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15- 客傢人遷徙
作者:霞帔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在閩粵贛邊界,生活著這樣一群人:
他們操著外人聽不懂的方言,卻不在 56 個民族的名單裡;他們吸收瞭海洋文化不斷向海外擴展,卻有著非同尋常的自我意識和價值觀;他們偏居中國政治文化主舞臺的一角,卻有自信自稱是真正的漢族傳人。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起看看客傢人這個特殊的族群。
少年十五二十時
步行奪得胡馬騎
客傢人不是少數民族,相反,他們起源於中原漢族,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作為一個群體,客傢人可以被稱為一個民系。顧名思義,客傢即 " 客而為傢 ",他們是歷史上多次大遷徙的見證者,遠離瞭自己曾經的故土而定居,才被稱為客傢人。
最廣為人知的形象
漢人南遷可追溯至西晉末年至南北朝時期," 永嘉之亂 " 之後,中國南北分裂、政權更迭不斷,華北地區長期處於割據戰亂之中。復雜的政治形勢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促使許多中原居民南遷。
南遷的漢人逐漸演化出瞭不同的語言和習俗,主要分為湘語系和閩語系,分別分佈在今湖南和福建境內。客傢人的祖先就屬於其中的閩語系移民,當時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定居。
中原陷入戰亂
大量人口向周邊逃散
南方亦因此獲得大量中原人口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 安史之亂 " 之後,唐王朝由盛轉衰,局勢再度動蕩不安,因戰亂流亡的中原士庶堪比 " 永嘉之亂 "。李白詩雲 "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 即描寫這段歷史。
南下的中原漢人擠壓瞭客傢先民的生存空間,再加上黃巢起義席卷長江中下遊,客傢先民不得已再次踏上瞭南遷的旅途。
新移民換下老移民
這一次,他們轉移到瞭丘陵連綿不斷的閩粵贛邊界。畬族土著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以及更早移居的漢族很早就聚居於此,故稱這一批後來的移民為 " 客 "。
閩粵贛邊界地區氣候潮濕,土壤酸性大,不夠肥沃,地形以丘陵為主,山多田少,良田匱乏,事實上並不適合農耕民族的定居。
但在外部紛亂的戰爭年代裡,交通不便、農業水平低的劣勢,反而是構建一個世外桃源的優良條件。定居在貧瘠又偏僻土地上的客傢人,迎來瞭一段較為穩定的發展時期。
在這一時期內,客傢人從中原帶來的先進生產工具為該地區的開發做出瞭重大貢獻,在同化畬族土著過程中,也逐漸形成瞭不同於後來北方漢人的自我意識。已經習慣瞭四處闖蕩的客傢人此後擴展至粵東粵北,並以嘉應州(今梅州)為大本營,繼續向其他地區擴散。
從江西至廣東的內陸通道
對於數次南下嶺南的移民來說至關重要
對於客傢人恐怕也不例外
在珠三角商貿水平提高之後,很多客傢人為瞭追求更好的生活,開始走出深山,在珠三角地區從事商業活動。這些人形成瞭當時廣東三大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人集團之一——客傢幫。
明末清初廣西四川等地招人墾殖,則促進瞭客傢人的西向遷移;清朝從反清的鄭成功後人手中收復臺灣之後,嘉應州的客傢人便有一部分遷去臺灣生存;戰亂年代還有部分客傢人選擇漂流至南洋等海外地區謀生。
厲害的嘉應州(今梅州)
這被認為是客傢人的第三次大遷徙,使客傢人在客傢腹地之外的地區也得到瞭不同程度的發展,客傢人的分佈變得更為廣泛。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傢
