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大格局之人,到底比你強在哪?

03-16

島 君 說

關於格局,知乎有位網友解讀得很妙:

格局較低者,隻在乎自我,堅持 " 我要贏,但我要身邊的人都輸 ";

格局中上者,會顧及他人,信奉 " 我要贏,但我要身邊的人一起贏 ";

格局最高者,早已超然物外,我根本不在乎自己贏不贏,但因眼界和實力均已到位,雖無所謂輸贏,卻也絕不會輸。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那又是什麼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呢?

作 者:洞見

來 源:洞見(ID: DJ00123987)

能承受多大的委屈

" 我想辭職,這工作我幹不下去瞭!"

昨天接到堂妹的電話,她哭著抱怨。

原來,昨天上午主管讓她交給經理簽字的文件,下午主管來要的時候,經理還沒有簽。於是覺得是堂妹辦事不力,批評瞭她。

但是一上午,她並沒有看見經理。

堂妹越說越覺得委屈,眼淚嘩嘩地掉。

被嬌慣長大的堂妹大概還沒透徹地理解過這句話:做人,總是要受委屈的。

於是我給她講瞭個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相當強盛,因為 " 鐵血宰相 " 俾斯麥和國王威廉一世這對搭檔配合默契,同心協力。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王威廉一世經常在處理完政務後,氣得滿臉通紅地回到後宮。

這時候,皇後就會問他 " 你又是受瞭俾斯麥那個老頭的氣瞭?"

國王沒好氣地應瞭:" 除瞭他,還有誰能讓我生氣呢?"

皇後不解瞭," 那你為什麼老是受他的氣呢?而且還不責罰他。"

威廉一世嘆瞭口氣,細細解釋著:

" 他是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下面許多人的氣,他都要受。那他受瞭

氣往哪裡出呢?隻能往我身上出啊。我受點委屈沒什麼,國傢能好就行。"

柳傳志曾經就對接班人楊元慶說過:" 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就越多。"

而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和對待委屈的態度。

小格局者,無法忍受半點委屈,總是以己為先,隻想到個人的利益,更會為委屈所累,抑鬱躊躇;

而格局大的人則不然,他們會一笑置之,會超然待之,更甚至會轉化勢能,在委屈中砥礪前行。

所以我們看到,正是威廉一世對待委屈灑脫淡然的態度,才有瞭德意志帝國的興盛。

就像馮侖所說:" 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吞下瞭委屈,揉碎瞭委屈,新生出來的,是你的格局。

能承擔多大的責任

1920 年的一天,美國一位年近 12 歲的小男孩與小夥伴們踢足球的時候不小心把鄰居傢的玻璃踢碎瞭。

鄰居要求小男孩拿錢賠償。於是闖禍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回傢向父母要錢。

嚴厲的父親聽後板著臉,不發一言。母親不忍責怪小男孩,從旁說情。

於是父親給瞭小男孩 15 美元,但嚴肅地跟他說:" 這 15 美元是我借給你的,你需要想辦法還回來。你闖的禍,就應該你自己負責。"

為瞭還錢,男孩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一放學就去刷盤子洗碗打工賺錢。

在把錢還給父親的那一刻,父親欣慰地拍著男孩的肩膀:" 一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人,將來一定是有出息的。"

這個男孩不是別人,正是美國第 33 屆總統——羅納德 • 威爾遜 • 裡根。

後來,在回憶往事時,裡根總統感慨地說:" 那一次闖禍,讓我懂得瞭做人的責任。"

記得曾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人生所有的履歷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任的精神之後。

因為有瞭責任心,就有瞭擔當。責任會放大我們做人做事的格局。

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眼界寬闊,不計較眼前的利益,在乎的是更長遠的目標。

而枉顧責任的人,隻想著自己的利益得失,往往會失瞭信譽,丟瞭格局。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一位老木匠辛苦一生建造瞭無數所房子。

