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笑來
影響一個人成長的秘密是什麼,是如何去做選擇的能力?還是長久的堅持?
今天,我來跟大傢分享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能力,很可能是你從來沒有認為那竟然屬於能力的能力: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這個能力無論在哪裡都格外重要,無以復加地重要。
高中的某個暑假,我閑著沒事兒報瞭個素描班。我們在一個空曠的屋子裡上課,就那麼幾個學生。老師是個東北師范大學的美術系學生。給我們講瞭一些基本知識之後,他就開始讓我們畫。 不過,在我們開始畫畫之前,他做瞭一件事兒 。
他做瞭什麼呢?
他說,你們等等!然後把窗簾拉上,是那種兩層的遮陽窗簾,一點陽光都進不來的那種。然後他解釋說,你們這一畫,就得好幾個小時,光線陰影在不斷地變化,可你們剛開始訓練,沒有能力快速捕捉那細微的變化,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要在不變的環境裡練習 …… 否則的話,你們畫出來的光影全都是亂的。
那應該是我第一次被教育說,原來," 捕捉細微變化的能力 " 是很重要的。原來,大傢剛開始都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原來,這個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不斷加強的 …… 再想想,發現自己其實早就多少有這種能力。因為我想起來自己更小的時候,我們幾個小朋友圍在一起盯著花盆看,一看一下午,眼睜睜地看到那花骨朵逐步綻放的過程。
後來,我發現大多數人捕捉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很差,他們甚至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當然更不知道這種能力其實是可以通過不斷實踐不斷加強的。
許多年之後,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學習,並且拿自己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最終,我的體會是,這種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絕對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根基之一。
道理也非常簡單,如果一個人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 差的話,那麼他在學習任何技能的時候,他相對更難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或者退步,所以,進步的時候少些快樂,退步的時候少些痛苦,進而 " 情緒 " 這個重要的推動力就自然而然地被削弱到幾近於無的地步。
你看,跟很多所謂的專傢想象得並不相同," 情緒 " 這東西,雖然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幹擾,但在其它方面,卻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比如,在安全方面,如果沒有情緒的輔助,我們根本沒辦法做出快速的躲避風險的行動和決策。又比如,剛剛提到的例子裡,哪怕是 " 痛苦 ",那個 " 因退步而產生的痛苦 ",顯然具有相當大的積極意義。
一旦確認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 很重要,我們就可以想出很多很多的辦法去鍛煉自己的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比如,我時不時會拿出一個自己喜歡的老片子,用十分之一的速度播放,然後盯著看 …… 其實自己的變化是非常快的,幾部片子這樣看下來之後,看電影的感受完全變瞭,能夠捕捉到很多別的觀眾完全捕捉不到的東西,整體上感覺在同樣的時間裡,我一直在看慢動作 …… 其實很神奇的。
把讀過的好書拿出來,刻意放慢速度,刻意隻字不差地閱讀,刻意在很慢地隻字不差地閱讀的前提下,允許自己思緒亂飛,也是原理差不多練習方式。幾本書這麼搞下來,以後即便是在正常閱讀速度下,也感覺是在 " 用慢動作翻書 ",同樣刻意看到別的讀者根本看不到的東西。
如果你是個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 很強的人,學任何東西,都感覺有著跟別人不一樣的,比別人更多的額外動力。也許幾天下來,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發音比以前更好一點點,或者閱讀理解速度比以前更快一點點,或者打字速度比以前更快一點點,或者思考清晰度比以前更高一點點 …… 那一點點的差異,發生在自己身上,過去 " 感受細微變化能力 " 差的你是感受不到的,而別人則是更沒辦法感受到的,但,他們是否能夠感受到,並不影響那變化正在發生,正在積累,正在放大。
我做天使投資的這兩年,跟學習任何其它技能一樣,都是依賴這個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剛開始就是不會搞啊!這東西又沒人教,甚至沒有一本系統的 " 天使投資方法論 " 的書可以看,散落在各處的 " 心得 " 幾乎全都是禁不起推敲的東西 …… 那怎麼辦?隻能通過實踐和時間去積累經驗,隻能靠想辦法扛得住那些必然發生的錯誤所造成的損失不斷前行啊!
