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東亞海上霸主:明帝國水師的光輝戰績

08-13

1368 年,一代英主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建立瞭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大一統王朝明朝。隨即從龍興之地江南一路向北,橫掃中原後劍指元大都北京。最終將統治瞭中原大地一個世紀的蒙古大汗政權驅逐出境,此後再也無法問鼎中原。除瞭強大的陸軍實力之外,明朝的水軍力量同樣可圈可點。在之後的三百多年裡,縱橫東亞水域無敵手。

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後基本奠定瞭自己全國第一的實力,明朝水師也在此後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發揮瞭巨大作用。無論是支援北上大都的陸軍作戰,還是剿滅江南的張士誠和方國珍集團,再到擊敗割據福建的陳有定、攻下廣州,最後是配合陸軍水陸並進消滅四川的大夏政權。強大的明朝水師為明朝的建立立下瞭汗馬功勞。以至於明朝此後規定:沿海每百戶所及巡檢司各配備 2 艘戰船,執行海上巡邏任務。

明朝一統華夏後又經歷瞭靖難之役的波折,等到明成祖朱棣繼位,為瞭爭取海外地區對政權更替的瞭解和歸附,提高威望,顯示中國富強,也為瞭加強與海外各國經濟文化友好聯系,派鄭和出使西洋。明朝水師又以自身驚人的規模和戰鬥力,震動瞭世界。當時明朝的造船廠遍佈於全國,以江蘇、福建、湖廣、浙江等地最發達。鄭和下西洋時的主力船隻 -- 寶船,就在江蘇太倉和南京兩地建造。

鄭和下西洋就是以江蘇太倉和南京為母港,由太倉、崇明出發航至福建福州閩江口五虎門揚帆出洋的。每次出洋除寶船外還有船艦 200 餘艘或數百艘不等。其他船隻包括瞭馬船八桅,糧船七桅,坐船六桅,戰船有五桅。鄭和船隊中,駕駛寶船的舟師多是閩、粵、浙沿海具有數十年豐富航海經驗的漁民。他們熟知潮勢、季風、洋流等自然規律。在航行於亞非諸國中,積累瞭豐富的航海經驗和科學知識,編寫瞭航海圖和過洋牽星圖。整個船隊中包括瞭率水手、官兵、翻譯、采辦、工匠、醫生等 27800 餘人,規模堪稱當時的世界之最。

1407 年,從西洋返航的鄭和船隊,在今天印尼的舊港一帶遭遇到瞭當地最強海盜勢力陳祖義的暗算。自知戰鬥力不如明朝水師的陳祖義起初準備向鄭和詐降,以便發起突然襲擊。鄭和對陳祖義早有提防,立即作瞭反偷襲的準備與部署。在陳祖義率眾海盜來襲時,鄭和指揮戰船從待機點迅速包圍敵船,用火攻燒毀海盜船。最終陳祖義一夥 5000 多人被殺,海盜船被擊沉 10 艘,俘虜 7 艘。整個海盜集團被一舉殲滅。

1411 年 7 月,第三次下西洋後準備回國的鄭和船隊,經過位於今天斯裡蘭卡的錫蘭。其王亞烈苦奈兒發兵五萬,打算劫掠鄭和船隻。然而龐大的錫蘭軍隊根本無法攻克火力強大的寶船隊,船上裝備的碗口銃、火銃、火箭等火器都是錫蘭人(從沒見識過)的先進武器。鄭和則臨危不懼,率兵 2000 抄其後路,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傢屬頭目,回國後,獻俘於朝。

明朝水師強悍的戰鬥力給當時東南亞國傢都留下瞭深刻印象。在印度著名港口古裡,此後便一直留下瞭神秘的東方大船傳說。這些至少有四桿的大船,搭載著威風凜凜的武士,卻執行著和平外交的使命。連當時在當地做生意的威尼斯商人都對寶船隊贊不絕口,他留下的記載也讓當時依然在航海上不夠發達的歐洲人,對中國有瞭一個最初級的印象。

