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掃雷為何不用機器人?答案讓人淚奔…

11-03

戰友在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排雷,有人卻在網上質疑?

1979 年 2 月 17 日,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打響,戰爭結束後在中越邊境留下許多雷場。

近期,多篇中越邊境地區掃雷的文章感動瞭網友,引起強烈反響。

中越邊境掃雷作業,是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進行,自然條件差、作業難度大、危險系數高。不少網友表示很心疼我們的掃雷兵,也很敬佩他們保傢衛國的情懷。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為何還要用人工去排雷?

說實話,剛看到這樣的評論時,我心裡是不太舒服的。戰友在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排雷,有人卻在網上質疑?

但轉念一想,這些提出質疑的網友,何嘗不是關心我們的戰士,希望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那麼,中越邊境掃雷為何不用機器人?為何要讓戰士近距離接觸地雷呢?

其實,這並非是對生命的漠視或是我國的掃雷裝備不先進,更不是我們不愛惜戰友的生命。

真正的答案讓人淚奔 ……

我軍掃雷裝備不夠先進?並非如此!

我軍先進掃雷裝備有哪些?

遙控雷場清障車

雷場清障車,是通過遙控操作的。具有在坡度小於 40° 的山地進行清障排爆作業的功能。該車具有較強的爬坡能力,操作手可以在 1000 米范圍內實施無線遙控控制,完成掃除淺層防步兵地雷、清除灌木叢和鏟運樹木等任務,以電錘擊爆地雷手雷等未爆炸物品,這期間即使產生爆破碎片或者沖擊波都不會對操作員構成危險。

智能排雷機器人

機器人掃雷可以部分替代人工,危險性相對較小,在植被較矮、較稀疏、地勢平緩的區域很適用。猶如一個黑色的精靈,機敏地伸出探頭,左右轉動幾下,細心地探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角落。不僅提高瞭作業效率,還能有效避免傷亡!

綜合掃雷車

某型綜合掃雷車正在清除障礙

新型履帶式綜合掃雷車,其主要用於掃除 " 敵 " 前沿陣地多種防坦克地雷場,為突擊作戰的坦克、裝甲部隊開辟通路。同時,它也可在縱深戰鬥及防禦戰鬥中掃除 " 敵 " 方機動佈設的雷群,還可用於戰後掃雷。

類似這樣的掃雷裝備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瞭 ……

先進掃雷裝備如此多,中越邊境為何依然要用人工排雷?

原因一:地形復雜,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

中越邊境掃雷作業,是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進行。

這裡山高坡陡林密,很多地方地勢險峻,有的地方腳下就是陡峭的崖壁,有的地方根本沒有路,機械化的排雷裝備在很多地方根本派不上用場,堪稱靈活的掃雷機器人也在這些陡坡和密林前寸步難行。

雷場地勢陡峭。

官兵們在狹窄陡峭的通道上搬運作業裝備。

雷場地形復雜,有時掃雷官兵需要拽著繩子等東西保持平衡。

在怪石林立的雷場,勇士們身著厚重的防護裝具進行人工搜排作業。

原因二:這種混合型雷場幾乎是世界上最復雜的雷場

據瞭解,埋設在中越邊境上的地雷不僅有中式、越式地雷,因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蘇聯和美國的介入,蘇式、美式地雷也不少見。地雷種類更是有防坦克雷、防步兵雷、松發雷、絆發雷、跳雷、詭計雷等至少數十種。

同時,時間的洗禮也是妨礙排雷工作的主要難題。

從中越戰爭結束至今的幾十年裡,高溫和地表水沖刷已嚴重腐蝕地雷和爆炸物。一場暴雨和洪水過後,地雷和爆炸物的位置有可能發生瞭改變,或裸露路邊,或深埋土壤,或藏在石縫,或隱於小溪,讓掃雷士兵防不勝防。

這種密度大、類型多、變化大的混合型雷場最讓排雷士兵頭疼,幾乎是全世界最復雜的雷場。

在掃雷行動中,掃雷兵將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和雷場情況,采取人工搜排、火箭彈爆破掃雷、掃雷彈爆破排雷、縱火毀雷、機械掃雷和機器人排雷等方法,並非隻是用探雷針、探雷器。

雖然掃雷機器人等設備的加入能降低掃雷兵的危險,但這仍然是一個危險的任務。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掃雷機器人、機械化掃雷、爆破排雷等方式都很難確保百分百清排徹底,無法解決深埋在土裡的地雷,一些犄角旮旯很可能會被漏掉,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危險。

