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 - 戰爭之神
長期以來,在解放軍中擁有著 " 戰爭之神 " 美譽的並不是空軍,而是炮兵 ! 由於曾經吃過的虧,導致解放軍對於 " 火力不足綜合癥 " 可謂是 " 病入膏肓 " 瞭。這也鑄成瞭當代,即使解放軍已經進入到全機械化、全數字化、主力部隊裝甲化的進程時,炮兵仍然是最強有力的一隻前線主力作戰力量。
臨時演習才展現能力
在 10 月下旬的某日,解放軍 79 集團軍的某合成旅舉行瞭一場臨時拉動和跨晝夜實彈訓練。該部炮兵分隊進行遠距離機動後,組織瞭跨晝夜的炮兵實彈射擊演練,主要火炮類型有新換裝的 09 式 122 毫米自行榴彈炮。不過在該部公開的畫面中,我們還看到瞭 122 毫米 40 管超輕模組化火箭炮身影。這也就意味著,該部炮兵分隊,出趟門至少會有 12 門 122 毫米的重炮,4 門 122 毫米火箭炮同行,累計 16 門重炮前行。已經是一個標準炮兵營的配置,外帶上指揮、通訊、雷達、彈藥等協同車輛,浩浩蕩蕩累計超過 30 臺各型車輛組成,這還隻是一個炮兵分隊的配置。
[ page ]
12 門 122 毫米榴彈炮
按照正常編制,12 門 122 毫米榴彈炮,至少會有 9 輛彈藥輸送車做後勤補給支援,理論上單車可攜帶 72 發彈丸和藥包,也就是總彈藥量會達到 1000 枚以上 ( 榴彈炮本身攜帶也計算在內 ) 。而且現在我軍裝備的 122 毫米彈丸都是多功能彈藥,具備殺傷、攻堅、反輕裝甲目標等能力。同時,現在我們也有相應的炮射激光制導導彈,這使得我們現代炮兵的摧毀目標能力和覆蓋范圍,已遠超以往傳統炮兵的能力范疇。
外帶 4 門 122 毫米火箭炮
僅這一點,就足以看出解放軍的 " 火力不足癥 " 到底 " 病 " 到什麼階段瞭。按照現在其他部隊的炮兵分隊配置,該部應該還會有 4 門 122 毫米 40 管火箭炮沒有完成訓練編入作戰分隊,因此,首輪齊射開始時,對手將會迎接至少 320 枚 122 毫米火箭彈的洗禮,所覆蓋的范圍足夠打開 2 公裡突破口瞭。當然,這僅僅是局限於這個合成旅級別范圍,後面還有 300 毫米火箭炮,甚至還有戰術地對地導彈在等著呢。
對越作戰時 炮兵是絕對利器
這種看似 " 喪心病狂 ",甚至給人感覺富裕到有些多餘的火力梯度配置,這其實還是來源於我們實際作戰經驗總結而來。在歷史發展中,中國陸軍始終是在敵方重火力壓制下打贏瞭諸多戰役,尤其是在針對美軍這樣擁有絕對制空能力的軍隊來說,跟無法在短時間內造出足夠多的空中優勢兵力來掩護己方部隊展開地面優勢攻勢,所以炮兵的建設尤為重要。再加上我們之前在對越前線的過程中,炮兵打的尤為出色,展現瞭在有限烈度的局限戰爭條件下,相當大的靈活度和威懾力,這也鑄就瞭當代炮兵始終處於優勢發展地位的結果。
隻不過,在未來擁有強力陸航和遠程空優打擊火力的情況下,陸軍的炮兵的發展則是更引人關註的部分。從目前來看,陸軍炮兵更在註重靈活性。從幾次朱日和實際演練情況看,傳統的炮兵陣地從構建到撤出時間太長,就算訓練精良壓縮到分鐘級,也會被敵方快速覆蓋。曾出現過一個炮兵連一個上午就全連所有火炮被 " 摧毀 " 的情況,所以我軍現在合成旅都改變使用各型自行火炮,采用 " 打瞭就跑,伴隨支援 " 策略,有針對性的進行火力支援和打擊。
我們還有迫榴炮這樣快速的武器
在未來可以預期的作戰中,炮兵的任務也極為繁重。除瞭前期的火力支援以外,當灘頭的陣地鞏固後,炮兵需要快速推進配合機動兵力圍堵殘敵,確保其不能依靠城市展開持久的遊擊戰,完成分割、包圍、吃掉的戰略目標。因此,解放軍把炮兵輪式化履帶化,甚至還推出瞭 155 毫米的輪式自行榴彈炮。在可以預期的未來," 火力不足綜合癥 ",可能真的沒救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