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憋大招不如來場“大交易”

08-16

新聞事件

美國總統特朗普 8 月 14 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前表示,為確保“公平和對等的貿易規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動用所有可用的政策選項。

有分析人士稱,萊特希澤可能按照美國《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對中國發起“ 301 調查”。這一在 1995 年世貿組織成立後美國很少使用的法律工具授權美國總統可對貿易夥伴采取單邊制裁措施。

▲ 8 月 14 日,特朗普簽署一份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路透社)

專傢點評

李巍(中國人民大學國傢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調查中國可能存在的不公平貿易,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可能對美國利益構成的傷害。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一直在等待的那隻靴子終於落地,而且還不排除會有後續的進一步行動。中美經貿關系就此重新開始“烏雲密佈”。

在特朗普上任初期,中美曾迎來一個大約半年的“蜜月期”,人們預測的中美“貿易戰”並沒有打起來,這裡存在諸多特定的因素。比如,美國希望在朝核問題上借力中國;特朗普上任之初面臨的內部挑戰超出預期,沒有精力對外“滋事”;以及,特朗普剛剛上任時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內閣團隊高度不穩定,司局級的技術團隊遠沒有就位。

所以,當時特朗普沒有能力發動對中國的“攻勢”,反而中國在此期間冷靜觀察,對美采取瞭一系列有力的外交,一定程度上化解瞭特朗普競選期間對中國的諸多不滿。

然而目前美國新政府運行半年有餘,上述三大因素都發生瞭變化。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分歧日益顯現,特朗普的經貿團隊也基本就位,大量司局級官員已經開始工作,這些都為美國重新將“矛頭”指向中國提供瞭基礎。

▲資料圖片:4 月 17 日,美國副總統彭斯訪問瞭朝韓非軍事區。彭斯重申美國對朝鮮的戰略容忍已結束,警告對方不要輕舉妄動。

因此,此刻美國試圖調查所謂的“不公平貿易”,其實是一次遲到的、但總歸要來的貿易沖突。面對中美逾 3000 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高喊“美國優先”上臺的特朗普必然要對國內有個交代。而這次,他選擇知識產權問題對中國下手,確實是中國的軟肋。對此,中國需要主動未雨綢繆,為中美經貿關系的“再平衡”提出可行之道。

中國確實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對象國,但解決這一雙邊經濟失衡的關鍵在於增加中國從美國的進口,而不是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能源貿易是中美最大的新興貿易領域。中國已經躍升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迫切需要能源供應多樣化,以維護能源安全。而美國近幾年爆發頁巖革命,從而強力介入世界能源貿易體系,可能成為重要的能源輸出國,中美能源交易大有潛力。

此外,中美農產品貿易也大有可為。中國存在巨大的糧食缺口,而且中國人口稠密,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尤其稀缺,出於效率的考慮,中國必然需要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農產品供給問題。而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業大國,農產品價格相對低廉。中美在農業領域具有高度互補性。不僅如此,美國也需要進一步放寬對中國高科技出口限制,以擴大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

▲ 7 月 19 日,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中)與美國財長姆努欽(左)、商務部長羅斯(右)共同主持對話。(路透社)

不過,無論是中國大規模進口美國油氣還是進口美國農產品,抑或是美國放寬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的限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之間的政治互信關系,它們不是簡單的市場關系。油氣貿易和農產品貿易分別關涉能源與農業安全,高科技產品出口又涉及到大國之間的技術競爭。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要解決所謂的中美經濟失衡,恐怕需要一場在政治與經濟之間的“大交易”,單純依靠經濟部門之間的談判,恐怕解決不瞭這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經貿難題。

(以上言論系專傢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相關視頻

特朗普就貿易問題對華發難 外媒:揮舞大棒或將適得其反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