從世界范圍內,包括美軍在內的發達國傢軍隊,在掃雷排爆時應付如此復雜的情況,也隻能更多地依賴人工搜排的辦法。軍迷們熟知的電影《拆彈部隊》裡,就有大量美軍人工清排爆炸物的鏡頭。

我們當然知道采用別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的可能性。但中越邊境排雷的特殊性,卻讓我們的掃雷兵們必須挺身而出。因為——

我們要確保我們的國土上,沒有一寸土地遺留有地雷,必須 " 百分之百 " 安全。

我們要確保移交給百姓的土地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潛在危險,必須 " 百分之百 " 安全。

我們要確保中國軍人承擔的使命裡,不能打一丁點兒折扣,必須 " 百分之百 " 完成。

為瞭這些 " 百分之百 ",中國掃雷兵選擇瞭讓一些網友難以理解的方式,把危險留給瞭自己。

當然,我們絕不是不愛惜戰友的生命。

為瞭最大限度的清除地雷,同時也為瞭保障官兵的安全,掃雷部隊采取瞭許多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還使用瞭十分先進的單兵裝備,創新瞭很多人工掃雷的方式方法,並且我們還擁有嚴格的掃雷程序。

掃雷耙

掃雷耙是我掃雷一線人員在掃雷實踐中發明的。該掃雷耙構造簡單,具有實用、輕便、制造成本低等特點,在我國中越邊境大掃雷、援助非洲厄立特裡亞等任務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掃雷隊員們用它將土輕輕地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從前往後把泥土耙到面前仔細觀察,一個地方要耙三遍,不能深度太深以防用力過猛觸發爆炸物。

掃雷耙有四到五米長,這可以讓戰士與爆炸物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最大的優勢在於加快掃雷進度的同時,把土壤掀開能更加直觀地確認地雷的數量及位置,防止遺漏任何一顆地雷。

上圖是用掃雷耙翻出的爆炸物,但掃雷耙隻能在大片面積松軟的土壤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一些喀斯特地貌的雷區就隻能靠探雷器和探雷針進行搜排作業。

防護服

掃雷隊員在戰友協助下穿戴防護服

穿好防護服的掃雷隊員進行作業

掃雷官兵開始作業前,一定要穿上防護服,防護服一般有幾十斤重,需要戰友幫助才能穿戴上。

氣壓拋射掃雷器

氣壓拋射掃雷器是將特制的錨鉤拋射到雷區進行排雷的一種新型掃雷器材,最適用於排除絆發雷。它利用特制的氣瓶噴嘴,將錨鉤拋射到雷區,然後作業手再用線拉回射出的錨鉤,利用錨鉤將雷線勾出,從而達到排雷的目的。其射程為 50~90 米,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攜帶方便等特點。

無論如何,軍人的職業、軍人的戰位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可以預料或無法預知的風險。掃雷兵更是如此。從穿上這身軍裝起,軍人就做好瞭一切準備,包括為國為民犧牲自己。

他們手拉手驗收雷場,讓我們淚奔

為瞭向世人證實移交的雷場已無地雷,掃雷指揮部官兵,通常會用中國軍人獨有的驗證方式:手拉著手,徒步走過雷場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雙腳證明這塊曾經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帶已不存在殘存的地雷。不管何種地貌,不管用何種工具排雷,雷場清理後移交至當地百姓時,掃雷官兵都要走一遍。

有的網友會提出質疑:

難道我們除瞭 " 手拉手驗收雷場 " 就沒有更好的驗收方式瞭嗎?

其實,這不僅體現瞭掃雷兵們對自己工作絕對的自信,這更是一種中國軍人式的血性擔當。

這些清理完畢的土地要給當地百姓生活使用,所以我們的掃雷兵們從不敢疏忽大意,因為他們明白,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所以,我們不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排雷裝備,而是人工排雷更能確保萬無一失。畢竟,百姓將會在這篇土地播種,來年的春天,這裡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英雄背後,留下一方平安凈土。

這片土地終會被百姓撒下希望的種子,

來年春天,又是一片勃勃生機。

當然,我們和廣大網友一樣都希望,有朝一日,技術的進步能夠達到徹底替代人工的程度,讓我們掃雷兵離危險越遠越好!

向那些為和平負重前行的人們致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