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聊天高手都是怎樣說話的 來自 MBA 智庫
文/夏穆 編輯/琉琉
知乎上有個問題:
" 怎樣才叫說話有水平?"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99% 的人會教你先傾聽,然後組織邏輯,再去說服聽眾。"
傾聽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但做到瞭傾聽之後,怎樣才能讓說出的話具有說服力呢?
01
會說話的人,善用表演輔助表達
喬佈斯在蘋果發佈會上經常會用表演來為自己加分。
在推出 OS X 系統以後,喬佈斯專門為 OS 9 系統開瞭一場追悼會式的發佈會。他在現場為躺在水晶棺裡的 OS 9 系統獻瞭一朵紅玫瑰,還深情地念瞭悼詞。
這就是很典型的表演型表達,這樣做無疑會讓觀眾印象變得深刻。
還有一次發佈會上,喬佈斯這樣說:" 我一直很好奇牛仔褲的口袋是幹什麼用的,現在知道瞭。" 然後,他就從牛仔褲的口袋裡掏出瞭小巧的 iPod nano。
這樣的一個肢體動作,不但介紹瞭新產品,還讓觀眾瞭解到瞭牛仔褲的新用途。
有人說,喬佈斯的產品發佈會就像科技界的搖滾巨星演唱會。想必主要功勞還是要歸於喬佈斯精彩的表達。
一般而言,要想讓你的表達更吸引人,往往不能隻是簡單地一說,而是要借助表演來強化信息,進而達到影響聽者的目的。
當然,表演的形式有很多類型,例如一個眼神、一種語調,一個手勢,甚至於一連串的肢體動作。
借助你擅長的表達形式,就能為你說的話加分。
會說話的人,懂得聽懂的意義
高級營銷顧問孫路弘曾分享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傢用電腦剛剛進入中國時,他當時在一傢電腦公司輔導售後電話服務。
有一次,一位用戶打來電話,說他上不瞭網瞭,問是怎麼情況。
客服按照流程問用戶:" 貓 " 正常嗎,接著又讓客戶找 " 我的電腦 "。
由於對方根本不明白這兩個術語,結果導致整個溝通就是雞同鴨講。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身邊比比皆是,畢竟生活中很多矛盾和誤會有時難以避免。
可是,當矛盾和誤會發生時,如何解釋才是最見一個人溝通能力的地方。
說起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想要讓你的解釋發揮正面作用,你要先學會聽懂,其次是讓對方聽懂自己。
就比如上面案例中,客戶後來就用提問來核實對方是否聽懂 " 我現在在說的是屏幕上的東西,您把鼠標往左下角挪,有一個開始鍵,看見瞭嗎?" 直到確認用戶正確地找到瞭,這樣才算順利完成一次解釋。
相互聽懂是交流的前提,也是凸顯溝通能力的關鍵。
會說話的人,懂得理解彼此的感受
有一則笑話:
有位爺爺發現奶奶越來越少跟自己聊天,擔心奶奶年紀大、耳朵聾瞭。
於是,就決定突然回傢測試一下奶奶的聽力。
他用鑰匙打開門,用力關上門,看見奶奶在廚房煮飯的背影。
爺爺心中一驚,認為奶奶果然連自己關門聲都聽不見瞭,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爺爺就大聲地喊:" 我回來瞭!" 奶奶沒有回應他。
爺爺走到客廳,又更大聲喊:" 我回來瞭!" 奶奶還是沒有回應。
爺爺很著急,快步走到廚房,對著奶奶的耳朵大喊:" 你聾瞭嗎?"
奶奶轉過臉來,對著爺爺大吼:" 聾的是你!從你開門進來,我已經大聲應你三次啦!"
在說話的時候,所有我們嫌棄別人、覺得別人表現得很差的部分,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這個笑話就暗示瞭這一點。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缺乏同理心。
當我們大呼小叫,對方卻似乎怎麼也聽不明白的時候,我們最好冷靜下來,想一下對方的歷練或智商,是否真的聽不明白,還是其實不明白狀況的是我們自己?
會說話的人,更善於運用同理心,體會他人的感受。
說話之道想要達到比較高級的境界,就需要嘗試去瞭解別人如何看待事物,對比自己是怎麼看待的,從而最大限度的理解彼此。
說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動嘴就行;說話也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如果方式不對,輕則事倍功半,重則一出口成千古恨。
《溝通的藝術》一書作者指出:" 溝通能力是可以後天學習的。"
也就是說,無論你現在是否做到瞭上述的 3 個方面,但隻要你認真學習,任何人都可以訓練出卓越的溝通能力。
共勉。
-THE END-
● 作者:夏穆,精讀主創,新媒體工作者。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 MBA 智庫(mbalib)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