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與下半場 ?
過去一年,關於互聯網下半場的聲音特別多,在騰訊和阿裡不斷做大做強的趨勢下,「互聯網下半場」成瞭很多創業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仿佛上半場已經翻篇,下半場換瞭個賽場似的。
互聯網上半場很容易理解,就是搶占流量山頭。從 PC 到手機,誰搶的流量多誰就能占山為王,而這些流量都是來源於線上 ( 互聯網 ) 。
從 2000 年前後到 2010 年、從 2010 年到 2015 年左右,中國互聯網流量大致經歷瞭 PC 和移動互聯網兩個時代,這兩個階段流量的載體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互聯網線上流量的爭奪戰,今天騰訊搶的多一些,明天阿裡搶的多一些,遺漏的部分留給下面的小兄弟。說白瞭,大傢都是同一個維度的競爭。
但當線上流量的總量趨於穩定時,巨頭不舒服,創業公司也不淡定,所以要豎起新的大旗給自己壯膽。什麼是下半場 ? 王興說「上天、入地、全球化」。這個話 2010 年前王興沒有資格說,但 2010 後他是有的,畢竟美團從團購起傢,其實就是在倒逼線下流量。也就是說,早在 7 年前,美團就一直在為下半場儲力。
那麼什麼是下半場 ? 我覺得首先不是巨頭擅長的事情,再做一個微信、再做一個淘寶,肯定沒有機會瞭 ; 同時還要是自己擅長的事情,至少是自己提前入局的事情。在 AI 成為風口之前,你應該就已經在做深度學習瞭 ; 在分享經濟成為概念甚至理論之前,你就應該已經做出商業模型瞭 ; 在下半場開場之前,你就應該已經比拼瞭 45 分鐘,而不是替補上場。
很多公司甚至巨頭所謂的擁抱下半場,不過是一種姿態,而且是一種很被動的姿態。在一些資本密集型的領域,這種擁抱是有可能成功的,比如共享單車,兩三年就能用錢撐起一個超級賽道。但有些賽道,沒有上半場的積累,就沒有下半場的機會。
今年上半年大火的共享充電寶,一度把共享經濟帶入一個新的高度,就連做化妝品的上市公司聚美優品也加入戰局,但到目前為止,這個戰略選擇並沒有開花結果的跡象。之前 O2O 熱,BAT 中技術基因最強大的百度趕風口加入戰局,結果現在大傢都知道瞭,Robin 還是應該做 AI。
從互聯網上半場到下半場,很多公司不是從時間維度,而是從賽道維度,即上半場在一個賽道,下半場又切換到另一個賽道,把上、下半場的切換簡單看成瞭賽道的切換。
這背後折射出的是戰略的無力。從臺式機到筆記本,聯想沒有任何問題,但從電腦到智能手機再到互聯網,聯想從沒有跨越這道鴻溝,隻是在被動地應付。戰略尚不明確,人才上沒有積累,越是拼命找賽道就越是焦慮。
目前美國最大的三傢互聯網公司分別是 Google、亞馬遜和 Facebook。Google 接過瞭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同時取代瞭微軟在操作系統上的地位 ; 亞馬遜取代的是沃爾瑪以及 IBM 的業務 ; 至於 Facebook,則是一個將人聯系起來的社交場所。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美國中學生放學後平均每天通電話兩個小時,和今天玩社交軟件的時間差不多。一傢公司的基因決定瞭它的未來。
過去幾年,中國在新經濟領域成長起來的超級獨角獸,都沒有給傳統的巨頭公司什麼機會。生活服務領域是美團 ; 共享經濟領域是滴滴、摩拜、ofo 以及小豬、途傢等 ; 信息推薦領域是今日頭條。它們都是在巨頭眼皮底下誕生並發展壯大的。當然,巨頭以投資的形式進行佈局是另一回事。
這說明下半場是另一個維度的競爭:入場要早、戰略要明確、臟活累活要承受得瞭。以剛剛完成新融資小豬短租為例, 2012 年創立做共享住宿時,很多國人還不知道 Airbnb,更不知道共享經濟是什麼。到後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風口起來之後,大傢才發現共享住宿原來比這些領域都要早。
但不同之處在於,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標準化程度很高,適合資本催熟。而共享住宿其實是一門非標的生意,每傢每戶的戶型、房間千差萬別,非標程度極高。
小豬用五年時間做標準服務解決個性住宿的問題,這都是屬於上半場的「臟活累活」,也是下半場的門票。
當把這些事情都沉淀下來,就不是巨頭通過資本能迅速解決的問題瞭。也就是說,在巨頭入場之前,類似小豬這樣企業已把門檻建起來瞭。這個時候,共享住宿就是小豬的主場,而不是別人的下半場。
小豬短租當年知春路的鄰居今日頭條也是如此,一開始沒人看得上這樣一個新聞客戶端,但慢慢地,它用算法建起瞭自己的護城河並黏住瞭用戶。巨頭再有錢,也很難讓自己切換到這個半場。
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的戰略,其實都是風口上的戰略,東風刮來向西倒,西風刮來向東倒 ; 上半場一個戰略,下半場又一個戰略。反而是那些真正抓住下半場機會的公司,其實和上半場的戰略沒有本質區別,隻是一種延續和進化。
來源:互聯網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轉載請保留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