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靈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小巴每天早上到辦公室放下包、打開電腦後的第一件事情,是跑到樓下便利店買一瓶咖啡。
辦公室寫字樓的對面,是一傢大型超市,抬頭不見低頭見,某天買完咖啡等電梯的時候一想,真的已經很久沒有去過大型超市瞭,不管是辦公室對面的,還是自己傢附近的。相反,倒是天天要跑便利店。
年輕人可以一整年不去沃爾瑪
卻要一天跑好幾趟便利店
回到辦公室問瞭一圈同事(基本上都是 90 後),大傢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 我好像過去一整年都沒有去過一趟小區邊上的沃爾瑪瞭,以前要在超市買的東西,全部網購送到傢門口,相反,去便利店的次數越來越多,有時候每天還要去好幾趟,在傢門口的便利店買早飯、在公司樓下的便利店買零食。"
問及原因,是效率的考慮:
" 對便利店的需求,和去大超市,以及上網購物不一樣。我去傢裡樓下或是辦公室樓下的便利店,一般都是要買很著急的東西,比如出門去公司路上吃的早飯,或者周末我在打遊戲,打瞭一半突然藍牙鼠標沒電瞭,就要暫停遊戲,急急忙忙跑到樓下買瞭電池上來,然後再繼續。我覺得原來要去大超市買的東西,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電商渠道購買,而那些零碎、即時性的消費,便利店顯然更方便一點。超市,好像沒有什麼必須要去的理由。"
效率上的優勢,甚至覆蓋瞭價格上的劣勢:
" 便利店的空間,看上去更加舒服,裝修也幹凈,一進去一眼就看到就知道要的東西在哪裡。超市太大瞭,還要找。有時候,同一樣東西在超市比在便利店往往要便宜,比如一罐咖啡,超市賣 3 塊錢,便利店賣 4 塊錢,但我還是在便利店買得多,就是覺得其實也多花不瞭多少錢,不想專門再跑一趟。"
年輕人可以一整年都不去沃爾瑪,卻要一天跑好幾趟便利店。
同樣面對互聯網
大型商超越開越難,便利店卻越開越火
在這些消費個體行為的背後,是零售業冰火式的兩極演化。
根據凱度與貝恩咨詢發佈的《2017 中國購物者報告》,全中國頂級的 70 傢零售大賣場,過去 5 年受互聯網沖擊的影響顯著。
2012 年,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傢庭,一年下來平均要去沃爾瑪等大型商超購物 26.3 次,購買 101.6 千克(或升)的商品,大約兩周一次,購買 4 公斤左右的商品。
而到瞭 2016 年,這兩個數據已經降到 22.3 次和 90 千克(或升), 分別下降瞭 15% 和 11.4%。
存量受損,增量也頗為乏力,城市大型商超的傢庭滲透率已經飽和,最近 5 年一直維持在 80% 左右,可拓展的新市場有限,隨著相應的購物頻次、總量逐年降低,大型商超越開越難,最近數年倒閉、關門的品牌、門店不絕於耳。僅在 2015 年,就有一千七百多傢大中型超市門店關門。
即便如沃爾瑪這樣的行業龍頭也難以幸免:
2012 年沃爾瑪中國區關閉 5 傢門店
2013 年,關瞭 15 傢
2014 年,關瞭 16 傢
2015 年,關瞭 1 傢
2016 年,關瞭 13 傢
2017 年,關瞭 24 傢
盡管沃爾瑪每年仍在中國大陸地區新開不少門店,但關閉的數量也不少,且有增加的趨勢,整體的擴張逐步趨於停滯,頹勢盡顯。
與大型商超的艱難局面相反,便利店卻在持續增長的通道中。中國目前有 70 多個連鎖便利店品牌,過去兩年它們的店鋪數量和營業額分別實現瞭兩位數增長。截至 2017 年底,店鋪數量超過 100000 傢,市場規模達到 1300 億,並將在未來五年保持 8%~10% 的擴張速度。