在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產生失望情緒的。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多接觸各式各樣的創業項目,讓自己有更多的判斷機會,每次判斷,都是真正的 " 實習 ",而後,集中反復地調用自己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 一年下來,進步就很大,甚至可能在一個 case 正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發生瞭一些變化,一些值得繼續打磨、繼續積累的變化,進而使自己的決策能力進一步獲得提高。
這個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學習任何東西的時候,你都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感受到正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得自己想出適用於自己的辦法 —— 這也是一種能力,不能永遠依賴別人幫自己想辦法,不是嗎?比如,如果你在刻意練習你的口語發音,那你就不妨在跟讀的時候,每天在練習結束的時候錄音一次,存好,連續如此十天之後,再拿出十天前的錄音聽一聽,而後再重新錄一遍,兩廂比較一下 …… 你看,這就是你自己讓你自己感受到細微差異的方法。
當年我還是培訓名師的時候,其實我的英語發音是非常差的,我知道這很自然,因為我唱歌都跑調,因為我在控制自己的聲音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 註意,不是缺點,不是短板,幹脆是缺陷 …… 這很可怕,但也是必須接受的事實,就好像你不小心摔斷瞭腿,從此有點瘸,那麼,那就不是缺點,而是缺陷,可你就是必須接受你是瘸子這個事實,不是嗎?
都四十多歲瞭,某一天,我閑著沒事兒給自己買瞭一把雅馬哈的靜音電吉他,它的形狀很酷,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聲音傳輸到耳機裡,然後你就可以在大半夜彈吉他基本上不打攪別人瞭。後來順手跑到蘋果官方網站,發現竟然有專門的設備,把麥克風拾音與這種吉他的聲音同時錄制到一起,與此同時,還可以把耳機插到這個設備上 …… 對我來說的驚喜是,在耳機裡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
在耳機裡聽到的自己的聲音,與平時聽到的聲音有很大差別,這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也知道,但沒想過這差別對我自己的用處。
錄瞭幾首歌玩之後,很快就發現,因為 " 在耳機裡能聽到自己的聲音 ",所以竟然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聲音瞭。以前聽到自己的聲音,部分是從顱腔傳送到耳膜的,也就是說,對耳膜來說,大部分是從內部傳過來的聲音;現在幾乎完全是從外部傳過來的聲音。說來神奇,但卻是如此,我自己覺得自己好像更容易控制那個從耳機裡傳過來的聲音 …… 很快我就想明白瞭,這相當於是 " 通過外部設備 " 讓自己感受到瞭之前感受不到的細微變化 ……
之後的結果就是,我好像是 " 突然之間比以前唱歌好聽多瞭 ",然後,突然之間在朗讀英文的時候,感覺對瞭很多 …… 這變化,絕對不足以讓別人感到震驚,但對我自己來說,可確實是 " 千真萬確地、實實在在地 " 可以感受到的變化 —— 對我自己的進步來說,實在是有著極大的刺激效應。
說到這裡,我想我已經傳遞瞭足夠的信息:
首先,"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 很重要;
其次,一旦明白這個能力很重要,我們就可以想出很多辦法去鍛煉、加強這個能力;
而後,我舉瞭好幾個例子,告訴大傢我自己是怎樣磨練打造這個能力的,比如,用十分之一的速度播放電影,用很慢的速度隻字不差地閱讀,購買新的設備讓自己聽到從耳機裡傳來的聲音等等。
於是,我希望你也能意識到 " 感受到細微變化的能力 " 對學習很重要,然後我在提醒你,在任何可能的時候,都要自己想辦法找到一定的方式,或用工具,或用自己刻意找到的方法,放大那細微的變化,讓自己感受到,讓自己更容易感受到,讓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感受到那個別人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感受到的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變化 ……
現在,你應該已經以為自己徹底理解瞭我剛剛說的道理 …… 很遺憾,我猜,99% 的情況下,你並沒有。
請耐心聽下去,聽我給你講解你有個更為隱蔽的世界觀一直在左右你的行為和決定。
經過剛才那麼長時間的講解,我們都知道瞭一些 " 共識 " 的情況下,我再問你一個問題:
你認為這個世界是一成不變的呢?還是逐步演進的呢?
