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 伊斯蘭國 " 時期,敘利亞代理人戰爭色彩更明顯
美國一直未大規模派軍進入敘利亞作戰,特朗普時期的總體收縮態勢也不會改變,美國並沒有與俄羅斯進行正面沖突的意願。
據報道,近期,敘利亞戰場形勢再次出現重大進展," 敘利亞民主軍 " 攻占瞭 " 伊斯蘭國 " 組織的 " 首都 " 拉卡,敘利亞政府軍也在加快向敘伊邊境地區挺近,而 " 伊斯蘭國 " 組織控制的地盤大幅縮水,完全覆滅已為期不遠。後 " 伊斯蘭國 " 時期的勢力劃分與權力分配正成為敘利亞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敘利亞 " 四方 " 博弈變 " 三方 " 爭雄
在後 " 伊斯蘭國 " 時期,敘利亞國內的形勢已悄然生變,國內各方勢力版圖發生改變,外部力量進一步分化組合,而博弈環境也發生瞭重大變化。
首先,敘利亞國內各方勢力版圖發生明顯變化。敘利亞政府軍控制范圍大幅擴展,並力爭進一步擴大戰果。以庫爾德人武裝為主的 " 敘利亞民主軍 " 控制瞭部分國土,並攻占瞭拉卡等戰略要地,勢力已然壯大。敘反對派在南部和北部占有基本地盤,不過實力遭到削弱,依然派系林立。敘利亞國內由原來的 " 四方 " 博弈變為 " 三方 " 爭雄,特別是敘利亞政府與庫爾德人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
其次,外部力量進一步分化組合,加緊為新的權力分配開展爭奪與佈局。敘利亞政府受到俄羅斯、伊朗等國支持;庫爾德武裝受到美歐等西方國傢支持;反對派受到土耳其、海灣阿拉伯國傢及西方國傢的支持。在此基本格局未變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
比如,美俄兩國的態度日益曖昧和有所保留,而地區大國土耳其、伊朗的介入力度可能增大。土耳其為打擊庫爾德人這一心腹大患而進一步介入,而伊朗全力支持巴沙爾政權解放全部國土,同時二者的合作意願也在上升。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憑借阿斯塔納和談這一機制,俄羅斯、伊朗與土耳其行動更趨一致,占得先機。
最後," 伊斯蘭國 " 組織敗亡使各方借重的反恐旗號不再那麼有效,各方勢力將更為直接地為爭奪地盤和權力而戰。由於失去瞭 " 伊斯蘭國 " 這一共同的戰鬥目標,且為瞭在戰後權力分配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敘利亞國內三方勢力必然加大對勢力范圍的爭奪,相互之間爆發直接沖突幾乎無法避免,並將日益頻繁。此外,由於國內各方勢力背後均有外部大國的強力支持,代理人戰爭的色彩可能更為明顯。
美俄將爆發直接沖突?
在敘利亞形勢出現新變化和各方勢力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由於美俄各有支持的重要力量,介入程度日益加深,進而呈現出深度利益捆綁的特征,敘國內各方博弈和沖突的加劇有將美俄拖入直接沖突的危險。
美國當前依然不承認巴沙爾政權的合法性,並將庫爾德人作為主要支持對象和重要抓手。此舉既是借此遏制俄羅斯的影響力,並阻止政府軍控制全國,也是將庫爾德人勢力作為遏制伊朗 " 西進 " 的雙保險。
後 " 伊斯蘭國 " 時期,遏制伊朗的勢力擴張正在成為美國地區政策的首要考慮。特別是在伊拉克庫爾德人受到聯合打壓、實力受損的背景下,敘利亞庫爾德人的崛起為美國提供瞭阻擋伊朗的新選擇。但美國一直未大規模派軍進入敘利亞作戰,特朗普時期的總體收縮態勢也不會改變,美國並沒有與俄羅斯進行正面沖突的意願和充足條件。
而俄羅斯由於在敘利亞戰場投入過多,希望能夠減少消耗和損失,因此雖然繼續支持巴沙爾政權,但並不支持其武力統一全國。
俄羅斯會積極推動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和談,加快政治解決進程,同時對庫爾德人勢力壯大持曖昧態度。俄羅斯既沒有與美國進行沖突的意願,也一直希望能借此增強與美國開展更大范圍博弈的籌碼。在敘利亞問題上,與美國保持鬥而不破的態勢,並尋求有利時機和美國進行某種利益交換是俄羅斯的現實選擇。
因此,雖然在敘利亞爆發直接沖突的危險不斷上升,但美俄兩國均沒有進行直接對抗的政治意願,也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間,很難想像兩國爆發直接沖突。對於未來可能因意外事件發生的擦槍走火風險,預計兩國將加強現有的戰場溝通機制,加大對所支持的 " 小夥伴 " 的約束力度,並努力通過外交途徑平息緊張事態。
鄒志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