有一天,他覺得自己老瞭,想要回傢安享晚年,於是跟老板辭別。

老板不忍老木匠離開,但見他去意已決,於是讓他再建完最後一所房子再離開。

老木匠答應後馬上就開始動工,但人們都看得出,老木匠歸心似箭,註意力完全沒有集中到工作上來。房梁是歪的,木料的漆也沒有以前刷得光亮。

在完工的那一天,老板卻給瞭老木匠這所房子的鑰匙,告訴他這是送給他的臨別禮物。

這下老木匠愕然瞭。他從未想到,自己這一生建造瞭無數精美又結實的房子,最後卻隻得到瞭這麼個粗制濫造的禮物。

而這禮物,還是他親手打造出來的。

隻著急要回傢的老木匠,沒有對這最後一棟房子負好責任,丟瞭晚節,也失瞭做人的格局。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擔多大的責任。

因為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思想更清明,心態更積極,眼界更長遠。

能承載多大的使命

假如將責任的意義無限放大,那便成瞭使命。

一個帶著使命感活著的人,其人生格局,更加壯闊。

中國現在有房奴,有車奴,有孩奴,但有這麼一個人,他是 " 館奴 "。

他就是 " 歷史的敲鐘人 " ——樊建川。

從 9 歲開始,樊建川就在收集抗戰藏品,到後來更是毅然辭去副市長的職務,走上瞭更賺錢的從商之路。

他從商的目的,是為瞭完成他賦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建博物館,宣揚歷史。

他說," 四川有兩千傢房地產開發商,少我一個沒關系。中國 13 億人,12.5 億都應該過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但應該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梁,敲響警鐘,去做犧牲,我就想做敲鐘人。"

於是他挺起瞭脊梁,耗資幾千萬,奔走十多年,致力於建造博物館,讓更多的人關註歷史,銘記歷史。

在《一個人的抗戰》這本書的序言中,樊建川寫道:" 一個國傢的光榮,可以讓 13 億人去分享,而國恥,同樣需要每個人承擔。"

2007 年,樊建川與妻子決定將建川博物館聚落以及所有文物,全部無償贈與成都市政府,捐贈價值在 80 億元到 100 億元之間。

而他本人,也已寫好遺囑,要將遺體捐給重慶三醫大,希望用自己的皮,繃一面軍鼓,放在博物館裡。

他說:" 誰要敲一下,我就在聲控電視墻上給他唱首歌,他給博物館捐 1000 塊錢。這樣,我死瞭,還能給博物館做貢獻。"

喬佈斯說:" 活著,就是為瞭改變世界。"

或許你會認為隻有這些大人物才會有自己的使命,但其實不然。

這世界屬於他們,也屬於平凡的你和我。一個帶著使命感在工作和生活的人,過得更宏偉更幸福。

紮克伯格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約翰 · 肯尼迪在訪問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中心時,他看到一個拿著掃帚的看門人,於是走過去問那個人在做什麼。

那個人說:" 總統先生,我正在幫助一個人送上月球。"

就像在費裡尼的電影《大路》中,女主角和小醜在星空下對話:

" 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石頭,都有它的使命。"

所以蕓蕓眾生的我們,不僅是醫生,不僅是老師,不僅是文字工作者,不僅是工人 ……

是遊走在生死邊緣奮力救贖的使者;是細心呵護未來傳遞文明的橋梁;是撫慰人心創造文明的先創;是創建城市改變世界的工程師 ……

一個人的格局大不大,就看他能承載多大的使命。

懂得承載使命的人,會主動放大個人的責任,哪怕渺小如螻蟻,也會為這個世界去散發自己的光與熱。

有格局的人,不計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

如此方能成就大我,活得大氣又磊落。

所謂格,就是指人格;局,是指氣度,胸懷。

一個承受過委屈的人,更懂寬容,更能堅忍;

一個承擔過責任的人,更懂擔當,更有眼界;

一個承載過使命的人,更有氣魄,更顯氣節。

集以上三者,必是有大格局之人,不可限量。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