像西方的吉普賽人一樣,長期的流動和遷徙並沒有打散這個民系的凝聚力,反而使之形成瞭獨特的群體意識。這種群體意識體現在客傢文化的方方面面,首先就是與現行北方官話迥然不同的客傢方言。
相對封閉的生存環境和長期與世隔絕的生存狀態,讓客傢話和其他漢語方言區別甚大。不僅是發音規則上,連語法都有所不同,比如將 " 添 " 字加在句末表示 " 再一次 " 之意(" 食一碗飯添 " 意為 " 再吃一碗飯 ")。
即使是客傢文化圈內部,方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大片區可以分為閩贛片和兩廣川臺片,在各大片內部的縣市區裡,也有復雜的分歧和變化。外人即使會某一種客傢話,想無障礙走遍客傢聚居區也並非易事。
分佈於閩粵贛之間的客傢方言
其內部又分為眾多片區
分析其分化嚴重的原因,除瞭和客傢人生活的地區相對獨立有關之外,和客傢人的文化人格也有很大關系。客傢人強調宗族關系,不說自傢話會被視為忘祖,從外地娶進來的媳婦也必須學說當地話。
對方言的強調,表面上是同鄉情誼的簡單反映,實則是客傢人艱苦的流亡遷徙歷史造成的自我價值觀的反映。對外而言,這也是客傢人提高人群凝聚力的工具,以在戰亂年代和與土著爭奪生存資源時占得先機。
客傢小姐姐
客傢人的特殊的圍屋式建築,也是其特殊生存需求的寫照。圓形或方形的圍屋,內部有充足的空間安置人員糧草,外部則可以完全封閉成為碉堡。設計成這種形狀的目的,就是為瞭抵禦土著居民和山賊流民的襲擾。客傢人的生存環境之惡劣一望而知。
圍屋鳥瞰
內部
樓內的炮口
歷史上不乏客傢人和土著之間劇烈矛盾的記載,比較著名的有發生在清咸豐至同治年間 " 四邑地區 " 發生的土客大械鬥。
說是械鬥,其實這場紛爭已經堪稱 " 戰爭 ",是明朝中期以後土客矛盾的延續和爆發。械鬥持續瞭十餘年,波及范圍之廣(幾乎整個粵西)、人數之眾(史記 " 死亡百萬 "),在歷史上也算罕見。
" 四邑 " 指鶴山、開平、恩平、高明四縣,這一地區的客傢人,正是雍正年間政府從粵東各地招募來墾荒的客籍流民。土客兩方在當地都占據大片土地,實力不相上下。
四邑地區
當時清政府為瞭鎮壓響應太平天國的洪兵起義,在廣州周圍地區 " 募勇 ",以官銜為誘餌鼓動士紳出資招募族人參與鎮壓。客傢人組織瞭 " 客勇 " 參與剿匪,且很快失去瞭控制,將矛頭對準瞭日常生活中的仇人—— " 土民 "。
客傢人本就凝聚力強,再加上正規的組織和裝備訓練,屠殺普通的土民顯然更加不在話下。他們還以剿匪為名,誣蔑土民為匪賊,肆意屠村,以至於 " 橫直百裡,無村不踩矣 "。土民的反抗則由於勢單力薄,敗下陣來。
電視劇《客傢人》劇照
但土民後來得到在外經商的鄉人譚三才的資助,購買洋槍,設立 " 土民團練局 ",終於穩住瞭陣腳。雙方你來我往,各有勝負,沖突持續瞭十餘年之久,並蔓延至其他地區。
這場醜陋的利益爭奪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傢,械鬥造成的死亡人數在不同的史料記載中差異很大,但從其規模和雙方報復手段之殘忍來看,人口和經濟損失不計其數。最後,由於沖突地不斷升級,隻能由中央政府抽調湘軍平息這場內亂。
沖突的最終結果造成瞭當地客民的再次遷徙。
一方面,部分在械鬥中戰敗的客傢人被驅逐回惠州、嘉應、潮汕等原籍地;另一方面,政府當局為瞭避免主客再次發生沖突,由官府主持將客傢人安插至雷州、海南及廣西東部等地。至此,四邑地區 " 無復有客民足跡 "。
此後,客傢人的分佈格局基本奠定。
客觀上又借機擴散瞭一波
高閣客竟去
小園花亂飛
據估計,全球的客傢人達到八千萬之多,遍佈 80 個國傢和地區,其中超過兩千萬分佈在港澳臺以及海外地區。其民系文化影響力傳播范圍廣泛,對海外華人世界影響深遠。
許多海外的華裔著名人物,其祖先都是自梅州等地遷出的客傢人,如前泰國總理英拉、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等。活躍在拉美政壇上的一些華裔混血政客,有的也是在土客之戰中被販賣到拉美的客傢苦工的後裔。
著名人物,厲害瞭
總設計師亮瞭
