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真話財經
愛存錢、怕欠債、謹慎消費,這是老一輩中國人的理財觀念。
這幾年,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國人比從前更願意消費瞭,但現實是,很多 " 有錢人 " 不敢消費。
查詢國傢統計局數據發現,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沒有放緩,但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下降嚴重。
另外,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稱:中國傢庭債務率已接近美國水平要高度警惕。
一起來先看看這兩位白領怎麼說。
傢住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的許先生:
" 快要發年終獎瞭,還真有些激動呢。可一想到還有不少貸款要還,又樂不起來瞭。"
" 年終獎能拿到相當於平時三四個月的工資,是筆大錢。但需要還的賬也不少,去年出國遊用瞭貸款,今年想換新手機也要走點貸款,當然占大頭的是房貸。所謂快樂並不快樂著吧。"
在廣州市花都區定居的柯女士和丈夫:
"2010 年,我們在花都區買瞭一套 110 平方米的房子,加上 20 萬元裝修費,總價不到 90 萬元。當時申請瞭 15 年期限的銀行貸款,現在每月還款 3000 元左右。"
其實,現在購房貸款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房貸導致傢庭負債持續攀升。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指出,上一輪房價上漲,一方面源於部分傢庭加杠桿購房的投機性行為,另一方面源於一些年輕傢庭在 " 再不買就買不起 " 擔憂下提前集中入市。
大量投機性行為,加上年輕傢庭因為提前購房不得不增加借貸規模的做法,導致中國傢庭部門債務規模迅猛擴張。
研究表明,中國傢庭在金融機構的負債以消費性貸款為主,約占居民負債的 2/3,大約是經營性貸款的 2 倍。
其中,在消費性貸款中,以住房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占八成左右,但從增量看,短期消費貸款增長速度較快,高於中長期貸款。
2017 年 11 月,中國社科院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傢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佈的《三季度中國去杠桿進程報告》指出,居民部門杠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
從 2017 年二季度的 47.4% 上升到三季度的 48.6%,上升瞭 1.3 個百分點,2017 年前三個季度上升瞭 3.8 個百分點。居民部門在全部實體經濟中的債務占比加大,杠桿率上升速度較快。
如果把時間拉長,1996 年,中國居民杠桿率隻有 3%,2008 年也僅為 18%,但自 2008 年開始呈現迅速增長態勢,短短六年間翻瞭一倍。
其實,中國傢庭債務率隻是統計瞭傢庭部門從金融機構獲取的信貸總額,而中國傢庭還有不少包括向親戚朋友借錢在內的民間借貸,存在大規模隱性債務。
傢庭債務率較大幅度增長主要在 2008 年以後與另一個現象高度契合,即房地產火爆。
以下是工薪傢庭信貸需求結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工薪傢庭平均信貸需求中,房產信貸需求額占比達到瞭 84.9%。
再看這幾年金融機構個人房貸餘額,從 2013 年開始,主要金融機構個人房貸餘額逐年遞增,截至 2017 年 9 月,已經達到 21.1 萬億元。
另外,從居民新增貸款的周期分佈來看,中長期貸款比重增加。
數據顯示,來自居民部門的新增貸款中,中長期貸款自 2012 年第三季度起一直高於短期貸款,且從 2015 年第三季度開始,二者差距有明顯加大趨勢,中長期貸款占比一度達到 94.9%。
近期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的比重雖然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 70% 以上。
這些來自居民部門的負債,往往不是幾個月就能還清的(多數為房貸,房貸時間較長),大多都要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
考慮到有不少中國居民買房還會進行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融資,或者向親戚朋友借貸,包括首付貸等,因此,隻考慮銀行貸款可能會低估中國傢庭的房貸壓力,低估中國傢庭債務風險。
其實金融監管體系內借貸與籠子外融資加起來的話,中國傢庭負債率也許會更高。
中國傢庭負債率雖有增長,但與歐美超前消費觀念導致的傢庭負債率相比較確實還不算太高。但最擔心的是傢庭負債率結構性風險。
因為中國傢庭高負債率主要是住房負債形成的。而目前中國住房整個負債率風險非常之高,或可能成為金融風險的相互導火索。
房價下跌可能引爆傢庭債務大幅度違約的金融風險,而傢庭債務鏈條斷裂也可能引爆整個房地產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明認為,與美國、日本等國傢傢庭部門杠桿率相比較,中國傢庭債務總量數據並不高,但中國傢庭杠桿率存在嚴重的分佈失衡。
比如,中國傢庭杠桿率高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一二線城市傢庭的杠桿率要比三四線城市傢庭的杠桿率高出許多,城市傢庭杠桿率偏高主要體現在中青年傢庭。一些中青年在城市買房除瞭向銀行貸款之外,通常還會向父母、親戚、朋友借錢。
現在城市中,尤其一二線城市中被迫以各種形式舉債購房的中產階級青年人,很可能是中國傢庭中杠桿率最高的群體,未來這部分人發生傢庭債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以傢庭貸款與傢庭存款衡量傢庭部門杠桿率為例,截至今年 9 月,中國已有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重慶、貴州、寧夏、江西、安徽、廣西、西藏、北京、雲南、新疆、甘肅等 16 個省市的杠桿率均超過 50%,幾乎接近全國省份的一半。
從微觀角度來看,過高的債務讓無數年輕人有錢不敢花,即便他們收入再高,在巨額債務面前也是枉然。
幾年前的熱播電視劇《蝸居》中,郭海萍的人生可謂是這一群體的真實寫照:
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度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四百,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
也就是說,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至少 …… 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來不及細想未來十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樓市參考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