在產品結構上,不論出於購買需求的考慮,還是經營面積的限制,便利店與商超 " 大而全 " 的品類選擇不同,選擇以快餐、鮮食、零食等 " 高毛利、高周轉 " 的品類為主。
因為關系不錯,在小巴的追問下,樓下便利店老板對著小巴的耳朵偷偷透露,他的店,這幾個品類的銷售占比超 60%,毛利率超過 40%,其他的品類則隻有 20% 多。
在運營效率上,區域密集開店、集中配送和標準化加盟的體系模式,使得一個小區周圍、一條商業街上,500 米、步行 10 分鐘的范圍內,總能找到一傢便利店,充分體現瞭規模效應。
同時,固定場合的高頻詞交互,在某種程度還形成瞭一個半熟人式的社交場所,比如小巴和便利店老板,每天至少打兩次交道,時間一長一個眼神就知道要買什麼,消費的黏性就生成瞭。
類似,還有買早餐的、買堅果的、買棒棒糖的,總之那些零碎、即時、通過網購不能滿足、去超市又太麻煩的需求,就是便利店的藍海市場。
不過,如果你覺得這就是便利店崛起、超市日漸衰落的原因,便錯瞭。
商業形態變化的背後
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便利店,連同近一年多提出的 " 新零售 " 概念,得到消費者和市場認可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我們來看幾個數據。
第一個數據:中國的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傢庭戶規模,在 1982 年是 4.41 人,1990 年 3.96,2000 年 3.4,2010 年 3.1,2015 年保持在 3.1。
第二個數據:是國傢民政局的數據,2015 年,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經接近 2 億,全國獨居人口已從 1990 年的 6% 上升至 14.6%。
第三個數據:一線城市獨居人口比例比全國平均更高,北京為 1/5,上海更是達到 1/4。
這意味著什麼?中國人的消費形態,已經從傢庭為單位,變成瞭以個人為單位,整體上跨入瞭一個新的時代。
如果你的辦公室裡有 90 後,你不妨問問他 / 她,是一個人住,還是和父母一起住?
在大城市,絕大部分的回答,應該是前者。
外地而來的北漂、滬漂乃至杭漂、寧漂,自然是獨居居多;即便是本地人,自己租房獨住的也不少。
一個人生活,則 " 傢 " 在空間上的概念意義也會被急劇弱化。像小巴這樣的懶系消費者,一個人在傢吃飯的頻率極低,吃瞭這一頓,不知道下一頓是什麼時候,冰箱裡存放食品的必要也就不存在瞭。類似的,冰箱、餐桌、廚房、寫字臺,乃至於床以外一切事物,都可以在住房以外的地方滿足基本需求。
其中便利店,高密度、短半徑、即時便利的特點,幾乎可以滿足單身人群的所有日常需求。
商業上,最深刻的變化,最終仍然歸結於人本身。人口特征和群體需求的變化,以及相適應的商業形態的轉變,決定瞭下一個 10 年商業的機會。
便利店,僅僅是其中極細微的一斑。
那麼,問題就來瞭,我們是否也可以嘗試窺一斑而知全豹呢?新消費時代的到來,是世代更替的結果,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遠遠不限於去便利店買一杯咖啡這樣簡單。
更大的事項,比如,房產。
有人說,中國城市人口增速下降,居住的需求顯然是同步下降的,應該賣房;另一方面,傢庭規模小型化、居住個人化,以前一傢三代同堂,5 個人住一間,現在一傢三代同堂,分開 3 間、甚至 4 間居住,居住的需求又顯然是增加的。
兩相沖抵,到底是哪一條因素的影響更大,等小巴再細細研究,如果得到瞭一個初步的結論,再告訴你。
本篇作者| 真嘻 |當值編輯| 楊帥
責編| 鄭媛眉 |主編| 魏丹荑 |圖片|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