相比之下,客傢文化的大本營閩粵贛交界地區的發展就不那麼樂觀瞭。
盡管主客矛盾已經不再是當地客傢人生存面對的問題,但由於這一地區本就地處丘陵山脈之中,交通不便,客觀上影響瞭經濟的發展。這一地區的人們長期以農林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要生產方式,嚴重依賴自然資源同時還給環境造成瞭巨大壓力,阻礙著經濟的發展。
周圍都是山
除瞭地形和交通劣勢,客傢人傳統守舊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瞭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客傢文化中自給自足、保守排外的特點,在戰亂年代是有利自保的優勢,在和平發展時期則嚴重影響瞭地區經濟的進步性。
客傢小姐姐 +1
以被譽為 " 客傢四州 " 的梅州、惠州、贛州、汀州(今長汀)為例。世界 " 客都 " 梅州人均 GDP 長期在廣東省 21 個地級市中排名倒數第一,贛州經濟也一直處於江西省末端,其他客傢人聚居地如廣東韶關、河源,廣西賀州等地經濟發展也不甚理想。隻有惠州以及長汀所在的龍巖分別憑借鄰近珠三角和廈門經濟區的區位優勢獲得瞭較好的發展。
如何擺脫經濟發展困局,是艱苦耐勞的客傢人如今需要面對的難題。
山區人民光悶頭努力還是不夠的
其實客傢地區經過多年的開墾和調整,自有其具有特色的經濟版圖。如柑橘產業是贛南許多貧困縣脫貧致富的良方,而梅州和龍巖等地主打的客傢文化旅遊產業也正在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贛南柑橘
近年來已經通車的連接贛州龍巖的渝長廈快速鐵路,和即將在 2021 年左右通車的連接贛州梅州至珠三角的贛深高鐵,也許會成為打開客區局面的一劑良藥。隨著車流而來的資本和機會,必將很快讓客傢人找到新的值得深耕的土壤。
流動遷徙瞭上千年的客傢人,終於有瞭安定下來的時候,不用因為戰火和土客糾紛而提心吊膽。繼承瞭古漢文化的他們,即將在自己的土地上慢慢書寫中華文化的新篇章。
文學彩蛋:
今天段首引用的詩句不僅貼合每一段的大意,還有一個客傢人才懂的彩蛋。
這些詩句均為唐詩節選的一二兩句,用現代漢語念已經不押韻,但用客傢話念卻仍然是押韻的(當然很多南方方言也能保持押韻)。
類似的語言現象很常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分享給你的客傢朋友念念看 ( ⊙ v ⊙ )
參考文獻:
[ 1 ] 劉平 . 被遺忘的戰爭 [ M ] . 商務印書館 , 2003.
[ 2 ] 羅香林 . 客傢源流考 [ M ] . 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 1989.
[ 3 ] 林程吉 . 贛南客傢圍屋及其形成史地原因 [ J ] . 傳承 , 2010 ( 15 ) :104-105.
[ 4 ] 練春招 . 客傢的遷移與客傢方言的分佈 [ J ] .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 , 1993 ( 1 ) :69-75.
[ 5 ] 黃笑山 . 客傢民系的形成與客傢方言 [ J ] . 中州學刊 , 1996 ( 4 ) :101-104.
[ 6 ] 湯志誠 .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變遷與三次大規模人口遷移的關系研究 [ D ] . 浙江大學 , 2014.
[ 7 ] 鐘聲宏 , 周永章 , 徐燕君 . 粵閩贛客傢地區區域演化特征及區域發展思路 [ J ] . 熱帶地理 , 2006, 26 ( 2 ) :157-161.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
國傢: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