我猜,你的答案必然是這樣的,你的腦子裡此時此刻也確實是這麼想的:
這個世界當然是逐步演進的 …… 歷史已經證明瞭麼!
可是,你想過沒有?這裡是關鍵,我慢慢說,重復地說,你仔細想:
為什麼你明顯生活在一個逐步演進的世界裡,你卻竟然相信智商是天定的呢?或者反過來說,為什麼你竟然經常腦子裡閃過這樣的念頭:你看,我就是沒有天份麼!
現在我再說另外一件事兒:99% 感覺學習困難的人,本質上來看,都是相信智商是天生的,於是,骨子裡不由自主地相信自己無論多努力,也不可能突破自己天生智商(或者說天份)的局限,於是,每一次的失敗都在向自己證明," 你看,我就是沒有那個天份!"
你,我說的就是你,弄不好就是這 99% 的人之一 …… 我並不是說你一定是,我的意思是說,從概率角度來看,你更可能是,雖然不一定。
或者反過來,現在我假定你確實不屬於那 99%,而是屬於哪 1% 的群體,那麼你需要回答至少兩個問題:那 99% 的人為什麼竟然活在那麼一個自相矛盾的世界裡?
那 99% 的人有沒有機會變成這 1% 的人,如果有,方法是什麼?
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有統一的答案:
改變觀念,就能從 99% 之中逃出來變成 1%。
聽著很神奇,但實際上確實很簡單。我們總是誤以為一分為二的東西,分佈上是平均的。這世界有堅強的人,就有懦弱的人;這世界有高尚的人,就有卑劣的人;這世界有樂觀的人,就有悲觀的人;這世界有不斷進步的人,就有永遠原地踏步的人。
然後,我們會不由自主地以為,註意,這是錯覺,但我們確實長期以來是這麼以為的:這世界有一半的人是堅強的,另外一半的人是懦弱的;這世界有一半的人是高尚的,有另外一半的人是卑劣的;這世界有一半的人是樂觀的,有另外一半的人是悲觀的;這世界有一半的人是不斷進步的,原地踏步的人差不多應該是人群中的一半。
可實際上,如果我們認真觀察,仔細甄別的話,最終會發現,擁有這些對稱品質的人,實際上並不是對稱分佈的,這貌似 1:1 的品質,最終,分佈上來看,竟然是 1:99。
這世界隻有極少數人是真正堅強的,不到 1%,而大多數人最終會被證明為是懦弱的;這世界隻有極少數人是真正高尚的,不到 1%,而絕大多數人最終會被證明為是卑劣的;這世界隻有極少數人是真正樂觀的,不到 1%,而絕大多數人最終會被證明為是悲觀的;這世界隻有極少數人是不斷進步的,不到 1%,而絕大多數人最終會被證明為實際上他們一直在原地踏步 ……
這種極度不對稱的分佈,其實也有很簡單很合理的解釋:
擁有好的特質的人,常常擁有所有好的特質 ……
堅強的人更傾向於樂觀,否則他們也沒辦法持續堅強;堅強且樂觀的人更傾向於高尚,因為他們更容易看到高尚的好處;高尚的人也更傾向於樂觀和堅強,因為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 堅強、樂觀、高尚的人,更傾向於不斷進步,因為那恰恰是他們堅強、樂觀、高尚的源泉。
講到這裡,你就明白瞭,這幾年我一直在推廣一個概念,叫做 " 元認知能力 ",關於認知的認知。所謂元認知能力,就是你對自己的認知有刻意的認知能力,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怎麼發展的,你知道如何想盡一切辦法去思考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正確合理,是否有改善餘地,如果有,當然會不由自主地區主動改善。
這個能力一旦啟動,一個人就可能直接超越瞭 99% 的人,因為 99% 的人終生都沒有正確開啟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開啟瞭元認知能力之後,就能意識到自己的種種想法,就能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種種想法 …… 比如,今天提到的 " 感受細微變化的能力 ",本質上就是元認知能力的應用,可大多數人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認真對待過,於是,學習能力一直很差,更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差,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差 …… 你說可怕不可怕?
