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邢曉婧】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此前在耶魯大學任金融經濟學教授的陳志武去年在媒體上發表《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瞭?》一文,通過對比中美印三國教育,表達瞭對中國教育體系和方法的擔憂,並提出一個觀點 " 世界一流大學的一些教授表示不愛招中國學生瞭 "。該說法在互聯網上引發廣泛關註。時隔一年多,陳志武教授對此前觀點有無修正?對中美教育有何新思考?帶著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對他進行瞭獨傢專訪。
為什麼說中國學生在浪費教育資源?
環球時報:一年時間過去瞭,請問您現在是否依然持這種觀點?有沒有修正或是新看法?
陳志武:沒有變化,那些觀點不是一拍腦袋想起來的,而是經過很多年的觀察和思考,所以即使過去一年也沒有變化。那篇文章出來以後被很多人歪曲瞭,我在文章裡沒有說 " 耶魯不招中國本科生,也不招中國研究生 ",耶魯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政策。可是即便不一定能變成政策,每個教授私下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大傢知道在美國 500 強、1000 強企業裡擔任重要職位的印度人多於中國人,在大學中也普遍如此。比如我此前就職的耶魯大學,總的來說,印度教授在很多方面比中國教授表現突出。
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會英語、有語言優勢,我認為更多在於文化方面的關系。坦率說,和中國儒傢文化相比,印度文化相對更能夠適應美國社會。這和語言沒有直接關系,但不可否定有間接關系。很多印度人,尤其是出身於精英傢庭的印度人,英語更像是其母語之一,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英語思維、語言中包含的西方價值觀的影響。
環球時報:您文章中舉出的某些中國學生的例子可以形容為 "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群體?
陳志武:我認為這對於個人來說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可指責的。他們為瞭自身發展和利益,最大化地利用耶魯的資源和機會,屬於人之常情,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做法。但從校方角度考慮,這肯定是有問題的。耶魯會為每個錄取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獎學金支持,教授也投入大量寶貴時間,他們希望利用這些資源,培養出對待學術研究真正有激情的年輕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那麼多的中國學生占據瞭這些資源卻沒能達成校方期待的結果,對美國高校來說是資源錯配和浪費。
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在於學生本身,而是傢長、社會的壓力,這些力量迫使中國學生走上某條路,盡管不是那麼喜歡,還要表現出有興趣。父母不應把自身偏好和對社會的理解強加在子女身上,幹預他們擇校擇業,整個中國社會需要在觀念上做些調整。
中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有一定問題。在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的教育中,沒有特別強調、引導學生去挖掘興趣點,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這造成瞭人才浪費。因為人隻有從事最感興趣的職業,才能真正深耕,不僅能提升個人幸福感,還能為社會做出獨到貢獻,形成最優的人力資源配置。
對於任何一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資源恰恰是人力資源。每個人的興趣是否與其工作內容匹配?各種聰明才智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這是經濟體裡的關鍵問題,配置好人力資源才能對社會中的創業創新和其他方面起到根本性作用。
教育需要 " 因人而異 "
環球時報:您是否認為,中國人對美國精英教育存在某種過度迷戀?
陳志武:美國不全是精英教育,而是多層次教育。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本科生有四五萬人,盡管有些專業不錯,但更多學科註重實際應用。該校指導學生如何擇業,對於畢業生中有多少人能成為社會主角,期待值不是太高,因此這不能算是精英教育。隻有像耶魯、哈佛、斯坦福這類頂尖名校,以培養未來世界領袖為出發點的教育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精英教育。總的來說,美國的教育分層很大。
中國的教育過於扁平,層級不夠鮮明。我接觸過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學生,他們的素質和天賦相當不錯,但是否能說這些學校在教育方面比二本院校更精英化?當然是,但層級差別肯定不如美國明顯。我認為中國的教育體系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辨,否則永遠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永遠無法與時俱進。而且,在中國,大傢把教育看成是職業教育,淡化瞭很多做人的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的影響不夠,這是中國教育體系中最大的欠缺。在專業之外,更應該強調在社會中如何做人。
中國傢長熱衷於把子女送到美國的名牌大學,接受精英教育的願望和目標是美好的,不過還是要稍微調整一下,考慮 " 因人而異 " 的維度。美國各個大學的自身定位和專業特點都很鮮明,針對不同類型學生做出不同的資源配置,沒有絕對的好。中國傢長一定要註意根據學生自身偏好和個性,尋找最適合子女的學校,千萬不要人雲亦雲,盲目追求。
千萬不要認為 " 教育=飯碗 "
環球時報:放眼世界,您比較看好哪個國傢的年輕一代?
陳志武:最有創業、組織能力,在社會各個方面能力最強的還是美國年輕人。一般美國中學生的組織能力就很強,知道如何調動幾十個人,並讓各自發揮最大價值。幾年前我曾給某個國內一流大學的一年級學生講課,一進教室我就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學生們的表情像初中生一樣不成熟,讓我感到他們比實際年齡要小。有研究指出,中美兩國大一學生在成熟度方面相差 3.5 歲左右,也就是說一個 21 歲的中國大學生,其成熟度隻相當於 17.5 歲的美國高中生。在美國,一個人的自信心、自身定位以及自我把控,在高中階段就能做得很好。
環球時報:對有意出國深造的學生或傢庭,您有何建議?
陳志武:中國傢長把孩子送出國的做法很好,確實應該讓中國年輕人走向國際化,但千萬不要認為 " 教育=飯碗 "。教育隻是幫助學生謀求職業發展的一方面,但職業不是教育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 " 學會做人 ",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人類現在的平均壽命大約 80 歲,有研究表明再過 20 年,人均壽命有望達到 120 歲。而人的一生,大約有 40 年的時間用來工作,如果隻教授學生做 " 專業的工具 ",未來他的生活就有面臨空虛和鬱悶的風險,還有那麼多工作之餘的時間做什麼呢?因此,學會做人,加強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