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再壟斷居住用地,房價將怎麼變?

01-18

樓市大消息!

1 月 15 日,國土資源部部長薑大明表示:

將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2018 年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這個口子不能開,按規劃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這個原則不能突破,要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等。

一時間,“政府不再壟斷居住用地”成為熱門話題。

↑ 來源:微博熱搜截圖

作為普通人,最關心的可能還是這則消息將會給樓市帶來哪些新變化?《央視財經評論》邀請瞭專傢對此進行解讀。

經濟學傢 曹遠征

最重要的是,它是制度變革,你會發現過去房地產用地的供應者是政府,政府又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運動員跟裁判員是基於一體的,那麼現在政府不作為唯一的土地供應者,然後這個市場進入公平瞭,政府隻作為裁判員存在,於是我們剛才說,比如說這個非房地產依法取得使用權的這個非住宅用地,但要變性,政府可以來確定是不是可以變成非住宅用地,但是政府不再說把它收購過來,自己變性然後去供地,這是很大的進步,這是把裁判員和運動員身份分開瞭。

後來這個土地是多大,第一要取決於市場,是不是企業一定願意說我要把它變成住宅用地開發,沒準還有別的考慮,第二個也取決於政府一個調控,他可以說這塊土地比如說你提到瞭可能是長期要用其他的用途綠地或者是什麼的,但是他不允許這塊地變成一個住宅用地,那麼就是企業用這塊地,但是不能變成住宅用地,他也不能用房地產開發,這樣的話,這個制度就會比原先的制度更加細膩,更加完善

央視財經主持人

徐先生,我們都知道我們政府的土地財政依賴還是比較強烈的,如果出現瞭不再壟斷瞭,不是居住用地的唯一提供者瞭,這市場可有競爭瞭,如果按照曹先生說的話,價格可能就降下來瞭,土地財政怎麼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 徐洪才

土地財政是一個歷史性的產物,我覺得在現在咱們要落實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建立現代國傢治理機制,那麼這裡面必然是要改革的,過去大傢廣受詬病就是過度依賴財政,當然也幹瞭很多好事,一些基建,推動瞭財政化,推動瞭工業化,但是現在,我們要轉型,一個直接的沖擊可能會影響到政府的這個收入,因此未來我們要落實這個地方稅體系的建設,這一塊兒我們要加快改革的力度,比如說與之相配套的,房產稅征收的問題,現在也已經開始破題瞭,未來還有其他的一些消費稅等,要找到政府的主體稅種是什麼,因此它的整個稅收來源結構發生瞭深刻的變化。

未來它的智能變化,這是最主要的,剛才曹老師講到,就是政府它不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一個直接參與者,他是一個宏觀調控,是一個裁判員一個角色,你就要當好裁判員瞭,因此我覺得這樣子是更有利於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政府也會遊刃有餘,擺正自己的位置。

房地產的全新時代來臨

新年以來,多地樓市調控政策調整、放開租房落戶、土地使用年限變更等一系列重磅的消息迅速把“熄火”已久的樓市又帶到瞭輿論的中心。但這些政策在“政府不再壟斷土地供應”的消息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過去數十年,我國住宅土地來源單一,國有土地招拍掛出讓是開發商獲得住宅土地的最主要渠道。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的土地供給者隻有政府,面對唯一的土地供給方,市場上一方面土地需求有些供不應求,特別是大中型城市,土地拍賣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農村土地卻難以流轉,難以形成規模經濟,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現象較為顯著,農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壟斷導致的土地供給稀缺,帶來瞭住房供應的短缺,房價也隨之上漲。數據顯示,2016 年,北京、上海土地供應完成計劃的比例僅為 20% 左右,這也成為 2017 年兩地房價高漲的重要原因。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新的土地舉措的落實,意味著中國土地供應將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政府作為土地壟斷供應者的歷史將慢慢終結,這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格局以及房價未來的走勢必然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短期內樓市不會出現大變化

政府放開土地供應,是不是意味著樓市將在短期內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從土地市場的用地來源看,主要包括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在住宅市場的用地方面,將會逐漸放開集體建設用地。“但是必須註意一點是,當前在居住用地的放開方面,其實隻有租賃市場才有機會,其他領域其實不太可能一次性放開。而且真正對此類集體建設用地適度放寬政策的,也主要是一些大城市中的城中村和城邊村。”嚴躍進強調。

這種情況下,目前最受關註的租賃市場將有可能成為最先受到土地紅利的一個市場,一些臨近城市的城中村,城市近郊農村將有可能是此次土地紅利的最先受益群體。但是其他的房地產產品是否會繼續跟進,這都需要看試點的效果如何,從而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進一步鞏固“房住不炒”理念

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還提到,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

嚴躍進表示,很多國有企業用地的工業用地當前需要積極轉性,過去很少會提及做住宅用地,但也不排除一些大城市在土地增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會對此類存量用地積極盤活,所以實際上有助於土地用地制度的靈活,同時為“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產權房、租賃住房”四元產品線提供更有保障的用地內容。

緩解城市土地供應困局,農村土地是一大有生力量。薑大明也明確,2018 年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新政的出臺將真正開啟農村宅基地的流轉。“從 ‘ 三權分置 ’ 這個說法來看,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在此核心基礎之上,農村土地可以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從而形成更多元的房地產供給。”在江瀚看來,這對保障房地產供給,提升房地產市場“房住不炒”理念,確保房地產供應有著更加多元的意義。與此同時,對於提升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標志性意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