關於元認知能力,我可以講一輩子。
事實上,我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翻遍心理學書籍,翻遍歷史書籍,最終,我有個結論:
也許地球上第一個系統地闡述元認知能力的人,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想想也是一個奇觀,一個奇跡。在兩千五六百年之前,他獨自一人,坐在菩提樹下,突然想明白瞭這個能力的存在,甚至憑一己之力想出來一個簡單直接有效的鍛煉這個能力的方法——打坐,現在西方的心理學傢把這種練習稱為 "mediation"。
你想啊,兩千五六百年前!當時,科學這東西,連萌芽都沒有,更不用提科學方法論瞭。兩千五六百年前,邏輯這東西,還沒有被完整地整理過,亞裡士多德總結出三段論的時候,已經是釋迦牟尼過世兩百來年之後瞭 …… 要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後,科學革命才開始 …… 科學革命開始之後,還要經是五百年,概率論才開始被研究;要經過過六七百年,文藝復興才開始;要經過八九百年進化論才出現 ……
在科學並不存在的年代,在邏輯尚未被系統研究的時候,心理學更是要等到兩千五百年之後才開始被人們認知,釋迦牟尼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後,在一棵菩提樹下,清楚地意識到瞭 " 元認知 " 能力的存在,而後琢磨出一整套鍛煉元認知能力的方法,你說神奇不神奇?
他當然沒有辦法用兩千年後的知識體系完善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隻能靠當時能用的語言記錄並傳播自己的發現,也就是今天的佛教 ……
每每想到這裡,我都覺得很神奇。
今天,各種科學研究都在證明元認知能力的存在,我們今天已經可以用很準確的語言和精確的概念去論述這個能力的產生、發展和訓練方式。我們已經知道大腦的構造裡,前腦額葉就是產生元認知能力的器官,我們也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冥想,確實可以短時間之內加大前腦額葉的厚度 ……
元認知能力和你的肌肉一樣,用的越多越強壯,就這麼簡單。
所以你要通過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元認知能力。通過不斷的累積知識,開闊眼界與認知,不斷的 " 塑造 " 自己。
2017 年已經過去瞭大半年,總結你的上半年,你是否有好好的累積知識,是否有不斷的通過學習鍛煉自己的技能,你有沒有有同階段人相比,進步瞭很多,你有沒有把握住 2017 上半年?
如果有,恭喜你,你是一個對自己高度負責的人,如果沒有,下半年你是不是該去努力觸發自己的元認知能力,跑贏下半年?
關於如何跑贏下半年,這裡有一套不外傳的秘籍,不妨一看,這裡涉及個人成長、職場、生活、互聯網、讀書等方方面面助你跑贏下半年。
元認知能力啟動瞭,一切就都打開瞭。
你開始能夠琢磨自己的想法對不對,你開始能夠體會到自己的情緒有沒有用,你開始能夠註意到細微的差異,尤其是自己身上正在發生的變化。你甚至開始比以前更有毅力 —— 天吶,這是多強大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