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主動撤出洞朗?專傢:印方底氣不足

08-29

資料圖:中國外交部公佈印軍入侵邊境證據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任重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持續 72 天的中印洞朗對峙事件宣告和平解決。中國外交部 28 日宣佈,當天下午 14 時 30 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瞭確認,中國軍隊將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中國公眾對印度本無敵意,也願意兩國以和平合作的方式相處。洞朗對峙事件客觀上推動瞭中國社會對印度的更多瞭解,也許這會成為中印正視對方力量、從此都不再輕視對方的一個契機。

印方主動撤出人員和裝備說明什麼?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說,這次事件印方負有全責,印度主動撤出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底氣不足,這次非法行動根本沒有法理依據的支持。印方心裡非常清楚,洞朗地區沒有爭議,也知道 1890 年中英簽訂的條約實際上已經劃定相關邊界。而印度在制造爭議,這也是為什麼印度在越界之後,印度官方在相關的表態上,似乎並不是非常主動,有點遮遮掩掩。

蘇曉暉同時強調,這次事件背後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中國的決心,中國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權益,在與印度交涉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底線。中國外交也發揮瞭非常積極的作用,打出一套組合拳,最終使印度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釘子拔出來瞭,但容易留下一個洞。蘇曉暉說,中印意識到相互間的共同利益非常重要,事件過程中個別國傢和西方媒體在發出噪音,試圖挑撥中印關系,影響地區和平穩定,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印未來的關系發展更要註意這些來自外部勢力的影響。

中印邊界十分漫長,除瞭已定邊界,還有大段大段的實控線。此次洞朗風波告訴兩國都應恪守規則,以友好務實的態度對待分歧,誰都不應主動制造危機。一旦發生糾紛和磨擦,就應按照規則解決問題,這是避免將具體摩擦發酵成兩國實力對抗的最好保障。

中印和平結束對峙,對兩國開展全面外交都加瞭正分。中印應致力於彌合對峙所造成的撕裂,著眼於兩國今後的友好相處和擴大合作。中印交好和中印交惡意味著亞洲這塊大陸 21 世紀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印沒有理由因為突破規則的臨時意氣之爭就毀掉這個大陸的未來。經過瞭這場風波,相信中印都將更認真維護兩國之間的正常關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