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自融套路太多 投資人要會分辨

01-24

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天地之間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很多 P2P 網貸新人都喜歡優先關註哪些平臺更安全,哪些平臺收益更高等問題,而在我看來,新人想更快的融入 P2P 行業,就更應該先搞清楚哪些平臺風險高,不能隨便碰才對,否則選瞭一個自己心儀的 " 高收益安全 " 平臺,實際上卻是高危高風險平臺,一不留神連本金都會打水漂,更別談收益瞭。

近幾年來很多人投資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把很多原本不安全的平臺當成瞭安全的平臺,甚至在明知道有風險的情況下強行給自己一些 " 上車 " 的理由,比如玩一輪沒事,年底前沒事,目前行情好不愁沒人接盤等等。

下面天地之間將公開分享自己選平臺的一些經驗,並通過連載的方式來跟大傢好好講述一下,哪些 P2P 平臺在我眼裡是不能碰的,今天就先來談談其中一種類型的平臺:自融平臺。

自融平臺倒閉案例多,曾造就大雷無數

自融是很多平臺暴雷的常見原因之一,也是跟目前的網貸政策完全相違背的,首先自融的平臺就相當於隻有一個超大額的借款人,其次自融平臺 100% 都會做資金池,而這些情況都是政策中明令禁止的。但是不符合政策規范的平臺卻並不會直接被一刀切,而是在被曝出有實質的自融證據後,會遭到投資人的堅決抵制,集體撤資,最終因不堪擠兌壓力而暴雷。

自融平臺隻能進不能出的屬性,也造就瞭 P2P 史上的一個個大雷,自融平臺活的越久,待收越高,暴雷後涉及到的投資人數越多,造成的損失越大,同時也會給整個 P2P 行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下面我們就來整理一下,近年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 P2P 自融大雷案例:

銀通貸,2013 年 1 月上線,2014 年 12 月暴雷,待收 1 億多。銀通貸自上線以來都是直接打著深藥的牌子來做宣傳,也是一個大傢都心知肚明的自融平臺,深藥作為深圳 100 強企業,一直深受投資人信賴,認為即使平臺出問題瞭,深藥也一定不會跑路,會出面為平臺兜底和善後,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銀通貸暴雷前,股東中的深藥集團突然變更,一夜消失不見,成功甩鍋,直接導致投資人維權無門。

裡外貸,2013 年 4 月上線,2015 年 1 月暴雷,待收近 9 億。作為房地產自融平臺的鼻祖,裡外貸當年第一沒什麼背景,第二也沒太多包裝,純粹就靠一個又一個超高收益的長標,把平臺待收越堆越高,鎖定瞭一批又一批投資人。暴雷之後才發現其法人是傀儡,房地產項目是空殼,就連平時一些天天被人拿出來吹噓的千萬級大戶都是平臺自己偽造出來的數據而已。

盛融在線,2010 年 10 月上線,2015 年 2 月暴雷,待收近 10 億。盛融在線自上線以來關於其自融的預警和曝光就從未停歇過,但平臺卻沒有受太大影響,規模越做越大,在各大第三方的交易量排名中一直穩居前列,而且平臺給出的收益在當時的行情來看並不算太高。2015 年春節前,盛融在線出瞭一個怪異的活動:在其他平臺踩瞭雷的投友來這邊投資可以享受額外加息,但是沒過多久自己卻突然暴雷,令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金喜財富,2014 年 10 月上線,2015 年 5 月暴雷,待收近 2 億。金喜財富等合肥平臺公開自融,並喊出瞭 " 自融平臺更安全 " 的囂張口號,原因就是這些平臺因初期規模不大而挺過瞭 2014 年底的一波倒閉潮,想以此來作為給投資人洗腦的借口。雖然金喜財富背後的企業安徽愛森能源有限公司有著多次被強制執行的記錄,但依然擋不住投資人去平臺投標的熱情,甚至一度出現瞭搶標現象。平臺利用老練的運營手法和對投資人的不斷洗腦,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就把待收做到瞭近 2 億的規模,但隨著安徽自融平臺的問題不斷被曝出,其他平臺一個接一個被擠兌暴雷,金喜財富最終也不能幸免。