十六世紀,歐洲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後,不斷有西方殖民者流竄到中國沿海為非作歹。已經在印度等地取得瞭大量殖民地的葡萄牙殖民者首先東來。明朝水師先後在屯門島海戰、西草灣海戰中將其重創,使其打消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此後,明朝水師又發動瞭跨海突襲,將葡萄牙人盤踞的雙嶼島基地搗毀,又將轉進福建的殘餘勢力消滅在瞭當地沿海的走馬溪一帶。一系列完勝迫使葡萄牙人轉與中國通好,即便使用澳門作為貿易港口,也需要向中國方面繳納租金。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瞭鴉片戰爭以後。

十七世紀,新崛起的海上馬車夫荷蘭人開始入侵中國沿海。當他們發現廣東沿海防禦嚴密後變轉向瞭福建沿海,盤踞在瞭澎湖列島。當他們被明朝水師擊退後又轉進到瞭人煙較少的臺灣盤踞,雙方不時發生沖突。當時的明朝由於遼東戰爭的壓力而財政吃緊,卻依然在海上保持瞭對荷蘭人的優勢。在著名的料羅灣海戰中,以接受招安的海盜頭子鄭芝龍為首的大明水師投入瞭戰艦 150 多艘,士兵幾萬人,對抗荷蘭人方面由巴達維亞殖民總部派遣瞭最強大的武力。雖然在武器上稍遜一籌,明軍依然發揮瞭主場優勢,利用火船策略揚長避短。結果,在大明水師的伶俐攻勢下,荷蘭人損失慘重。荷蘭人不得不屈尊於中國海商集團的實力,反過來向福建方面繳納過路費。

更別說幾十年後,已經隻有金門和廈門兩座小島苦苦支撐的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在面對大陸上清軍來犯的巨大壓力下,依然集中瞭 2 萬多海陸軍力量,進攻由荷蘭人經營多年的臺灣島殖民地。雖然島上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精心建造的近代棱堡防禦體系,期間還有從巴達維亞來的增援艦隊。但鄭成功依然克服萬難,將荷蘭人的據點牢牢圍困,最終迫使他們交出臺灣後撤離,從此再也不敢來犯。正是強大的水師力量,在大陸地區的領土淪陷後,將明朝又延續瞭幾十年之久。

當然在明朝歷史上,時間持續最長的水師作戰還是在沿海各地與日本倭寇的持久戰。

早在明初,倭寇就喜歡襲擾遼東沿海一帶。明朝水師一方面加強巡邏防范,一方面也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技術來營建防禦系統,於是歷史上最早的海防炮臺便由明軍建造完成。這些沿海堡壘軍寨都安裝瞭先進的火銃等武器,非常有效的阻截瞭登陸偷襲的倭寇隊伍。

明代中期,日本戰國時代的更多倭寇流向中國沿海,襲擾區域也逐漸南移到瞭浙江和福建沿海。此時的倭寇力量逐步增強,不僅可以襲擾沿海地區,更能組織較大規模的部隊進入內地活動。名將戚繼光在陸地橫掃倭寇之時,明朝也重組瞭自己的水師船隊,並建造能容納 100 人的大福船。其船身高大,上面的佛郎機可以俯射,也可以在遭遇倭寇時直接將對方的小船撞成碎片。正是利用這樣的優秀戰船,倭寇很快被從江浙沿海驅逐出去。

然而明朝水師與日本倭寇的戰爭並沒有就此結束。完成暫時統一的日本,在十六世紀末入侵明朝的屬國朝鮮。在最後的露梁水域,明朝水師截住瞭逃跑的日本船隊。日軍海軍主帥島津義弘統領 600 多艘戰艦、15000 人拼死突圍,明朝與朝鮮組成的 800 艘聯合艦隊則嚴防死守。雖然在戰鬥中損失瞭主將鄧子龍、李舜臣等將領,卻僅以死傷 500 人的輕微代價,燒毀 200 艘日軍船艦,並俘獲瞭另外 100 艘。可惜,明朝滅亡後,海戰再次被人們所忽視,最終釀成瞭近代鴉片戰爭的慘劇。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暗夜,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戳圖閱讀

歐洲板甲配件裡的奇葩時尚

為何唯獨哥薩克人鐘愛短矛?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赫梯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 Navaja 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佈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