀起 " 腥風血雨 " 過,並且已然在淘寶形成瞭一個產業。
除開這兩項,QQ 很多的充值活動也利用瞭用戶貪婪的本性,比如開通年費會員可享受比同等普通會員多 0.2/ 天的加速,現在一次性開通會員成長值 15 一天等等。
很多用戶的 QQ 會員已經續瞭 10 年,20 年,開通瞭所有的鉆和點亮瞭所有的圖標,是真的有這個需求嗎?不是的,因為 " 用戶的需求是可以被滿足的,但是用戶的貪婪的渴求是難以被真正滿足的 "。
懶惰:擴大業務范圍,騰訊大廈的商業基石
懶惰是指偷懶、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具體表現為 " 不求上進 " 和 " 浪費時間 ",放在產品裡潛臺詞就是便捷、輕量、易操作、快速的用戶體驗,所當我們在做運營和產品策劃時,首先要關註的便是如何讓用戶懶並 " 爽 " 著。
QQ 背後的 " 懶惰 " 體現在:
QQ 所有的產品裡你都可以用 QQ 一鍵登錄,在市面上絕大部分有第三方登錄裡產品裡,QQ 賬號必定在其中,可以說 QQ 賬號就是互聯網裡的一張通行證,是 " 硬通貨 ";
能記住本次登錄、多平臺同步,這個功能在現在的產品中基本都可以實現,可在當時那種 " 用完就走 " 的聊天室面前,QQ 的 " 記住本次登錄 " 和 " 多平臺同步 " 功能就像高維打低維,完全碾壓。
此外為瞭將用戶時間進一步消耗在 QQ 內部,2003 年 QQ 遊戲大廳上線,主打各種棋牌類休閑遊戲,目標直指當時國內休閑遊戲領域的霸主——聯眾,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加上出色的產品體驗和細節,短短一年之內,騰訊就已超越聯眾,成為國內第一大休閑遊戲門戶。
成瞭休閑遊戲霸主後,2004-2008 年騰訊 " 依葫蘆畫瓢 " 通過 " 自主研發 "QQ 系列遊戲,同時代理《穿越火線》、《地下城與勇士》等網絡遊戲,正式進軍網絡遊戲領域,而憑借 QQ 龐大的用戶數與用戶活躍度,騰訊可謂在遊戲領域 " 無往不利 "。
2009 年第二季度,騰訊首次超過盛大,坐上瞭中國網遊行業的第一把交椅,2014 年騰訊遊戲收入更是成為全球第一,可謂是既把用戶給留住瞭又把錢給掙瞭。
窺探:鞏固社交霸主地位
窺探是指對周圍的人和事有著好奇心和八卦心,絕大部分人表現為既想知道別人的隱私,但又不想暴露自己的隱私生活,除非自己主動想讓人知道。
QQ 有個功能叫隱身,就是你雖然在線但是卻可以將自己 " 隱藏 " 起來,除非你自己先開口和對方說話。
這個功能很大程度上滿足瞭人的窺探心理,你可以暗自觀察大夥在你不在的時候聊什麼,你也可以對不喜歡的人設置 " 隱身 ",然後躲在一旁偷偷看 ……
這就是對用戶窺探心理的一種揣摩," 隱身 " 功能就像一扇簾子,想讓你看就把簾子收上去,不想讓你看就把簾子放下來,在線或隱身皆由用戶操縱。
QQ 對窺探的理解在 QQ 空間上體現的更明顯,2005 年 QQ 空間上線,你可以通過朋友的相冊 " 窺探 " 到他做瞭什麼,你可以通過朋友的說說 " 窺探 " 到他現在的心情,你可以通過空間訪問記錄 " 窺探 " 到有多少人來看瞭你,哪些是點瞭贊 " 喜歡 " 你的人。
為瞭不被別人知道你 " 窺探 " 瞭他,你可以開通黃鉆抹去自己的訪問記錄,甚至你還可以鎖住自己空間,讓每一個想 " 窺探 " 你的人都要經過你的允許 ……
2005 年底,QQ 空間同時在線用戶數就突破瞭 100 萬,到 2007 年 QQ 空間僅用瞭兩年活躍用戶就突破 1 億,用戶飛速增長的背後正是 " 窺探 " 心理的迅速傳播。
而根據 2016 年發佈的全球社交媒體月活躍用戶數據,QQ 空間排名全球第五,排在它後面的是 WhatsApp、Google+、twitter…… 也就是說,QQ 空間是僅次於 QQ 的中國第二大社交網絡產品。
在微信未出的年代,QQ 空間就是騰訊的另一個利器,在外擋住瞭 facebook 的 " 躍躍欲試 ",在內擋住瞭 51.com、博客的 " 虎視眈眈 ",極大地鞏固瞭騰訊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
總結
我們發現:
" 色欲 " 使 QQ 殺出重圍,脫穎而出
" 虛榮 " 使 QQ 在盈利方面進行探索成功,從而擺脫危機
" 貪婪 " 使 QQ 進一步鞏固營收,擴大盈利
" 懶惰 " 使 QQ 拓展遊戲業務,打下瞭騰訊帝國的基石
而 " 窺探 " 則活躍瞭用戶,鞏固瞭 QQ 在社交的霸主地位
這些對於我們來說都值得借鑒,尤其是創造新產品的團隊,可以試著從滿足人性的角度來尋找突破點。
還是那句話老話:做產品其實就是懂人性、觸人心的一個過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