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重騎兵發展史上擁有突出貢獻的斯基泰人,他們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公元 1 世紀之後,又在重騎兵領域進行瞭影響深遠的改革與創新。在公元前 513 年曾協助斯基泰國王伊丹圖爾索斯對抗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的另一支斯基泰人——薩爾瑪提亞人,現在強大起來。他們作為一支強大的草原民族,經常性劫掠攻擊帕提亞王國,讓後者無法專心對抗西方的大敵羅馬帝國。但那時薩爾瑪提亞人並非羅馬盟友,因為他們也蹂躪羅馬帝國的多瑙河沿岸省份,特別是潘諾尼亞省。他們還試圖深入多瑙河低處的匈牙利平原尋找長期定居點。
薩爾瑪提亞人作為斯基泰人的另一支,信仰與斯基泰不同。他們崇拜火神而不是斯基泰人崇拜的自然之神。薩爾瑪提亞部族分佈在裡海西北、頓河以東、烏拉爾山脈以南,後來西遷。公元前 3 世紀,他們到達黑海北岸,之後統治該地區達 5 個世紀之久。從維斯瓦河至多瑙河口,現代南俄的克裡米亞、比薩拉比亞地區,都是他們的分佈范圍。
▲希臘時代的薩爾馬提亞女武士
薩爾瑪提亞人繼承瞭之前斯基泰人那迷人的女戰士文化,並將之推廣的更甚。根據古代羅馬歷史學傢記載,薩爾瑪提亞人的年輕女性 " 必須殺死一個敵人才能夠結婚 "。薩爾瑪提亞女性和男性一樣騎馬打獵,使用套索,標槍、弓箭。她們對套索尤其喜愛," 當她們與敵人騎兵相遇的時候,扔出套索扣住敵人的脖子直接將敵人拉下馬,或者拉住敵人,將繩索繞在敵人的馬軀體上,讓他們絆倒。"
現代考古學傢在下伏爾加與下頓河地區的薩爾瑪提亞墓葬區,發現瞭其中有 20% 均是與男人一樣配備武器裝備的女戰士墓。女性墓葬中隨處可見箭矢、矛、匕首,有時也能見到劍,但重型盔甲基本沒有。這也證實瞭現代歷史學傢的估計,薩爾瑪提亞女戰士與之前的斯基泰部族相仿,她們雖然經常被召喚加入戰爭,但主要還是提供輕型騎兵。
雖然薩爾瑪提弓騎兵的數量更龐大,但薩爾瑪提亞人的核心力量還是由重型槍騎兵組成的。薩爾瑪提亞的重裝騎兵很顯然還是由男性貴族來提供的,他們裝備著肩高可達 1.50 米的圖拉馬。這種馬可能是著名的阿克哈 - 塔克馬的祖先。如前面章節所說,其祖先就是漢帝國相當推崇的 " 汗血馬 "。這些戰馬起源於河中地區,與帕提亞重騎兵的尼薩馬在大種上並無太大區別。人馬俱甲的薩爾瑪提亞具裝槍騎兵就裝備著尼薩馬或圖拉馬。
從諸多文獻來看,薩爾瑪提亞具裝騎兵很可能比帕提亞或薩珊的具裝騎兵要輕一些,並且在不同時期差異很大。
▲薩爾瑪提亞女戰士在使用套索
一部分歷史學傢認為,在公元前 3 世紀之後,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河中地區後,使用短矛或普通長矛的斯基泰具裝重騎兵,開始逐漸轉變為使用馬其頓諸斯同長騎槍的薩爾瑪提亞具裝重騎兵。後來的塞琉古王國和帕提亞王國都出現瞭這一變化。
使用長騎槍的薩爾瑪提亞重騎兵與塞琉古王國的同行們基本出現在同一時期。雖然他們的全具裝騎兵出現的可能比較晚,但他們使用長騎槍可能比塞琉古王國更早。當時的薩爾瑪提亞重騎兵使用魚鱗甲,長騎槍也像帕提亞重騎兵的一樣矛頭粗大。此外他們還裝備著長刃的劍,這些劍與日耳曼人的劍逐漸影響羅馬帝國,使羅馬帝國經典的羅馬短劍(gladius)進化成瞭新的羅馬長劍(Spatha)。
公元 1 世紀左右,薩爾瑪提亞槍騎兵的參戰記錄開始增多。根據歷史學傢塔西佗的記載,在公元前 35 年亞美尼亞,伊比利亞國王(這是指小伊比利亞,是格魯吉亞附近地區,不是西班牙)率領薩爾瑪提亞雇傭騎兵攻擊帕提亞人," 戰鬥一開始,精通回旋攻擊與追擊的帕提亞弓騎兵沖出陣列,並分散隊形以便射擊,但薩爾瑪提亞騎兵並沒有用弓箭還擊,因為他們的弓箭在射程上處於劣勢。他們就用騎槍與劍發動沖鋒,像正統騎兵那樣去戰鬥,共同的前進與後退,沖擊與砍殺敵人。" 這場仗薩爾瑪提亞騎兵使用瞭與諸斯同騎槍相似的康托斯騎槍,而且分成整齊有序的分隊在戰鬥。
康托斯這個詞在希臘語中有 " 船篙 " 的意思,可見這種雙手騎槍的長度。由於出土文物中隻有矛頭而無法估計其長度,但根據壁畫等來源判斷,該騎槍至少有 3 米長,最長的能達到 4.5 米長。在使用的時候,騎兵用左臂進行瞄準和支持武器重量,而髖部與右臂向前推。這與部分帕提亞重騎兵長矛的使用方法相似。在公元 2 世紀,薩爾瑪提亞人開始用劍刃 0.75 米—— 0.85 米的長劍,代替之前 60 厘米的斯基泰劍。在同時代,羅馬軍隊與日耳曼士兵們也在使用這樣的長劍,這很可能是一個互相影響的結果。
