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比人才更值錢?

03-25

文 / 孫不熟

來源 / 城市戰爭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 zhijuzk)

人才政策多,大學生不夠用瞭。

前一段時間,各大省會城市的人才新政再次引起熱議,比如南京大幅降低落戶門檻,研究生以上學歷可直接落戶,本科生 40 歲以下亦可直接落戶。

作為一個東部發達城市,南京此番紆尊降貴,主動調低落戶門檻,說明人才爭奪戰的緊迫性。

在南京之前,國內至少已經有深圳、武漢、鄭州、長沙、濟南、西安等多個城市出臺各式各樣的人才新政,其共同點都是降低落戶門檻,以及對符合條件的人才放開住房限購、給予財政補貼。

有論者認為這是 " 以人才的名義 " 給樓市調控松綁,真實原因是地方財政吃緊,需要重新激活房地產這隻 " 夜壺 " 來救急。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委實沒必要大驚小怪,因為房地產調控從來都不是為瞭讓房價簡單粗暴地降下來,更不是要消滅這個行業不讓大傢幹瞭,而是讓它平穩健康發展。

過去一年多嚴苛的調控頗有矯枉過正的意味,已經導致局部地區供求關系的失衡,在此意義上,以因城施策的名義適當糾偏是有必要的。

不過,相比調控,我更關心的是此番人才爭奪戰傳遞出的兩點訊息。

第一點是," 房票 " 居然成為一個吸引人才的重要籌碼。

過去一些城市吸引人才是需要花錢給補貼的,現在不僅不需要花錢,還可以收錢,因為隻要你給房票,就有人過來買房、就業、消費、納稅,足見整個社會追逐房產的熱情之高與購買力之強。

房票越來越珍貴的年代,北上深之外的那些強省會城市,值得看好。

第二點是," 人才 " 的門檻大幅降低。

過去一些城市對人才的定義是非常高的,比如得是 " 千人計劃 " 人才,比如得是院士、國傢科學獎或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差也得要求是海歸博士。

現在我們看到,除瞭北京上海,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大部分城市已經把人才的門檻降低到本科,還不限定 211 重點本科,二本三本亦可,長沙鄭州等城市甚至還把門檻降低到專科與技工群體。

顯然,這已經不是 " 人才引進 " 瞭,而接近 " 人口引進 " 瞭。

是什麼讓這些省會城市放低姿態表現出對外來人口海納百川的胸襟?

這裡面蘊含著一個樸素的經濟學道理,那就是人口比人才重要," 人才引進 " 的傳統思路被擯棄," 人口引進 " 的觀念成為主流。

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舉例說明。

論人均受教育水平,甚至論人均智商,相信新加坡都比中國、印度高得多,但這個根本無關大局,在全球經濟體系當中,新加坡永遠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城市經濟體,中國、印度才是不可或缺的超級存在。

中國最近 40 年的崛起,本身也是一個 " 數量打敗質量 " 的屌絲逆襲之旅。

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沒有資本、技術,更沒有人才,有的隻是廉價的土地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但正是數量與規模的優勢,獲得瞭世界五百強的青睞,孕育瞭阿裡、騰訊、華為這樣的世界級企業,建設出大高鐵、大機場、大港口這些突破人類歷史的超級基礎設施。

規模本身就是優勢,數量本身就是力量,在互聯網經濟的時代更是如此。

當然,我們不是說人才不重要,相反,人才非常重要,一個馬雲這樣的超級人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可以頂一百萬個普通人。

問題隻是," 人才 " 的數量太少,而且不可識別,不可脫離於人口而發光發熱。" 人口 " 雖然在質量上遠輸給 " 人才 ",但在數量上擁有絕對的優勢,而數量才是制勝的關鍵。

真正的 " 人才 " 不可識別、不需識別,也不要去識別,隻有無差別地接納所有人,才能保持社會生態的多樣性與創造力。得屌絲者得天下, 挑肥揀瘦者被拋棄。

再舉一例,過去 10 多年,香港、新加坡等地在人才引進方面曾被視為楷模,什麼 " 專才計劃 "、" 優才計劃 " 可謂精心設計、十分矯情。

但問題是,這些城市精挑細選的 " 人才 " 後來並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生產力,甚至都沒有留在當地,反而是中國內地那些對屌絲敞開大門的城市,冒出瞭馬雲、馬化騰、丁磊等群星璀璨的創業英雄。

原因是什麼?我認為很簡單,人才就像草叢中那些傲然而立的瑰麗之花,人人都想得到,問題是再瑰麗的花朵也不可脫離其依附的草叢與土壤,如果隻采摘花朵,而沒有配套的草叢與土壤,瑰麗之花就會成為平庸之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內地名人拿瞭香港、新加坡綠卡之後,其實際居住仍然在內地。

同樣,阿裡巴巴的蔡崇信、騰訊的劉熾平、順豐的王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他們如果沒有與中國內地結緣,而是繼續待在香港或者華爾街,到現在很可能仍是一個高級打工仔。

相比漂亮的花朵,肥沃細膩、雜草叢生的土壤才是制勝的關鍵,有這樣的土壤,就不怕引不來鳳凰,不怕長不出瑰麗之花。

所以,一個偉大的城市,它需要的不應該是鶴立雞群的稀有人才,而是排山倒海的超級人口;它需要的不是精挑細選的 " 千人計劃 ",而是海納百川的千萬級人口引進計劃。

您可以同步在新華網、搜狐、今日頭條、騰訊網、天天快報、和訊等 11 個知名平臺查閱和識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內容。

更多區域經濟、園區經濟、產業經濟信息,盡在識局網!還在等什麼,趕緊進入 www.ishiju.com 吧!

     zhijujk | 識局    

我們是識局團隊!

歡迎加入識局君的朋友圈—— " 識友會 "。請先添加識局小秘書個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實完畢後,小秘書會將符合條件的朋友請進識友會微信群。

讀者投稿:[email protected]

申請轉載:[email protected]

廣告合作:[email protected]

招商與園區運營合作:[email protected]

人才應聘:  [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系電話: 021-68407696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