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日本投降戰機在中國不同遭遇

08-13

1945 年 11 月,北京,國民黨空軍裝備的日本三式戰鬥機。

川崎 Ki-61" 飛燕(Hien)" 戰鬥機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會社研制生產,因定型量產於 1943 年(日本紀元 2603 年)而又被稱為三式戰鬥機。這架三式戰鬥機采用的是條紋狀迷彩,是日軍在二戰後期精銳部隊采用的迷彩塗裝。

1944 年,偽裝成海島的日軍運輸船難逃空襲

太平洋航空博物館的 " 飛虎隊 " 戰機

三式戰鬥機設計優秀,輕便靈活,1943 年成為盟軍 P-40、P-39 的強大對手。首先出現在新幾內亞戰場,令習慣瞭零式和隼式的盟軍飛行員大吃一驚。三式戰鬥機高空性能優異火力較強,日軍防衛本土對付 B-29" 超級堡壘 " 的利器。

三式戰鬥機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一款量產的液冷式活塞引擎戰機。許多日本陸軍航空兵王牌都是駕駛該機參戰的,並對其出色的性能非常滿意。

日本投降以後,大批在中國戰場的各型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都由國民黨政府接收。很多戰機當時的狀態都非常好,國民黨空軍將日軍機徽更換成青天白日機徽和相應的編號,就直接使用。這是停放在機場的 A6M" 零 " 式戰鬥機和 P1Y" 銀河 " 轟炸機,這兩款戰機都是日本當時性能非常出色的型號。

日本投降後,大批在中國戰場作戰的 A6M" 零 " 式戰鬥機成為當時中國空軍的重要裝備。而憑借這些數量龐大的日本飛機,中國空軍一躍成為亞洲最強的空軍力量。

而且當時日軍在中國囤積瞭大量航材,足以保證這批日本戰機數年的正常飛行。

但是,當時中國空軍最為看重的還是美國戰鬥機,比如這些 " 飛虎隊 " 裝備的 P-40。

但是,P-40 的性能遠非日本 " 零 " 式戰鬥機的對手。

而後來,美國向國民黨空軍提供瞭大批先進的 P-51" 野馬 " 戰鬥機,更加劇瞭國民黨空軍崇美的心態。很快,隻用瞭一兩年時間,國民黨空軍手中的大批日本戰機被報廢處理,變成一堆垃圾。甚至沒有一架樣機保留下來。現在想起來真是讓人痛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老航校,憑借著撿來的幾架日本立川 99 式高級教練機(Ki-55),培訓瞭大批飛行員。到 1948 年,東北老航校修理廠通過修理拼湊共恢復 20 架 99 式高級教練機。加上繳獲的完好飛機,共有 30 架可以使用,還有 6 架待修,成為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的主力教練機。

到 1949 年 11 月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時,還有 23 架 99 式高級教練機,均在第七航空學校使用。1953 年最後 14 架才退役。現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和航空博物館均陳列有該型飛機。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瞭勝敗,從這些日本投降戰機截然不同的遭遇就可以看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必然結局。

本人是原 SC 軍事貼圖區版主 hawk26,為大傢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傢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 "hawk26 講武堂 " 微信公眾號,可以關註收聽,謝謝!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