平臺自融目的五花八門,但套路和結局都始終不變

目前 P2P 平臺自融的用途主要有四種:

1、純詐騙性質,錢都進入瞭老板的腰包,能繼續吸金就繼續維持運營,一但吸不動瞭,平臺要出現流出的跡象瞭,立馬關掉跑路。

2、被迫借舊還新,平臺業務不成熟,風控差,導致壞賬一堆,到期後無力墊付,隻能無限發虛假標的借舊還新,最後逐漸變成龐氏自融平臺。

3、拿平臺的錢去投資其他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對投資人聲稱是在做借貸,實際上卻把錢投入到瞭股市、幣市和各種資金盤等項目之中,一但虧瞭錢,平臺就會瞬間暴雷。

4、給自己的企業和一些關聯的企業融資 ( 這種是最常見的 ) ,大部分都是融資渠道匱乏,盈利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企業,需要長期不斷的供血,否則隨時有可能暴雷。

自融平臺的運營套路基本為:

1、初期以月標為主,並給出較高的收益,控制一段時間的發標量,並利用馬甲來制造出搶標現象,以此來把平臺名氣打響,因為大部分投機黨和跟風黨都會認為搶標的平臺更安全,越搶越想投。

2、中期開始增大標量,特別是在高峰回款之前,會瘋狂發標提前做好資金池來應對,隨後開始慢慢把標的周期拉長,推出更高收益的 3 月標,6 月標甚至 12 月標等,獎勵一般一次性給,投完就給,收益越發的驚人,吸引更多的投機黨去配倉。

3、後期開始利用投資人的錢去做一些包裝,買一些背景,參加一些活動,加大推廣力度,開啟無限復投返利模式,待收成倍增長,一但資金吃緊,就會立馬推出力度更大的活動,無限吸引人入坑。

自融平臺大多都沒有好結局,有的選擇當老賴,有的選擇一跑瞭之,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融平臺的這種運營模式所致。自身沒有足夠的盈利能力,長期拆東墻補西墻,時間越長雪球也滾的越大,如果遇到瞭負面和曝光,整體行情下滑或投資人自然收縮等情況,資金鏈極其容易斷裂。

自融平臺並不難分辨,深扒背景和業務是關鍵

雖然很多投資人都知道自融平臺的風險性,但有一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他們,那就是不知該如何分辨自己準備投和在投的平臺是不是自融,對此天地之間可以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判斷:

1、通過背景判斷,很多開平臺自融的企業都習慣於把自己包裝成平臺的背景,特別是一些房地產企業,自己本身的資金缺口就大,還跑來開平臺幫別人融資,明顯就不合理。甚至還有企業直接給自己開的平臺做股東,簡直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2、通過借款資料判斷,很多自融平臺的借款人不是自己就是一些明顯的關聯企業,在具體的借款明細、數據和筆跡中都可以發現端倪,自己借自己的行為不是自融那還能是什麼 ?

3、通過資金流數據判斷,自融平臺的資金流必然是穩步增長,隻進不出的,跟很多做真實業務的,流入和流出都比較頻繁的平臺相比有著很大的差別。

4、通過以往的經驗判斷,近幾年來自融平臺的套路基本都是一成不變的,超高的收益,強行被拿來做背景的企業,漏洞百出的借款資料,以龐氏玩法為核心的運營套路等,看一眼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總結:

很多人選擇投自融平臺,都是自作聰明的認為有實體企業做靠山的平臺,至少比一些純詐騙平臺和什麼都沒有的屌絲平臺強,因此被迫放低瞭門檻,在為瞭追求高收益的前提下,盡量擇 " 優 " 而選,結果到頭來還是自己騙自己。

作者:天地之間 微信公眾號:天天 p2p 說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