在公元 69 年春,9000 名薩爾瑪提亞人被羅馬公民軍團與輔助軍團擊敗。他們因為劫掠瞭太多的戰利品,並在開春後解凍濕軟的泥土上行軍,所以遭到羅馬人突襲後,無法有效的撤退與保護自己。根據記載,被擊敗的薩爾瑪提亞首領," 身穿重甲,顯示出他是重要人物,如果他們從馬背上摔下來,很難用自己的腳站起來。" 塔西佗也提到,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他們 " 沒有能利用他們那種雙手使用,過於長的長矛和劍。" 這種 " 過於長 " 的矛,非常可能就是康托斯騎矛。
▲使用康托斯騎矛的薩爾瑪提亞沖擊騎兵
這是一場特殊性質(滿載劫掠物品、在濕軟的泥地被突襲)下的薩爾瑪提亞騎兵的失敗。塔西佗在同時代也寫到,在正常情況下," 當他們開始組成中隊沖鋒時,幾乎沒有任何戰線能擋得住他們。" 歷史學傢阿裡安對於在公元 137 年對羅馬軍隊發動沖鋒的薩爾馬提亞人和阿蘭人,有過這樣的評價," 他們的康托斯騎槍持有者,就是鐵甲重騎兵。但是他們後陣的騎兵,往往是輕裝備,並且馬匹沒有保護。"
到瞭羅馬時代,薩爾瑪提亞具裝騎兵一般身穿一件札甲或鱗甲,並也如臨近的日耳曼遷徙民族一樣,使用典型的 " 骨架 " 式頭盔,裝備皮革框架、柳條編制的盾牌。但很可能大多數薩爾馬提亞重騎兵根本不配置盾牌。
▲薩爾瑪提亞重騎兵及弓騎兵
他們的輕騎兵裝備著輕甲," 裝備著馬或者牛鬃毛制成的織甲,雖然比希臘與羅馬樣式難看,但效果不錯,可經受得起近戰打擊與近距離的箭矢。" 這些薩爾瑪提亞弓騎兵使用的是輕型的亞洲馬,速度快,耐力好,但負重有限。
薩爾瑪提亞騎兵喜歡使用一種被稱為 "draco"(德拉孔)的旗幟,外形是一種長身體飛行的怪獸。很多歷史學傢認為這就是龍(dragon)的原型。
這種旗幟用染色的縫紉織物制成套筒狀,組成龍的身體。當騎手停止前進的時候,旗幟是下垂的。當騎兵奔跑的時候,龍的身體就會橫向飄動起來,並在風中呼嘯著前進。最初這種旗幟是為弓箭手當做風向標來校準風向和風速,後來就應用得非常廣泛,諸如騎兵參加檢閱等等。
在作戰使用的時候,龍旗也可以用來維持隊列秩序。龍旗的頭部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豐富多彩的。雖然習慣被稱為龍旗,但並非隻有標準的龍頭,有的像魚,有的像狼,有的像狗。這種旗幟並非薩爾瑪提亞人專有,當時羅馬帝國著名的敵人——帕提亞王國與波斯薩珊帝國也喜歡為他們的騎兵配備這種龍旗。
▲在羅馬軍團中服役並高舉著龍旗的薩爾瑪提亞重騎兵
歷史學傢一般認為,羅馬騎兵的龍旗最可能來源於薩爾馬提亞人而非薩珊波斯人。因為在 3 世紀之後,大量的薩爾瑪提亞騎兵為羅馬帝國服役,並屬於帝國的精銳騎兵。薩珊波斯帝國則一直作為羅馬帝國的敵人,羅馬人在標志上向其學習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在這個時代,羅馬精銳步兵軍團仍用 " 鷹旗 " 來標示,而精銳的騎兵,則用 " 龍旗 " 來顯示,出現瞭 " 龍鷹並存 " 的景象。當然,在這個時代," 龍 " 仍從屬於 " 鷹 ",羅馬軍隊最核心的作戰力量依然是重步兵軍團。但一個世紀之後,這種情況將隨著騎兵的發展而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佈,網易新聞 • 網易號 " 各有態度 " 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龍語者。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蒙古狩獵武器:佈魯
邁錫尼文明時期的武器盔甲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赫梯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 Navaja 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佈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